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其人,《伤寒论》其书
张仲景,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死于建安末年,活了七十岁左右。
张仲景医术高明,深受百姓好评。汉献帝建安中期,他被调任长沙太守。当时这里瘟疫流行,死人很多,他很痛心,工作之余,就在他的“办公室”接诊病人,自称“坐堂医生”。
有位母亲带着生病的儿子来看病,病人20多岁,几天来,持续发烧,体温逐渐增高,头痛,精神疲乏,吃不下饭,大便干结,肚子胀,还有恶心呕吐的现象。病人不愿说话,病人的母亲说:“他的耳朵好像有点背,身上有少量淡红色的皮疹。”张仲景给病人切脉之后,又看了看他的舌苔,判断是伤寒。
张仲景对病人的母亲说,这种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最后他给病人开了处方,落款就是“坐堂医生张仲景”。
张仲景受到世人的崇敬,为了纪念张仲景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后来许多的药店和药铺都以“堂”冠名,如同仁堂、达仁堂、济益堂、仙鹤堂……医生给病人看病叫“坐堂”。这也是现代化医院的雏形。
张仲景喜好医学,刻苦学习《黄帝内经》,广泛收集医方,最终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那么为什么不叫“经”,而叫“论”呢?所有发“仑”声的,都表次序和次第。比如说我们说话有次序,就叫“言论”;做人的行为有次序,这就是“人伦”;水也有次序,一个个散开的波纹代表水的次序,就是“沦”。《伤寒杂病论》这本书实际上是涉及治疗学的一本书。它在讲人得病的次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所谓太阳,指的是人的表层。如膀胱经和小肠经,都属于太阳,这是人的表。胃经属于阳明。比如你感冒发烧,先是体表受寒,如果加深了就会出现阳明的问题,就会吃不下饭,这是胃经的问题。再往下走就会到少阳,就是靠发烧往外赶的劲儿都不足,半表半里,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这就是得病的次序。在治疗时,技术高明的中医会反着治,就是把病一层一层地往外推。假如阳明得了病,把病推到太阳这儿,病就好了。这是一个人体得病和中医治病的次序,所以称之为“论”。
另外,《伤寒杂病论》所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张仲景认为,自然界分布着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之常气,以运化万物。人体秉承着五行运化的正常规律,因此才有五脏生理功能。不仅如此,人们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而生存。所以,人与自然环境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和人的关系好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可是,人对自然不是无能为力的,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五脏元真(真气)充实、营卫通畅(指人的周身内外气血流畅)、抗病力强,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即安和健康。
张仲景认为,养生保健的宗旨在于“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内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任何一种养生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保养正气。保养正气就是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人体诸气得保,精和神自然得到充养,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也得到保障,即“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张仲景内养正气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养精神,采用修身养性与立志修德相结合,使自己的精神安静、平和、乐观、愉快,又能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希望和乐趣,促使真气存内,防病益寿。如每日早晨起来之后,以及夜晚睡眠之前,都要做“导引吐纳”。所谓“导引”,是以肢体运动、自摩自捏、伸缩手足为特点的一种运动方法;而“吐纳”,实际上是调整呼吸的一种养生祛病方法,类似现行的气功。“导引吐纳”就是防病抗老的运动,它简便易行,可以使脏腑经络气血流畅,有养生祛病的作用。
