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在防治衰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叶天士认为“老年饮食当薄味静调”,“力戒酒肉厚味”,他还主张“戒烟”,认为“吸烟上热助壅”,容易引起老年咳嗽、气喘之病。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脂肪饮食和过量饮酒对老年人的健康有害,而常食清淡之味及水果、蔬菜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益。
说到清淡饮食,自然不能不提食盐,有些老年人口味重,喜吃咸盐。殊不知,食盐过度是老年慢性病的幕后黑手。有关专家建议,健康人每日最佳食盐量应控制在4~5克,并认为,远离高血压,应该从限盐开始。其实少吃盐,除了能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病,还有诸多的妙用。
少吃盐能补钙?少吃盐补钙是英国科学家首先提出的观点。他们在研究中发现: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是钙的排出量多寡的主要决定因素。即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营养学专家说,钠通常会使女性的骨质每年流失约百分之一,患有高血压的妇女骨质流失的速度比血压正常的妇女快很多。这就是说,少吃盐等于补钙,少吃盐对钙实际起到了“不补之补”的作用。
盐多皱纹多?法国国家医学院网站上的专家解释说,食盐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人体血液和体液中,它们在保持人体渗透压、酸碱平衡和水分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吃盐过多,体内钠离子增加,就会导致面部细胞失水,从而造成皮肤老化,时间长了就会使皱纹增多。因此,要想皮肤好,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多喝水,帮助皮肤排毒,另外每天盐分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口味重易患胃病?胃黏膜会分泌一层黏液来保护自己,但黏液怕盐,如果吃得太咸,日积月累,胃黏膜的保护层就没有了,酸甜苦辣长驱直入,娇嫩的胃怎么能受得了呢?长久会引起胃溃疡、胃炎,甚至胃癌。
“老年人饮食宜清淡。”有些老年人说:“那我们吃素好了。”其实,这是走向极端,进入另一个误区。从医学角度讲,并非所有人都适宜长期吃素,患某些疾病及体质弱的老年人不适宜长期吃素。不少吃素的老人常出现消瘦或虚胖,并伴有全身乏力、肢体疼痛、情绪低落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又查不出什么疾病,其实这是营养不良所致。有人对终生清淡素食的645名寺庙和尚体检发现,有45.6%的和尚患有慢性疾病,其中34.3%的慢性疾病与长期营养不良有关。
据研究,素食者易造成优质蛋白质缺乏。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完全蛋白质,含必需的氨基酸在内的所有氨基酸,动物性蛋白质如奶类、精肉、禽蛋和鱼虾内的蛋白均属此类;另一种是不完全蛋白质,所含氨基酸数量不足,而且缺乏某些必需的氨基酸。植物性蛋白质即属此类,故吃素者易造成完全蛋白质缺乏。另外,素食者饮食单调,最容易造成维生素D和微量元素镁、钙、铁、锌的缺乏。
另外,中医强调过午不食,其实这对老年人是最合适的。因为,人老以后,肾气不足,消化功能变弱,这时候如果吃得过多,不仅身体不能吸收,还会造成负担,影响机体健康。所以,老年人最好吃两顿饭,如果做不到,晚饭也一定要少吃。
要顺应,不要对抗
养生最重要是要顺应自然,不要对抗自然。所以在日常生活调养方面,叶天士提出“顺天之气,是老年调理之法”。
大家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这些曾经辉煌的文明要么消亡,要么易主,只有华夏文明仍然留存,并且不断发扬光大。华夏文明为什么会如此经久不衰呢?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为贵”、“和气生财”……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顺应自然、强调和谐的体现。
一个民族要顺应自然才能长久,一个人要想长寿也必须顺应自然。具体地讲,就是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萌生的季节,这时人应该晚睡早起,多做户外活动,多去踏青,尽情抒发自己的性情,不要压抑。夏天是万物茂盛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之气相交,万物开花结果。这时人应该保持心情愉快,适应夏气繁荣的特征,要让气机宣畅,精神外向,千万不要发脾气。秋天是万物成熟的季节,天高云淡,秋风萧瑟。此时,人应该收敛自己的情志,而不应像春夏时一样放纵自己。冬天是万物封藏的季节,天寒地冻,草凋虫蛰。此时,人应该早睡晚起,将自己的精神和身体藏起来,尽量不要外泄。
然而,有些老年人偏偏不注意这点,困了就没完没了地睡觉,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把自己关起来生闷气,大冷天仍游泳或坚持洗冷水澡。人是自然的产物,天人是合一的,不遵循自然规律,身体迟早会生病。
