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36449400000045

第45章 使身心摆脱困境的办事技巧(1)

第一节摆脱左右为难的“困局”

设法避开左右为难的选择

“两难”问题就是不论你回答“是”或“否”,都可能给你带来麻烦。回答这类问题必须用心。很多时候,问这种问题的人总是别有用心,话中有话,听出对方的言外之音,是难点之一。回答这种问题,“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该如何选择,是难点之二。如果问题来自于你不能得罪的人,或者在公众场合被问到,更会让你的回答难上加难。所以,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要有适当的方法。

方法一:回避正题。

在那些不宜完全根据对方的问题来答话的场合可采用回避正题的模糊回答,它能让你巧妙避开对方问题中的确指性内容,让对方感觉到你没有拒绝他的问题,但又不是他期望的答案。

方法二:假装糊涂。

两难问题中有一种复杂问语,是指利用“沉锚效应”,隐含着某种错误假定的问语。对这种问语,无论采取肯定还是否定的答复,结果都得承认问语中的错误假定,从而落入提问者圈套。如一个人被告偷窃了别人的东西,但他又死不承认偷过。这时审问者便问:“那么你以后还偷不偷别人的东西?”无论其回答“偷”还是“不偷”,都陷入审问者问语中隐含的“你偷了别人的东西”的这个错误假定中。如:

一次邻居盗走了华盛顿的马。华盛顿和警察一起在邻居的农场里找到了马,可是邻居硬说马是自己的,不肯把马交出。华盛顿想了一下,用双手将马的双眼捂住说:“既然这马是你的,那么,你说出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右眼。”邻居回答说。华盛顿把手从马的右眼离开,马的右眼光彩照人。“啊,我弄错了,”邻居纠正说,“是左眼!”华盛顿把左手也移开,马的左眼也光亮亮的。“糟糕!我又错了。”邻居为自己辩解说。“够了够了!”警察说,“这已经足以证明这马不属于你!华盛顿先生,我们把马牵走吧!”

邻居为什么被识破?因为华盛顿善于利用思维定式,先使邻居在心理上认定马的眼睛有一只是瞎的,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沉锚效应”。邻居受一句“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暗示,认定了“马有一只眼睛是瞎的”,所以,猜完了右眼猜左眼,就是想不到马的眼睛根本没瞎,华盛顿只不过是要让他当场现原形。

因此,对这类问题,不能回答,只能反问对方,或假装糊涂,不明白对方的意思。

方法三:自嘲圆场。

有时一些两难问题被问及,无论怎样回答都会让人觉得脸面无光。此时不妨自嘲一下,给自己圆圆场。如:

某先生酷爱下棋,但又死好面子。一次与一高手对弈,连输三局。别人问他胜败如何,他回答道:“第一局,他没有输;第二局,我没有赢;第三局,本是和局,可他又不肯。”乍一听来,似乎他一局也没有输:第一局他没输,不等于我输,因下棋还有个和局;第二局我没赢,也不等于我输,还有和局嘛;第三局也不等于我输,本是和局,可他争强好胜,我让他了。

方法四:迂回出击法。

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些不能得罪的人提出的难题或者无理的要求,不要急于作正面反击。可以采取迂回的技巧,避免与对方正面冲突,在抓住对方漏洞的前提下,不动声色地反击,从而反败为胜。

方法五:相似问题反击。

面对别人的刁难,面对两难问题,有时不必去苦思冥想,只要采用与他相似的问题进行反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对方承受自己设计的圈套,从而使自己轻轻松松得到解脱。

方法六:巧用对比。

有些问题,如果直接回答,无论是哪种答案都不妥,这时,巧用对比不失为一个解脱的好办法。最好能选用一些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重要的是这些事物还恰恰能包含或说明自己的观点或态度。

对于非“左”即“右”的问题,切忌在对方问题所提供的选择中作单一选择,因为无论是“左”还是“右”,都正中了对方的圈套。

巧妙应对别人的有意刁难

人生在世并非所有的事都称心如意,也并非所有的人都对自己友好和善。我们生活的世界异彩纷呈,这就铸就了人的多种多样,性格各异。你在为人处世过程中,不免要碰到一些刁钻古怪之人,他们会在一些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对你进行有意刁难。如果你恼羞成怒,对刁难者进行指责,就会激起对方的反唇相讥,由此陷入进一步的言语大战。但也不能表现过于温和,说一些拖泥带水的话。这样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软弱易欺负的人,没准还会找机会再刁难你。

