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型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冲动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者情绪高度不稳定,对事物往往作出爆发性反应,极易产生兴奋的冲动,行为爆发时不可遏制。心境反复无常,办事鲁莽,缺乏自制、自控能力,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和争吵,稍有不合便大打出手,不计后果。具有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人心理发育不成熟,判断分析能力差,容易被人教唆怂恿,对他人和社会表现出敌意、攻击和破坏行为;不能维持任何没有即刻奖励的行为,经常变换职业,多酗酒。
他们生活无目的,事先无计划,对很可能出现的事也缺乏预见性,或做事缺乏坚持性,如不给予奖励,便很难完成一件较费时的工作。
人际关系强烈而不稳定,与人关系时而极好,时而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友人;间或有自伤行为。
还有一种被动攻击型,其主要特征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类人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他们的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但又不敢直接表露于外,他们虽然牢骚满腹,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
心理透视
测试你是否具有攻击型人格障碍
1.你情绪急躁易怒,无法自控。
2.你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
3.你的冲动行为的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4.你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也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责或罪恶感。
5.你的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
6.你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
测试评析
如果你的症状符合以上六种情况,那么你就属于主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阳光氧吧
攻击型人格障碍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调适方法如下:
1.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让青春期体内的内在能量寻找一个正常的释放渠道。另外,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陶冶情操,从而健康成长。
2.与长辈或可信赖的人交流。人生在世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要正视挫折,总结经验,找到受挫折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而不是一遇挫折就采取攻击行为。通过各种手段培养自己的承受能力,并能对挫折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
(1)加强内在修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心比心互相尊重;适度容忍,宽以待人,避免产生攻击行为。
(2)转移目标,即使受挫,也要尽量转移到较高的需要与目的上去,把攻击的能量转移到学习、工作上来,以获得集体、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3)向榜样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量学习好的行为榜样,从积极的方面引导自己。
做回你自己
灰镜头
朱彤是一名大学四年级学生。她自己形容她就像著名的海德博士一样,过着双重的生活。有时候她精神很振奋,和人说话嘻嘻哈哈,大喊大叫,爱开玩笑,也爱活动,如收拾床铺,打扫寝室,打球锻炼,生活很有节奏,充满了生命活力。可是,经过这一兴奋期以后,随之而来的必定是一个令人痛苦的低潮期,这时候,她又懒又馋,只是一味地往嘴里塞东西,而且越是味重的越好,有时肚子里已撑得不行,舌头也麻木了,仍在往嘴里填。此外还特别不爱动,不洗碗,不叠被,不起床,生活乱成一锅粥,这时候,她最不愿意,也最怕见人,常常是拉上床帘,谁也不理。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又丑、又胖、又愚蠢的40岁的中年妇女。可是也很奇怪,只有在低潮期中,她才认真地思考问题,当然,结论是相当悲观的。不过,经过这样一段非人的生活之后,她会很平静地醒来,收拾残局,让自己重见天日,准备进入生命的高峰期。然而,她心里还具有一股无可奈何、孤独无助的凄凉感觉。她希望这只是一般的身体失调,就像她原来患过失眠症一样,凭借旺盛的生命力去克服它。可是,她一次又一次地挣扎,只是在原地循环。她甚至感觉她的身体已不属于自己的灵魂。
除此之外,朱彤还患有月经不调,经常闭经,时常做噩梦等身心疾病。
心理解惑
朱彤是一种典型的循环型人格障碍。
循环性格缺陷的人,情绪忽高忽低,如同物理光学中正弦曲线那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不少著名人物具有这种特殊性格特征,例如被称为世界十大思想家和大科学家的伊萨克·牛顿。此类人情绪高涨时表现为兴奋活跃、雄心勃勃、体力充沛、外向热情、乐于社交;当情绪低落时表现为忧郁寡欢、悲观沮丧、百无聊赖、筋疲力尽。思维和行为缺乏专一性和持久性;情感热情丰富但不深刻,容易疲惫衰退;有自夸自大倾向;比较急躁,动辄激动发怒。循环性格缺陷的人做事经常有始无终,设想和计划很多,实现很少,缺乏深思熟虑。
形成循环型人格障碍的原因在心理学界存在很大的争议。患者的遗传、精神和躯体因素以及神经系统与代谢功能的平衡失调造成的长期抑郁状态可能是造成循环型人格障碍的主要原因。
阳光氧吧
对于循环型性格障碍患者来说,心理训练的重点是“一个克服,一个纠正”——克服情绪不稳及自负心理带来的不利影响;纠正认知浮浅和思维不持久、专一、深刻的弊病。
1.认识这种性格的危害性,并下决心去改变
性格缺陷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充分地了解性格缺陷的特点、危害和纠正方法,提高认知。训练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反复教育、不断强化、长期坚持、稳定提高”的原则。
2.博览群书,怡养性情
培根曾说过一句精辟的话:“读书足以怡情。”所谓“怡情”是指陶冶人的性格,纠正性格缺陷。缺陷者本人要积极阅读书籍。比如,读数学书籍,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允许在演算和学习中出半点差错,养成耐心、细致、自信、顽强的工作作风,培养精确、严谨的治学作风;或者阅读文学作品,练习写文章或进行文学创作。
