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小心(人一生必须避免的99个失误)
36465200000039

第39章 小心,紧绷的弦(3)

不浮躁而稳健,是许许多多成功人士面对机遇时的态度和成功的经验。

对于不浮躁而稳健的人来说,他往往有这样的品质,就是做一件事情,不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是不甘心失败的。

一个不浮躁,稳健的人,正是这样一位不断地要求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不断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变化的人。

有一个成功的人,即人人皆知的李嘉诚,他就是稳健、不浮躁的典范。

1946年,他17岁,辞别舅父,开始自己的创业道路。结果他屡遭失败,几次陷入困境。但这个时候,他仍然不浮躁,不悲观,而是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终于,1950年夏,才22岁的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塑胶厂。这也是他的稳健的思考观察的结果。他通过分析,预计全世界将会掀起一场塑胶花革命,而当时的香港,塑胶花是一片空白。

可以说,他有审时度势的判断力。而这审时度势的判断力,亦来自于他的稳健与不浮躁。

在工厂经营到第7个年头的时候,李嘉诚开始放眼全球。

他大量寻求塑胶世界的动态信息。一天,他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读到一则简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并即将投入生产,向欧美市场发动进攻。他于是推想,欧美的家庭都喜爱在室内户外装饰花卉,但是快节奏使人们无暇种植娇贵的植物花卉,外形相似的塑料插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他由此判断,塑胶花的市场将是很大的。他又更长远地看到,欧美人天性崇尚自然,塑胶花的前景不会太长。因此,必须抢先占领这个市场,不然就会失去这个机遇。

于是,李嘉诚以最快速度办妥赴意大利的旅游签证,前去考察塑胶花的生产技术和销售前景。

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稳健的工作作风,一条辉煌的道路,由此铺开。

从意大利回来,他就立即出重金聘请塑胶专业人才,开发技术,抢先生产出塑胶花,又迅速地占领并巩固了市场。在此之前,他早已料到其他厂家也会一拥而上、东施效颦,所以他采用低价位迅速抢占这一市场的策略。这样,等追随者跟来,他已站稳了脚跟。

塑胶花使长江实业迅速崛起,李嘉诚也成为世界“塑胶花大王”。

1973年,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料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进口商趁机垄断价格,价格很快升高了,高得难以承受。而这时,李嘉诚已把重心转向房地产。转向房地产,是因为自1964年以后,塑胶花开始受到冷落。而随着香港工商业的发展,房地产在商业界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很有发展前途。

1960年,他在柴湾购地兴建工厂大厦,两座大厦的面积一共有20万平方米。在香港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香港的港岛和新九龙中心地价猛烈上升,等人们认识到这一行情时,洞察先机的李嘉诚已成为地产界的主力军。

该投入的时候就投入,该撤出的时候就撤出,稳健、不浮躁的李嘉诚就是能够审时度势,见机行事,善于抓住机遇,努力拼搏。

正是持重、稳健的心态能让李嘉诚如此成功,这一心态也影响到他后来的事业。在这股经营地产的狂潮中,李嘉诚一方面继续大兴土木,建造一幢幢厂房,另一方面却异常谨慎地密切注视局势的变化、市场的走向。饱经磨难的生活,使他学会了不投机钻营,更不去冒大险,甚至连建造大厦都没有向银行借贷一分一毫。但是谨慎行动不等于不行动,注重长远利益的李嘉诚,既然已经精明地看到了地产发展前景,就要采取行动。

1967年5月香港爆发了反英抗暴事件,严重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整个香港的地价、楼价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建筑业几乎停滞不前。一部分港人卖房后远走他乡,香港再一次面临着房地产危机。

在那个百业萧条的年代里,李嘉诚再次审时度势,洞察先机。

他一方面加强稳固他的大后方,让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继续在塑胶业中保持独占鳌头的地位;一方面他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现金将购置的旧房翻新出租,再用所得利润全部换取现金大量收购土地,并且采取各个击破、集中处理的方式,使土地以点带面、以面连片地纵横交错地发展。就这样,李嘉诚以其稳健、不浮躁的审慎与胆略,稳中求进。