面对别人的有意刁难,既要保住自己的面子,又不至于因回敬过头而显得无礼,这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恰当而有效的应对措施:

方法一:请君入瓮。

生活中,当对方蓄意刁难,说出令人难堪窘迫的话时,最好的解脱方法是采用请君入瓮的方法,巧用话语把对方也引入这种局面中,然后自身撤退,让对方作茧自缚、自食恶果。

方法二:相同思维反击。

当别人的有意刁难,你不能直接回答时,不妨采用与对方一样的思维,照他那样的逻辑方式,如法炮制地再设一个相同句式的问题来反问对方,这样就巧妙地把球踢还给了对方。

方法三:大智若愚。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果有人在非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刁难你的话,你大可一笑了之、大智若愚,全当不懂对方的话,而让对方自讨没趣。

1992年的美国大选,克林顿的对手在电视竞选上,攻击他不过是夫人的一个木偶,言外之意是克林顿做不了一家之主,更不够格做一国之主,这句话无疑潜伏着杀机,可谓刁难至极。但克林顿却回答:“不知你是竞选总统还是竞选克林顿夫人?”一句妙答,让故意来刁难他的人无言以对。

克林顿这种带点傻气的话,其实是大智若愚,既回避了他人对自己的年龄太轻不能胜任一个大国总统的怀疑,又回应了对方对其夫人干政的攻击。

方法四:巧用反问。

巧用反问是应对尖酸刻薄之人的一个普遍、实用的技巧。当对方的问题很难回答或发问的角度很刁,你回答肯定、否定都可能出差错时,那就不要回答,你可以把问题再还给对方,巧用反问,将对方一军。

有一个国王故意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聪明,不知是真是假?如果你能数清天上有多少颗星星,我就认为你聪明。”阿凡提说:“如果你能告诉我,我骑的毛驴有多少根毛,我就告诉你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方法五:化被动为主动。

化被动为主动。先有意放松、解除对方的戒备心理,为能牢固地把握主动权打基础,等到对方上钩了,再予以反击,使对方措手不及。在应对别人有意刁难时这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及早逃离苦恼的是非之地

是是非非几乎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可能你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忍不住要挺身而出;也可能你是个容易冲动的人,眼里不能容沙,碰上看不过的事就要马上说出来;也可能你是个……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奉劝一句,是非不要轻易招惹,等沾上身了想甩也甩不掉,说不定哪天还会招来横祸。万一你不幸卷入是非之境,就要明智地采取相应的应措施,及早脱身离开,以免祸及自身。远离是非之地,设法脱离困境以保护自己,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适可而止,全身而退

工作中各级平行领导之间,有太多的微妙关系存在,大部分是亦敌亦友的,无论私交如何要好,在上级领导面前,他们还是有数不完的斗争。今天,两人像最佳拍档,在办公室成了“铁哥们”,但很有可能几天后反目成仇。

某些人可能为了某些目标,希望化干戈为玉帛,以方便日后做事,但亲自出面又太唐突,于是便找来“和事老”。本来使人家化敌为友,是一件好事。但做好事之余,你得要做些保护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说要适可而止,给自己的行动定一个界线,使自己最终能全身而退。

你最好是对双方面的对与错,不予置评,更不宜为某人解释,告诉他俩“解铃还需系铃人”,你的义务到此为止。

对领导不满、对单位不满的,大有人在,遇上有同事来诉苦,指责某人有意为难他,或单位某方面对他不公平,你既要做到关心同事的利益,又要适可而止,置身事外,让自己在卷入是非漩涡前全身而退。

2.区别对待,步步为营

如果平日很要好的两个人,分别在你跟前数落对方的不是,而两人表面上依然友好。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呢?两头为难是一方面,除此之外,你更该小心,因为有一种可能是,两人是在试探你。

有些人心胸狭窄,十分小气,又善妒,所以因为某些问题,发生矛盾,这是不足为奇的,但表面上又不愿翻脸,故向较亲近者倾诉心中情,是自然不过的事。

这时,你这个“夹心人”并不难做,于两人都冷淡时待之,对方发现没有人同情,必然不是滋味,就会掉头另找他人,那么你就自动脱身了。

如两人是别有用心,旨在试探你对他俩的喜恶程度,这下你就很难做了,只能采用步步为营的战术了。

既然对方的动机不良,你亦不必过分慈悲,不妨还以颜色。分别跟他们说:“对不起,我不愿听你说朋友的坏话,因为我根本不想批评你俩!其实,我的看法对你们并不重要呀!”利用这一招,他们必然会知趣而退。