此外,每次用餐之后,应该漱口与按摩腹部。用餐之后将手搓热放于胃部,按顺时针方向,环转按摩,自下而上,连做二三十次,可以促进腹腔血液循环,加强消化功能,有利于健康;而用餐之后必漱口,可以使口气清新,保护牙齿。
“外慎邪气”,就是谨防一切致病的因素,通过有病早治等进行养生。张仲景注意节制生活,起居有常,起卧有时,从不贪睡,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衣着打扮以舒适为宜,根据气候的变化而适当增减着装,但不因天冷喜温而衣着过暖,或天热贪凉而过少穿衣。饮食讲究五味适中、五谷相配、饮食随四时变化而调节、忌贪饮暴食偏食等。
另外,张仲景认为,邪气刚侵入人体的外表层,还没有进一步扩散,应当即时治疗,不可让病源随着人体的器官而进入内脏,这样就可以保证病邪不会由表入里,病势也就不会由轻变重而损害正气,正是由于他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坚持这种做法,因此他在一生中没有得过什么危急重症,更没有因病重而卧床不起。
无病先防,掌控疾病来临前的征兆
有位叫王仲宣的诗人,与张仲景有较深的交往。张仲景与他接触几次后,发现他身上潜伏着一种名叫“疠疾”(麻风病)的病,张仲景便对他说:“你身上有一种病,得早点医治,要不然到40岁时会脱眉毛,脱眉至半年,将会有生命危险。我劝你还是先服五石汤。”当时王仲宣才二十几岁,而患有“疠疾”在那时是非常危险的,也被认为是很丢脸的事。所以张仲景不说出病名,只说出症状。王仲宣听懂了他的意思,却没有在意。不久二人再次相见,张仲景问王仲宣:“你服过五石汤了吗?”王仲宣有些反感地说:“服过了。”张仲景仔细观察了他的气色说:“不像,看你的气色,肯定没有服过。为什么你不听从医生的劝告,而轻视自己的生命呢?我劝你还是赶快服些吧,不然就麻烦了!”可王仲宣还是不信。果然20年后,王仲宣开始脱眉,脱眉到第187天,便不治身亡。
张仲景料事如神,对疾病的判断如此准确、神奇,让我们由衷地赞叹。但是,张仲景又是怎样判断这一切的呢?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用望色、闻声、问症、切脉等4种方法来分析病人所患的是哪种疾病,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种方法来判断病症的性质和发生的原因。这种预知疾病的方法对非中医专业人士来说有些困难,其实,每种疾病都有一种或几种信息在人的身上表现出来,只要我们掌握了人体疾病的这些信息,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了。
1.眉毛可以预示疾病
中医认为,眉毛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盛衰。眉毛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其盛衰依靠足太阳经的血气。眉毛长粗、浓密、润泽,反映了足太阳经血气旺盛;眉毛稀短、细淡、脱落,则是足太阳经血气不足的象征。眉又与肾对应,为“肾之外候”,眉毛浓密,则说明肾气充沛,身强力壮;眉毛稀淡恶少,则说明肾气虚亏,体弱多病。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年人的眉毛非常稀疏甚至几乎没有,这就是气血不足、肾气虚弱的表现;有的老人眉毛比较浓密,这样的老人一般身体也比较硬朗。如果年轻人眉毛过早地脱落,就说明气血早衰,是很多病症的反映,其中最为严重的要算麻风病了。瘤型麻风病的先兆就是眉毛脱落,开始是双眉呈对称型稀疏,最后全部脱落。
2.从印堂可以辨疾病
两眉之间的部位叫印堂,又称“阙中”,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也特别有价值。我们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有算命先生说“你印堂发黑,近日必有大祸”,就是指的这个地方。民间也认为印堂发黑是不好的征兆。中医学有“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之说,印堂可以反映肺部和咽喉疾病。肺气不足的病人,印堂部位呈现白色;而气血郁滞的人,则会变为青紫色。
3.看面色知病变
古有“望面色,审苗窍”之说,从面相可辨疾病,主要有:
(1)面色苍白。面色苍白是血气不足的表现。一般情况下,面色淡白多是气虚的表现,如果淡白的脸上缺乏光泽,或者是黄白如鸡皮一样,则是血虚的症状。另外,体内有寒、手脚冰凉的人也会面色苍白,这是阳虚在作怪,这样的人需要多运动,运动生阳,对改善阳虚很有效果。热水泡脚和按摩脚底的涌泉穴的效果也不错,饮食上多食用红枣、红糖等。
(2)面色发青。肝在五行当中属木,为青色。面色发青的人,多见于肝胆及经络病症,多是阴寒内盛或是血行不畅。天气寒冷的时候,人的脸色会发青,这是生理反应,只要注意保暖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处在寒冷的环境中,脸色还发青,就是肝肾的病了,经常喝酒的人常会脸色发青。
