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诸葛亮的职业生涯
36450200000012

第12章 包装自己

情景再现

襄阳是荆州的政治、经济中心,水陆交通都很发达,而且名流汇集。诸葛亮在隆中期间,虽和弟弟诸葛均亲自下躬种,但农闲期间,他经常四处拜访此间的宿老名流。从这些人身上,他除了对天下大势的情报进行搜集和分析之外,更吸取了广泛而有用的学识。其中,从隐居于汝南灵山的饱学名士酆玖身上,诸葛亮就曾在“兵法学”和“道学”上得其真传。

诸葛亮自己更是饱读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隆中十年,为他以后运筹帷幄尊定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祖籍山东,即古代的齐地。自姜太公在齐地建国以来,这里的文明程度就比其他地方为高。姜太公的兵法学是战争的原则;一代兵学宗师孙武,也是齐国人,《孙子兵法》流传千古;《鬼谷子兵法》也是以齐国为其发源地,孙膑、庞涓,甚至苏秦、张仪都是在这里学长的。诸葛亮的思想、言行和人生观,显然是和齐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他以后在军事及策划上的高瞻远瞩,尤其是其高深莫测的“先知功夫”,明显是领悟了《孙子兵法》的真谛。

诸葛亮学究天人,兼通儒道之术;又融会贯通,深得法家思想的精华。他以德才兼备的完美形象,闪耀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之上。

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亮既然认定了自己今后的职业是管仲、乐毅型的管理人才,那他就将自己包装成一个管理方面的专家,而且是从外到内的全副武装。

首先,管理型人才应是一个智者的形象。诸葛亮留给后人的“羽扇纶巾”、风流倜傥,集智慧、谋略、道德于一身的智者形象。坊间常以“手无缚鸡之力”将诸葛亮形容成一个文弱书生形象;在所有现存的历史资料中,也从未有过诸葛亮手执刀剑的形象,而永远是手执羽扇,充满智慧。这虽然与其“标准的山东大汉”形象有些出入,但也表明诸葛亮从隆中之时,就将自己定位在管理企划型人才之上,而且也将自己包装成与之其应的派头。

其次,诸葛亮是名副其实的智者,是真正的人才。他虽躬耕于南阳,但怀佐王之才,抱济世之志,广交四方名士,谈论政治,钻研学问,静观天下风云变幻,自比于管仲、乐毅,有澄清宇内、光复汉室的远大志向。未出隆中,即三分天下;即出草庐,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纵横捭阖,佐刘备立汉称王,终呈三国鼎立之势。他不仅在军事、政治上,而且在外交上,都表现了非凡的智慧和才能。他的奇谋妙术,并不是先知先觉的异术,而是智慧的体现,是真才实学的显露。

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知识,另一种是专门知识。一般的知识虽然广泛而且种类繁多,但是对于积累财富无甚用处。大学里的教授们,拥有文明世界中已知的各种普通知识。“但大多数的教授都很清苦”,因为他们专精于“传授”知识,而不擅长于组织或利用知识。

诸葛亮无疑是《三国演义》中最耀眼的人物,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不亚于管仲、乐毅,他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和他的知识储备和很大关系。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说,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不像包括徐庶在内的几位同学务于精熟。

何谓观其大略,史书没讲,《三国演义。倒作了很好的注解。第四十三回写曹操夺战荆州,诸葛亮临危受命,说服孙权,联手抗曹。东吴群臣和诸葛亮展开舌战,其中有严峻者,抨击诸葛亮强词夺理,并质问诸葛亮“治何经典?”诸葛亮回答得漂亮:“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

诸葛亮并举伊尹、姜子牙、张良、陈平、邓禹、耿翕等开国谋臣为例,说他们“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一席话说得严峻无言以对。

又有一人名叫程德枢,讽刺诸葛亮好说大话,未必有真才实学,会被儒者看笑话。诸埸亮反驳说,儒有“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两种。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道,弃邪恶,不像小人之儒,只懂词章雕虫小技,吟诗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东汉末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什么知识才是治国安邦所必需的呢?诸葛亮知道要安邦就要吸收儒、道墨、法诸学派的精华,他尤其受法家影响很大,对《申子》、《韩非子》、《管子》爱不释手,后来他对蜀国的成功治理正是他有目的地学习阅读策略成果的体现;诸葛亮还知道乱世中要生存、发展、壮大,不懂军事是不行的,他熟读《六韬》等兵书,使得他在行军布阵中,屡有奇谋,令对手胆寒。

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并不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而是融会贯通,并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可以说作为一位蜀国CEO,诸葛亮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的知识,在当时的经理人中是非常突出的。

所以说,诸葛亮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人才的形象,从外到内,尽显智者风范。这样的人才,刘备只会“相见恨晚”。他又不是“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的刘表,焉有不聘用之理。

职场生存经

包装自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树立良好恰当的个人形象,二是用知识武装自己。

首先,在个人形象方面,要充满自信,但不要妄自尊大。形象的作用不可低估。给人的第一印象更是至关重要。面试时,你有责任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他们留下最美好的印象。得体的着装,优雅的发型,洁净的牙齿,清新的口气,锃亮的皮鞋,整洁的指甲,上好的拉链……所有细节都不容忽视/总之你应该让自己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去面试之前,不妨在镜子面前仔细整理审视一下自己的形象。

在面试期间,切勿:

1.说脏话;

2.使用俚语,或者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3.挖鼻孔或挠鼻子;

4.打哈欠;

5.显得过于随便;

6.在椅子上摇来晃去;

7.从椅子上溜下去;

8.坐立不安,不停摆弄钢笔、铅笔或者手指;

9.讲话时手舞足蹈;

10.说话断断续续,一句话说一半儿;

11.回答问题时哼哼哈哈,“这个”、“那个”的。

坐下以后,一定要保持身体正直,自然放松,不要太懒散,不要翘二郎腿,或者抄手。面试时态度要积极、肯定、热情,观点要前后一致。因为谁都不会雇用一个抑郁寡欢、反应迟钝、总是唱反调的人。

其次,人们真正重视的,是你的内涵。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尤其是在当今注重人才而又就业机会广泛的社会,总会找到施展才能的公司,总会遇到“伯乐”。一个成功的职场人士,至少具备以下能力,或者,至少也应具备其中的某几项:

人际类智力——社交和领导能力;

数理类智力——数学计算能力;

分析类智力——推理和逻辑能力;

实际类智力——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空间类智力——在事物中看出一定模式的能力;

直觉类智力——见别人之不能见,知别人之不能知;

情感类智力——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坚持不懈,热情,自我激励;

实用类智力——常识;

运动类智力——身体上的协调能力;

语言类智力——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产品行销靠包装,现在的职员更需要包装。只有精心包装自己,才能将自己的魅力展现在老板及同事面前。传统的埋头苦干、保持被动的形象已不符合时代的需要。那些成功人物的头上之所以光环闪耀,正是自我精心包装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