出生、衰老、死亡是世界万物不变的规律,老年人就要服老,注重自我调养,时刻记得自己不再年轻强健了,否则就会出问题。
有一位身体很好的老人,年过70,经常到一座公园里锻炼身体,并夸耀自己比谁的身体都好。一起锻炼的一个小伙子跟他开玩笑说:“既然您的身体这么好,您敢和我比比俯卧撑吗?”老人当即应允。试想一下,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怎么能和年轻人比呢?结果做了20多个的时候,老人就已经很吃力了,而到30多个的时候就已经满头大汗了,但他不听别人的劝告,继续和小伙子比赛,没想到做到50个的时候,老人便一下趴在地上,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
事例中老人的死,与其说是心脏病突发,不如说是因为他争强好胜,不服老造成的。人老了,人体的各项功能大不如前,这时候一定要顺应身体的趋势,坚持和缓的运动方式,心淡如水,做事情也不要太急。
老年人一定保持老年人的习惯,就像前面我们说的,老年人最好吃两顿饭,早上九点多钟,下午三点多钟,这样,老年人的心脏病发病率就会降低,反之老年人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吃,早上对付着吃点,中午胡乱打发,晚上吃顿好的,心脏代谢性疾病发病几率就会很高。
另外,在饮食上老年人应吃得软一点、少一点、温一点,在吃的过程中细嚼慢咽,因为老年人的消化能力弱了,食物在口腔里经过充分咀嚼以后,唾液是最好的消化酶。老年人不能狼吞虎咽。
动起来,慢下来
大多数老年人都闲不住。但也有不少老年人,退休以后甘于无所事事,意在坐享清福。再加上孝顺子女的一句“妈,您别动,这点活我来我来,您好好歇着就行”,就更不“动手动脚”了。
殊不知,坐享清福未必就是福,因为坐享清福容易衰老。叶天士说老年人要参加适量的保健运动,只有动起来才有利于健康。
首先,钙是骨骼系统的重要营养元素,人体内99%以上的钙存在于骨骼。人体骨骼里钙的含量,随骨骼本身所受力的状况发生改变。经常受力的骨骼中,钙的含量就相应高;缺乏受力的骨骼中,钙的含量就相对较少。运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和在骨骼内沉积,对骨质疏松症有积极防治作用。
再有,老年人经常进行户外运动,还可接受充足的阳光,使体内维生素D浓度增高,并能改善胃肠功能及钙磷代谢。这就更促进了体内钙的吸收。适当运动又可使人的食欲增强、促进胃肠蠕动和增进消化功能,从而提高对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并促进骨骼的钙化。另外,运动能增加骨皮质的血流量,有利于血液向骨骼内输送钙离子以及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以促进骨骼的形成。
老年人不常动脑,脑神经细胞会逐渐萎缩,反应迟钝,甚至痴呆。人过于追求舒适的享受,消沉懒散,精神会渐渐委靡不振,无聊感和失落感也会油然而生。随着情绪的抑郁和消沉,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也会发生絮乱,难免引发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若身体有病了,健康欠佳了,还能坐享清福吗?
此外,叶天士还提倡老年人运动时必须防止过度劳累,做到“形劳而不倦”。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见到这样一些老年人:平时不运动,待在家里睡觉、看电视,想起来运动时就会运动到大汗淋漓,这好像是锻炼了,其实是折腾。在中医里汗血是同源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汗出的太多的时候,血就要受伤了,所以老年人运动要和缓,持之以恒。
其实老年人最好的锻炼是每天走路。走到什么时候呢?走到身上微微有汗,气血开始运动起来就行了,这时内在的废弃物排出了,也达到目的了,切不可大汗淋漓。另外,气功、太极拳等比较舒缓的项目也是可以选择的。
老年人要警惕早醒
年轻的时候,人特别爱睡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觉会变得越来越少,尤其是到了老年,觉睡得更少了。很多老人经常早晨四五点钟就醒了,之后再也睡不着。为什么人老了就睡得少了,就爱早醒呢?
叶天士说老人爱早醒跟肺经在这个时候开始重新分配人体气血密切相关。肺主气,寅时,也就是凌晨3~5点,这段时间是肺经当令的时刻,是阳气的开端,是人体从静变为动的一个开始。从寅时开始,身体进入了一轮新的循环,气血也开始重新进行分配。人体从静到动的转化、气血重新分配的过程,都必须在深度睡眠中完成。
人老了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不如从前了,气血能量不足了,没有可供分配的东西了,所以容易早醒。所以,一个老年人要是夜里醒来小便的话,代表身体比较虚;如果夜里醒来而且身上大汗淋漓的话,就是“盗汗”,更要注意,因为这表明你身体收敛气的能力已经严重不足,固摄不住了。
还有一些心脏病人常会死于凌晨三四点,这也是同样的道理。肺为相傅之官,担当着均衡天下的职责。寅时,肺经开始重新分配气血,人体各部分对气血的需求量开始增加,这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也就是心脏病人容易在凌晨三四点钟去世的原因。
所以,老年人要警惕出早醒、盗汗的情况,定时体检。有心脏病的老人更要注意,不要过早锻炼。另外,起床的时候,一定要缓一下,不要急着起,因为老人的整个气血水平很低,猛地调动它,就容易引发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