一个稳健、不浮躁的人,正是这样一位不断地要求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不断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变化的人。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兴旺时期,许多新鲜的外来事物纷纷地涌了进来。花花世界的花花事物,难免会对人产生极大的诱惑,而这极大的诱惑,会使人变得浮躁。许多人会想,我为什么不能拥有这些东西呢?别人可以拥有,我为什么不可以呢?你也可以,只要你能够培养自己稳健的心态。

一句箴言:任凭世事如何变化,保持灵活的头脑都是很有利的。

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能让一切都围着他转,任何事情也都得心应手。

有个粗心的医生将两位病人的诊断报告弄错了。原本没有癌症倾向的病人由于错误的诊断报告而极度伤心、痛苦和焦虑,并且情绪极不稳定。没过多久,在医院的再次例行检查中,果真发现了他的癌症倾向。而那位本来有癌症倾向的病人,由于拿到了没有癌症倾向的诊断证明,情绪变得高涨,心情变得非常愉悦,病情竟然有所好转。

情绪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只要你把握好了就会在生活中大有益处。

在现代职场上,也有着这样的问题。马可和乔森在大学里既是知心好友又是同班同学,更巧的是他俩同时接到同一家公司的录用通知书,并且还同在一个部门——市场部,两人自是非常高兴,都下决心一定要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更加努力并且一定做出一些成绩来。

由于刚参加工作,两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太适应,年终总结大会时,两人的业绩也都不是很理想。看到自己在公司业绩排行榜中始终处于最低的位置,两人的情绪大不一样。马可与部门经理认真分析了造成业绩不好的原因,并觉得一次评估并不能代表一切,于是在他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后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他认真钻研业务,凡事都虚心向人请教,还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业务培训班,业绩很快得到提升。

而乔森看到业绩单后则是很愤怒地将其揉作一团,扔进垃圾筐里,并垂头丧气地独自离开。在日后的工作中,他也无精打采,连公司安排的最低工作任务,也完成不下来,每次月底评估的业绩不仅没上涨,反而下滑更多。马可找到他,他也不理不睬,总是独自一人呆着,最终因不能胜任此工作而被公司炒了鱿鱼。

在我们做的许多事情当中,总有受到情绪影响的时候。由于我们的情绪可能影响到日常工作、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掌控好自己的情绪。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对自己有刺激作用的情绪有哪些,我们可将这些感情分为7种消极和7种积极的情绪。

7种消极情绪是:恐惧、仇恨、愤怒、贪婪、嫉妒、报复、迷信;7种积极情绪是:爱、性、希望、信心、同情、乐观、忠诚。

以上这些情绪,它们的组合既能意义非凡,又能够混乱无章,完全由你自主决定。

乐观会增强你的自信和弹性,而仇恨则会使你变得无比愁闷和忧心。如果你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你的一生很可能会毁在你的冲动上面。一旦你发现刺激情绪的因素时,便可采取有力行动除掉这些因素,或在适当的时候把它们找出来充分利用。

要改变或控制情绪,还需想办法把那些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情绪。

当你情绪不佳时,不妨立即在脸上堆满笑容,这是改变情绪最快的方法。我们脸上总共有80多条肌肉,如果这些肌肉习惯了呈现出沮丧、胆怯、冷漠、失望和无奈的表情,那么它们便

会不时地以这些负面的牵动方式控制我们的情绪。

如果你真希望改变自己的一生,你不妨每天5次,每次一分钟地面对镜子摆出你的大笑脸。千万别小看这个看起来有点傻傻的动作,只要你够勤快,它便能使你的神经系统搭上线,进而形成一条渠道,促使你养成快乐的习惯。

笑是所有情绪中最受人欢迎的。笑不仅能影响人们的生理,甚至还能增强人们的免疫力。卡真斯的《一个病理的剖析》中谈到自己是如何借助笑声,从长期被病魔折磨而奇迹般地恢复自己的健康。大笑是卡真斯努力使自己活下去且每日有所好转的方法之一。

他的康复之道是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流连于能让他笑声不断的影片、电视节目、小说中,进而明显地改变内心状态,造成心理上迅速地好转。他睡得比以前更香,疼痛逐日减轻,最后竟完全康复,而这在最初医生的定论中是个奇迹。

卡真斯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写下了这样的结论:“我已经学会即使希望多么渺茫,但是千万不要低估人类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再生能力,那生命力是我们迄今最欠缺的。”有些研究表明,人并不是先有了愉快的心情才会有脸上灿烂的微笑;相反,是先有了脸上的微笑才有了精神上的愉快。

