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诸葛亮的职业生涯
36450200000023

第23章 利用外因,提升职场价值

情景再现

在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酝酿赤壁大战之际,周瑜深感诸葛亮才能高于自己,在游说其为东吴效力而没有达到目的之后,他决定除掉诸葛亮,以绝日后东吴之患。

当时,周郎乃联军的统帅,总揽军事大权。他于是设下圈套,明里让诸葛亮监造弓箭十万支,以备抗曹之用,私下却准备让打造弓箭的军匠故意迟延,“凡应用之物件,都不与齐备”,以便制造诸葛亮延误日期的罪名。不料诸葛亮不但爽快地答应下来,而且夸口十万支箭,在三日之内即可打造完毕。周瑜大喜,心想这一次诸葛亮死定了,他急忙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误期当以军法处置。

军令状即立,诸葛亮却不慌不忙。他向鲁肃借来二十艘船,每条船上派三十名军士,备上大鼓,并以青色布幔围船,另扎草人千余,分布于船舷两边。第二天晚上三四更时分,诸葛亮密邀鲁肃至船中,说一同去取箭。鲁肃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问箭在何处。诸葛亮没有明示,只说去了便知。接着,他命令二十艘船用长索相连,径直驶向北岸曹操的军营而去。

此时大雾弥漫,而长江之中,雾气更浓,十步之内不见对方。五更时分,诸葛亮的船队抵近曹军水寨,他让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然后一声令下,船上军士一齐敲鼓呐喊。鲁肃不明就里,大惊失色地说道:“先生千万使不得,若是曹军出动,只怕我们有来无回了。”诸葛这笑着回答:“这么大的雾,曹军哪敢轻举妄动。你我只管饮酒吧,等协和散后再走不迟。”

江中的敲鼓呐喊声顷刻就传到曹操耳中,曹操果然下令:“重协和迷江,江东水军相乘机偷袭,肯定会有埋伏,此刻不宜出兵应战,只须让水军弓弩手用乱箭射之,令其不得靠近即可。”他怕江东兵多,还嫌水军弓弩手不够,又派人到旱寨中,命令张辽、徐晃带弓弩手三千余人,火速赶至江边助射。军令如山,曹军水寨、旱寨约一万余人,在岸边排开,一齐朝敲鼓呐喊之处放箭,顿时,箭如雨下。

江中的鲁肃这才明白诸葛亮的意图,只见曹军的箭支大部分射进船舷里草人的身上。等到这一侧草人身上布满箭时,诸葛亮又令将船头尾西,军士更加卖力地擂鼓呐喊,而且似有逼近之势。岸上的曹军一听,射得更急。

就这样,一直等到日出协和散时,诸葛亮这才鸣金收兵。只见二十只船两边草人上,密密麻麻排满箭支,好似刺猥一样。诸葛亮一边命令火速撤退,一边让军士齐声高喊:“谢丞相赐箭!”等到曹操反应过来时,诸葛亮的船只已走出二十余里,早就来不及追赶了。曹操大呼上当,懊悔不已!

回到江东,仔细察看,每只船上少说也有五六千支箭,不费江东半分之力,即得十万多支箭,将来用此回射曹军,真是不亦乐乎!周瑜见诸葛亮如此高明,不由暗暗佩服。

这就是广为人们称颂的“草船借箭”。

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亮明知周瑜气量狭小,但他从双方联盟的大局着手,不与其正面冲突,而是借助自己为外因的灵活运用,以智慧取胜。

首先,他熟知天时。正如他对鲁肃所说:“作为将帅,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就是十足的庸才。”他早已推算“借箭”之日必有大雾,这才敢应下三日之期限,并立下军令状。这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能在赤壁大战的“借东风”中也有淋漓尽致的发挥。暂且不论这些是否是文人的杜撰,但就其所说的话而言,通天文、谈地利应该是诸葛亮的特长。

其次,诸葛亮对曹军的心理及行动更是把握得当。曹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而从刘琮处投降过去训练水军的蔡瑁、张允二人,又被周瑜借蒋干之口、曹操之手而除去。如此一来,曹军的水军成了薄弱环节。适逢大雾,曹军无疑心重重,不敢轻举妄动,而曹操此刻又在三江口新败,对于水上作战万分小心。如此一来,正中诸葛亮下怀。

在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战中,谋略和实力系双方的内在要素,是为双方的战略。在任何形式的对峙中,双方都有自己所长的外在条件,只是有时不被我们注意而常常简单地想到实力较量。从致胜而不折兵来讲,利用外因是为上策,计谋之战是为中策,实力较量是为下策。

草船借箭还体现出兵家另一思想:借敌之器,以制其敌。这是一种战略智慧。诸葛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在与东吴的诸种交往与纠葛中,更多地则是智谋了。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不出意外或天上掉馅饼的话,人们一般不会去注意你是谁。可是,一旦你和总统站到了一起,人们肯定会将眼球从总统身上转移到你的身上,然后打听,那个站在总统旁边的人是谁?结果,是天遂人愿,你沾了总统的光。这就是借用外力的作用。

此外,“借鸡生蛋”、“借梯登楼”等等,不一而足,但使用者所收到的效果往往十分显著。反过来说,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俱的声誉以及影响力都不是生而强大的,跟财富一样,这些东西也具有倍增式的马太效应,而对于职业生涯中跋涉的人来说,借用外力无疑是一要通向成功之门的捷径。

职场生存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是最大的借,即为借势。“借势成事”是职场中的人的聪明选择,它将外部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将别人的力量变成自己的力量,从而加大个人成功的速度和力度。要真正做到借助外力,就必须:

1.经常倾听,准确搜集有用信息;

2.鼓励周围的人说真话,让他们成为你的督导;

3.不要拒绝或阻断别人的言路;

4.经常赞美他人;

5.即使是“借”,最好也别使用阴谋手段;

6.做一些有吸引力的事情,以集中外部力量;

7.让别人分担你的忧虑;

8.除非信心十足,别轻易承诺;

9.找准目标,否则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0.要警惕别人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