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轻松学点心计学
36477900000050

第50章 木桶法则:开始为自己辩护,你就已经输了

有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能盛多少水,不是决定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决定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多盛水,发挥它的最大作用,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木桶法则。

在平常说话时最能体现木桶法则的使用性、准确性。有的人用巧话赚时机,谋利益,正是利用自己木桶上的最长的那块木板来补那块最的木板,而有的人则用笨拙的话语为自己辩解,他则是为那块最短的木板做辩护,而不是把这个短的木板补齐,最后还是犹如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

其实,不是说不出来,而是说的话根本没有用处。不断的辩解,只会让假象变成事实,是非失去了衡量的公正性。开始为自己辩解,就注定了要输的结果。

一个总是为自己找借口,事事开脱的人,很难让人相信他是一个有能力、有承担的人。

因为大部分时候的辩解都是因为产生了误会和问题,而辩解的目的很容易给人推卸责任的感觉。真正有魄力和智慧的人,是不会在乎一时的“闲言闲语”的。因为,日久见人心,“走着瞧”会更有说服力。

公孙弘直到贵为丞相时,也还是保持着为人正直,生活简朴的作风。他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时只盖着一床普通的棉被。虽然让人民觉得他清廉节俭,但是他的好友兼大臣汲黯却对他的这种做法表示反对。汲黯向汉武帝批评公孙弘担任着很高的职务,有非常可观的俸禄,但是只盖普通棉被,说明他在沽名钓誉,骗取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听了就问公孙弘:“你如何看待汲黯的话,他说的都是事实吗?”公孙弘听后没有急着为自己辩解,而是微笑着对对方的观点给予了很有力的肯定。他说:“汲黯说得非常正确,在朝堂上的各位大臣中,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我了,正是因为我们的交情好,所以他能够切中我的要害,给我提出中肯的意见和批评。”

接着公孙弘又说,“真正的好朋友是诤友,不在背地里说坏话。正因为我们的关系好,他这样当面指出我的过错,我求之不得。而陛下有汲黯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也实在是一件幸事。”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番话,不住地点头称赞他为人谦让,对公孙弘更加敬重。

公孙弘对汉武帝的疑问和汲黯的指责,采取了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他没有辩解自己并不是沽名钓誉,而是大方的承认自己的过错,还当面夸奖汲黯的忠心。这样,不仅没有得罪汲黯,还将问题成功而又巧妙的转化成了好友和诤友的问题上,让汉武帝对自己的问题慢慢淡化,同时又在自己大度的表现中化解对自己的疑惑,赢得更大的恩宠。这实在是为人处事中讲话的巧妙。

试想,面对汉武帝的诘问,公孙弘选择辩解的话,那么他的言辞必定是苍白无力,而且越辩解越会让大家相信这是事实。即使不全信,但是无风不起浪,起码也会在人们的心中留下坏的印象。下次,再有人提到这事,恐怕一回可能是假,那么两回就有可能是真了。如果再多来两次,那就铁板上钉钉成事实了。

这种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也会遇到。比如,工作出了纰漏,领导批评你的时候,明智的做法是多想想问题出在哪里,自己哪里做的不到位,哪里还需要弥补和加强。而不是一味地从外界找原因,找理由,为自己开脱。

毕竟,工作交给了我们的时候,不管问题是出在自身还是外界,都在我们的工作和职责范围内,都是我们应该排除或是解决掉的。总推卸责任,会让人觉得自己不负责,能力不足以胜任交付的工作。如果是这样,领导就会在以后就会记着这样的人不能做事,也就不会给他机会,那么,当然也就没有了表现和发展的机会。

美国前总统罗瑟福在几十年前指出:“在这整整一个世纪中,我们国家其他的任何学校都没有像西点这样,在我们民族最伟大公民的光荣史册上写下了如此众多的名字。”为什么呢?毕业于西点军校的费拉尔?凯普为我们揭开的秘密就是“没有任何借口”。它所体现出的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正是秉持着这一重要的行为准则,西点学子在任何一个团体里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荣誉感和纪律意识,自信、诚实、主动、敬业,从而成为了可信赖和承担重任的人必备素质。

做事没有任何的借口,可以让人多发现问题所在,着重于去解决问题,而非找借口开脱。这是西点军校育人成功的智慧。遇事少为自己辩解和开脱,也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以恳切的态度接受错误,以坦诚的姿态接受批评并加以改正,那么,你就会给人诚实、有内涵、有魄力、能担大任的形象。相信谁都会愿意与这样的人打交道。

“做个有心计的人”

有许多事情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因为公道日久自会鉴于人心。为人处事,就是要多一点心计和智慧。学会用嘴巴管住我们的荣辱得失,避免祸从口出。所以,尽量保持冷静和超然忘之的态度,不试图去影响他人的意见,而是用我们的行动赢取更多人的尊敬和信赖,见证我们非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