(3)脸色土黄。脸色土黄的人一般有懒动、偏食、大便不调等症状,这时应注意健益脾胃,而捏脊可以督一身之气、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对于改善脾胃有很好的效果。
4.从鼻子可以观察疾病
鼻子位于面部正中,根部主心肺,周围候六腑,下部应生殖。所以,鼻子及四周的皮肤色泽最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疾病。
鼻子在预报脾胃疾病方面尤其准确。病人出现恶心、呕吐或者腹泻之前,鼻子上会冒汗或者鼻尖颜色有所改变。一些容易晕车的人感觉会比较明显。
如果鼻梁高处外侧长有痣或者痦子的话,说明胆先天不足,这是因为鼻梁是胆的发射区,如果这些部位出现了红血丝,或者年轻人长了青春痘,再加上早上起来嘴里发苦的话,多半就是胆囊有轻微的炎症了。
如果鼻子的色泽十分鲜明,这说明脾胃阳虚、失于运化、津液凝滞。就是说,患者的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水汽滞留在胸膈,导致四肢关节疼痛。
如果鼻头发青,而且通常伴有腹痛,这就是因为:肝属木,脾属土,肝气疏泄太过,横逆冲犯脾胃,影响了脾胃的消化功能。应服用一些泻肝胆和补脾胃的药。
如果鼻尖微微发黑,这说明身体里有水汽,是“肾水反侮脾土”的表现。本来应该是土克水,结果(肾)水反过来压制住了(脾)土,水汽肆虐,以致肾的脏色出现在脸上。
如果鼻子发黄,这说明胸内有寒气,脾的脏色出现在了脸上。这样的人体内中阳不足,脾胃失于运化,吃下去的冷食或者凉性食物积聚在脾胃,这些寒气上升又影响到了胸阳,所以寒气就滞留在脏腑中。如果鼻子发黄,但光泽明润,那就不用担心了,这是即将康复的好兆头。
5.从耳朵可以看出心脏是否有问题
人体有病时,耳朵就会有反应。耳朵的形态、色泽和纹路的变化都能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我们在这里只说一点,就是“冠脉沟”。冠脉沟是耳垂上的一条纹路,是判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如果谁的耳垂上出现了这条纹路,就说明有患冠心病的可能,纹路越清晰说明问题越严重。
6.口中有异味也是疾病的先兆
在中医看来,口内的津液与心、肝、脾、肺、肾等脏器是相通的,口中异味往往是内部脏腑出了问题。
口中发苦多为热症,是火热之邪内侵的表现,尤其是肝胆火旺、胆气上逆。热症患者除口苦外,还会有口干舌燥、苔黄、喜冷饮、尿少色深、大便干燥等症状。此时,可选用黄连上清丸或牛黄上清丸等清火药物,但身体虚弱者慎用。
口中发酸,西医认为是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常见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症。中医则认为口中发酸的病根在于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致使肝液上溢、胃酸过多。如果只是偶尔感到口酸,多是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或饮食过量,不用担心。如果经常口酸,并且伴有舌苔厚腻、打嗝时有腐臭味等症状,多是脾胃虚弱,可以服用一些保济丸或山楂丸。如果病人的口酸与胃酸上泛有关,同时还有舌头发红、胁肋疼痛等症状,多半是肝胃不和,这时就要以泻火、和胃为主。
口中经常发甜的人则是脾胃有问题,多为脾胃湿热、热蒸上溢的外兆;少数为脾虚,虚火迫脾津上溢,久了会发展为糖尿病。现代医学也证明了口甜是糖尿病患者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信号。糖尿病患者口中发甜是因为血液中含糖量增高,唾液中的糖分随之增高。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引起各种消化酶分泌异常,当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高时就会出现口甜。
口臭是由胃火引起。胃腑积热,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胃肠出血,便秘等引起口气上攻及风火或湿热,口臭也就发生了。我们知道火分虚实,口臭多为实火,由胃热引起。胃热引起的口臭,舌质一般是红的、舌苔发黄,这时只要喝用萝卜煮的水,消食化淤,口臭很快就会消除了。胃热引起的口臭多是偶尔发生,如果是经常胃热、消化不良的人,治疗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敲胃经,一直敲到小便的颜色恢复淡黄清澈为止。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由胃热引起的口臭已经很少,最常见的口臭还是胃寒的原因,这类人多是舌苔普遍发白,口臭时有时无,反复发作。那么对于这类由胃寒引起的口臭,平时就要多喝生姜水,如果怕麻烦,也可以将姜切成薄片,取一片含在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