3.走为上计

不沾上是非最典型的莫过于“走为上计”。我们知道,“走”不是消极逃跑,而是主动脱离一种极为尴尬的是非处境,待时机成熟,情况有所转机后,再去积极处理,以图重新打开自己的人生局面。任何是非都会让你受累,而如何彻底摆脱它,则是做人的真学问。

面临是非之境,逃离是最佳之策,切忌老是充当“和事老”和“夹心人”,不幸充当,也要谨慎待之。

成功说服明确拒绝自己的人

有时说服一个人并非易事,而无论什么时候要说服一个明确拒绝自己的人都是不容易的。因为这里存在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所谓覆水难收拒绝方已作出明确表态,为保全其颜面,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大改初衷的。二是,被拒绝方因遭明确回绝,自尊心受伤,如再要厚起脸皮来进行说服,则需要鼓起万般的勇气。当然,人生在世并非处处都如意,磕头碰壁的事时有之,有时并不能为了一时自尊而放弃努力争取的尝试。虽遭明确拒绝还是要努力说服对方改变其决定。但说服对方要随机应变采取一些灵活而有效的办法。

方法一:晓以利害。

当我们向别人求助遭到拒绝时,往往会发现,对方其实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只不过是意气用事,或是因为其他一些细小的原因,而断然拒绝。这时候,我们就应当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帮助对方分析情况并道出其决定的不明智之处。

为了强化分析的效果,我们可以先对对方的才能或成就表示赞赏,令其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然后再分析对方拒绝我方可能导致的破坏性后果,使其珍视已有的成就和声誉,不得不答应我方的请求。

方法二:将拒绝理由变为求助的原因。

一般来说,有强烈理由的拒绝者,要他答应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这种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请你帮忙……”之类的恳求语,会使他感到厌烦。面对这类人时,要将对方的拒绝理由夸奖一番,并把对方拒绝你的理由变成你之所以找他的原因,之后再提要求也许有效。

某杂志的一个编辑是邀作家写稿的高手。他并不属于能言善道的人,他对“我太忙了,无法写稿……”的作家,只说一句:“我知道你很忙,正因为你很忙,我才邀你写稿,太闲散的人是不会有好作品的。”他这种邀请忙人写稿的做法,从未失败过。

方法三:利用对方的兴趣。

利用对方感兴趣或引以为豪的话题展开交谈,在满足对方心理需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请求。

在说服对方时,切忌以一种毫不服气的口气向对方提出质问:“怎么可以这样就拒绝了呢?难道这对你没好处吗?”你这么一说,对方是断然不会再改口的。

委婉拒绝别人的无礼要求

人们经常会面对爱人、亲人、好朋友等亲密之人的请求,比如借钱,帮忙做某事等等。如果我们不愿意接受这些请求,却又不好意思说“不”,就会使自己陷入十分为难的境地。或者违心地答应下来,心里却别扭;或者假装答应却不做,失信于人等等。

一般来说,人们应该尽可能地帮助与自己亲密的人,这是彼此之间情感的体现,也是我们必要义务的体现。但是,面对亲密之人的不当要求,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原则。特别是当他们的要求有违国家法律法规、有违社会公共道德或者有违家庭伦理时,我们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立场,毫不留情地予以拒绝。

拒绝亲密之人的不当要求确实有一定难度,想稳妥地拒绝,既消除自己的尴尬,又不让对方无台阶可下,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

方法一:巧用反弹。

这种方法要求别人以什么样的理由向你提出要求,你就用什么理由进行拒绝,让对方无话可说。

在《帕尔斯警长》这部电视剧中,帕尔斯警长的妻子出于对帕尔斯的前程和人身安全考虑,企图说服帕尔斯中止调查一位大人物虐杀自己妻子的案子。最后她说:“帕尔斯,请听我这个做妻子的一次吧。”他却回答说:“是的,这话很有道理,尤其是我的妻子这样劝我,我更应该慎重考虑。可是你不要忘了这个坏蛋亲手杀死了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