一句箴言:年轻时积极培养良好的心绪,年老时则会收获长寿、健康和幸福。

其实你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自己敢于突破自己的想法往往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每一个人做事,不仅要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事业,而且需要独具慧眼,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冲破世俗观念,选择更适合自己、更有利于发展自己的长处,更有益于使自己走向成功的事业。

麦克与迪克两兄弟是快餐业的开创者。

麦氏兄弟的父亲是位制鞋工人,兄弟俩毕业后不愿继承父业,离家外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后来他们选择了经营汽车餐厅。当时,美国的餐饮业都是一家一户小本经营的,很少有什么突破。麦氏家族上一代人中没有人经营过餐馆,没有相关的经验背景。或许正因为如此,他们脑子里没有什么框框。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可以在传统的餐饮服务业中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开创性革命的原因之一。

1937年,在美国洛杉矶东部巴沙地那,一间小小的汽车餐厅开张了。这是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餐厅,兄弟俩自己煎着热狗,调着牛奶,准备了十几把带有伞顶的椅子,还雇了三个年轻人,让他们到停车场招揽客人。

当时美国汽车已经比较普及。开车路过的人,到汽车餐馆买个热狗再要点饮料,急匆匆地吃一点儿就忙着赶路。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的如快餐业的生存和发展,麦氏兄弟俩的餐馆生意还不错,几年后他们又开了一间更大的汽车餐馆。

这是一间与当地汽车餐馆在经营特色上有一些不同的餐馆。建筑形状呈八角形,前脸儿是一个落地的大窗,餐馆里没有桌子,只有几个凳子。这座造型十分奇特的建筑和开放式的厨房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在开张后的几年,这里成了当地人,特别是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

正是这间餐厅,使兄弟俩成为当地新贵。他们俩每人年平均收入5万美元,这足以使他们进入当地的上流社会了。

不久,城里同样的汽车餐馆逐渐多起来了,而且,雇用服务员也很不容易。由于餐馆多,相互竞争很厉害,那些服务员自认为奇货可居,要的报酬很高,而且很不听使唤。如果不是麦氏兄弟在汽车餐饮业里积累了一些经验,或许也是因为对餐饮业还很有感情,他们早就打退堂鼓了。

兄弟俩发现,自己的汽车餐厅在经营上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让人一听到汽车餐厅就会想到这是一种出售廉价食品的地方。另外,食品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都不断地上涨,生意实际上很难做下去。这时候,他们哥俩想进行一项别的经营者想都不敢想的改革。他们通过对几年来经营收入的分析研究,发现有60%的收入来自汉堡包,而不是排骨。尽管他们在排骨上做的广告比汉堡包多得多。

于是,他们把汉堡包制作改为现场制作,并将肉馅一类的熟食加入到汉堡包中。就是这么一个谁都没想到的改革,推动了世界快餐业的一场巨大的革命!

敢于打破常规的个性是一个人身上突破各种条条框框、找到创新之路的基点。许多人正是因为不具备这种个性,所以永远都是跟着别人走,而毫无自己的特色!常有人发出如此感慨:“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也能……”他们把自己的命运系在一个未来的机会上,他们当然总也不会成功,他们可能至今仍在抱怨自己的命运。

没有人会主动给你送来机遇,机遇也不会主动来到你的身边,只有你自己去主动争取。成大事者的能力之一是:有机会,抓机会;没有机会,创造机会。

生活中并不缺少机遇,大多数人只是缺少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的素质。如果有了很高的素质,即使生活中没有机遇,也能创造机遇。

一句箴言:事实并非总如你所看到的那样,仔细观察,你会看到另外一种风景。

晒干不良情绪遇到重大变故,如果不能改变事实,那就改变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更积极乐观地面对。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纪的寺院,寺院的废墟里有一个石碑,石碑上刻着:“既已成为事实,只能如此。”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活在世谁都难免要遇上几次灾难或许多难以改变的事情。世上有些事是可以抗拒的,有些事是无法抗拒的,如亲人亡故和各种自然灾害,既已成为事实,你怎么办?只能接受它、适应它。否则忧闷、悲伤、焦虑、失眠会接踵而来,最后的结局是,你不能改变这些无法抗拒的事实,而是让无法抗拒的事实改变了你,甚至最终毁掉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