书城成功励志轻松学点心计学
36477900000065

第65章 刚柔并济: 菩萨心肠,霹雳手段

智者都有一颗仁爱的心,有悲悯天下的胸怀,有为天下忧而忧的情怀。但是,智者做事情却能目标明确,果断决策,雷厉风行。所以,很多的智者都能成功。我们也会发现,成功者往往也充满了智慧。

这其中的道理就在于智者和成功者都拥有菩萨心肠,霹雳手段。这是心态和做事的两种不同的境界,软硬两手的相辅相成。与智者相比,愚者大多拖沓懒惰,糊涂度日,由此惶惶终日,毕生不能有所成就。

其实,“菩萨心肠,霹雳手段”是中国的一则古训,用来警喻为人处世要刚柔并济,才有奇效。倘若偏颇其中的任何一面,就会走入失败的泥沼。

总是心怀菩萨心肠的人,对所有人都大发慈悲,为所有不幸的人哀苦。那么,他的心思就全在这些悲苦上面,自己也会被影响的心慈手软,稍微需要一点威严和手段的事情恐怕就做不来,也就没有成事的魄力。

同时,一个人如果太软,则易给人弱者的印象,觉得好欺负,于是经常受到别人行为、言语、态度的戏弄与不恭。因此,不可一味的软。

但是,人也不可一味不转弯的强硬。太过霹雳手段的人,会过于刚硬,做事雷厉风行却难免常常有失偏颇和回旋的余地。久而久之,就演化成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的性格,导致众人远离,无人帮助成事。

南怀瑾在《易经杂说》中提到,宇宙的一切道理,都是一加一减,非常简单;好像天平一样,一高一低,这头高了,另一头低了,所以只有加减,包括了乘除,也包括了一切数理。

相信对这个道理运用的最熟练的当属如来佛主了。对于孙悟空这位天地间的奇物,他是既爱惜又头疼的。因为孙悟空不会听从别人的指使,任人摆布。所以,他就用菩萨心肠和霹雳手段两者兼施,来俘获孙悟空的心。首先,他借大闹天宫之名,诱骗孙悟空翻出五指山,却面不改色的将孙悟空压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可想而知,这对渴望自由的孙悟空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

在如来认为时机到了的时候,他就派遣自己的代言人——观世音大士,对孙悟空进行说教,并利用他想要自由这一点,有条件的放他出来,包括带上紧箍咒,去西天取经。而从他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中,我们发现,每当孙悟空有所反抗时,都会遭到一定的惩罚。所以在到了西天如来佛面前时,孙悟空已经会主动的向佛主邀功了。

由此可见,刚柔并济,软硬兼施的威力多么的大。而涉及到为人处事,就可能是方方面面了。就像待人接物,应当说更多的时候是软的,所谓有话好说,遇事好商量,遇事让人三分……等等,都是人们待人接物中常有的态度和常用方法。但不是所有的时候软的手段都灵验,有的人就是欺软怕硬,敬酒不吃吃罚酒,好话听不进,恶话倒可让他清醒。这样,强硬的态度与手段就成为必要时候的杀手锏。

所以,为了生活平安,办事顺利,进入社会的人,务必要了解软硬两手的效用,心理上有点软硬两手交替着用的谋略与随机应变。

(1)遇事冷静思考,然后再决定采取什么策略。

(2)需要软时就多点菩萨心肠,需要硬时就手段霹雳,不优柔寡断,贻误时机。

(3)多与人交往,学他人为人处事的方法,吸取精华为我所用,那么自己遇到事情时才能运用的得心应手。

“做个有心计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洞察世事,使之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是也不能抱着无谓的态度随遇而安。必要时还是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将“菩萨心肠,霹雳手段”用一用,还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