3.兴奋专一训练法,又称“成功心理训练法”
兴奋专一性等的良好心理品质是一个人求知、追求事业、完成任何任务的重要基础。要求做事集中注意力,兴奋专一、思维专一,抛却外界干扰,坚持必胜信心,不懈努力。
“放下”是种智慧
灰镜头
现年35岁的郑先生经常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于2003年6月18日和10月31日分别将姐夫、哥哥杀害。不仅如此,他还几乎把沾亲带故的男士列入“黑名单”,伺机实施行凶。
郑先生原是江苏南京某企业的高级技工,2001年赴哈尔滨工作,妻子和女儿则留在南京。去哈尔滨后,他每月都回家和妻女团聚,平凡的家庭生活温馨、甜美。然而,这种温馨、甜美的生活被一件小事破坏了。
2003年春节前夕,同学刘某到郑先生家与郑先生相聚,当晚留宿。第二天早晨,郑先生下楼买早点,回家时发现妻子的鼻子上有一道划痕,竟认定是刘某调戏所致。刘某见无论怎样解释也无法打消他的疑心,情急之下请来其他男同学帮忙解释。这样做不但没有消除误会,反而使郑先生怀疑那些男同学都与他妻子有染。为了弄清事实真相,郑先生辞去哈尔滨的工作回到南京。回家后,他动辄打骂妻子,妻子不堪忍受,逃回老家。
见事情变成这个样子,父母、哥哥、姐姐和同学、朋友出于好心,纷纷劝导郑先生。不料,郑先生已深陷“妻子被夺”、“被谋财害命”的思维怪圈无法自拔,谁劝他谁就成为被他怀疑的对象。四个哥哥、姐夫以及几个关系不错的男同学,全都被他认为是心怀鬼胎,与他妻子有不正当关系;姐姐、嫂嫂、妻姐等女性亲友,则被他认为是谋他财、害他命。
姐夫刘建斌曾经劝说郑先生不要胡乱猜疑,否则这个家就要散了。就因为自己好意的规劝,他被郑先生认定是夺他人之妻的坏蛋,招来了杀身之祸。6月18日晚,郑先生连捅刘建斌数刀,导致刘建斌当场毙命。
10月中旬,郑先生将众亲友列入黑名单,决定碰见一个报复一个。31日晚上,他到四哥家门口,挥刀将四哥杀死。
郑先生的病态和疯狂,使他的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心惊胆战。11月8日,郑先生被抓获归案,他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心理解惑
郑先生属于典型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并已表现出偏执妄想的症状。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一般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
喜欢走极端,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这是具有偏执心理的人的一大特色。
偏执的人往往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只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同时,也会有一种崇拜心理,以为自己处处比别人高明。过于偏执就无法与人沟通,会使自己孤立无援、举目无亲,最终导致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动摇甚至丧失信心。
心理透视
你具有偏执倾向吗
判断自己是否过于偏执,可通过下面的测试反映出来:
1.对别人求全责备。
2.总是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3.自己控制不住发脾气。
4.会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和念头。
5.感到大多数人不可信。
6.认为别人不理解你、不同情你。
7.认为别人对你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
8.老是认定别人想占你的便宜。
评分分析
答“没有”得1分,“轻微”得2分,“中等”得3分,“偏重”得4分,“严重”得5分。计算总得分。
10分以下:不存在偏执的情况,是个心平气和的人。
15~24分: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执。
25分以上:说明你有严重偏执的症状,要学会控制情绪。另外,建议你遇到心理障碍时,向心理医生咨询。
阳光氧吧
要想改变偏执行为,就要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分,去除那种“我总是对的”的想法。
当然,思想上的调整与认识要以一种良好的心境为前提,才能有效果。因此,我们需要用各种方法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
1.从名人传记和书籍中获得抚慰
实验表明,经常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能使那些偏执的人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丰富的知识使人聪慧,使人思想开阔,使人不至拘泥于教条的陈规陋习。
2.鼓励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
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自己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并增进友谊。
(3)交友要尽量找兴趣相投的人。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也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3.用自我心理暗示来阻止不良情绪的发作
在行动上,你可以采用行为禁止法。例如,当对某一件事你忍无可忍即将要发作时,你对自己默念如下指令:“我必须克制自己的反击行为,我至少要忍10分钟。我的反击行为是过分的,在这10分钟内,让我立即分析一下有什么非理性的观念在作怪。”采用这种方法后,不久你就会发现,每次你以为怒不可遏的事,只要忍上几分钟,用理性观念加以分析,怒气便随之消减。
心灵茶坊
偏执让人盲目
有一个人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徒,有一次他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一位隐居在深山的禅师,问他:“请问大师,到底什么是佛?”禅师笑着回答:“你就是佛。”那个人听了禅师的话,大吃一惊地说:“我只是一个凡夫俗子而已,怎么敢认为自己是佛呢?”
禅师娓娓向他解释说:“你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你有一个‘我’的观念从中作梗。既然有了‘我’的存在,你就不能超越自己,所以你不知道自己就是佛。”那个人听了禅师的解释,又问:“既然如此,那么请问大师,您呢?您是不是佛?”
禅师听了,原本慈祥的笑容转为严肃:“你为什么要那么偏执呢?有了‘我’的观念就已经不是佛了,现在又加上了一个‘你’,那不是离佛更远了吗?”
偏执使人盲目,使人看不清事情的真面目,正如心中执著于“你”和“我”的佛教徒,离“佛”、离生命的本质越来越远。
做人,“一面”就好
一切假象后面,只是一个空虚的、惶惑不安的灵魂,他终日里提心吊胆,唯恐别人识破了他的真相。
——朱利叶斯·法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