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不可不知的365个健康常识
36436600000059

第59章 秋之实——收获健康好时节(20)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醒后仍不解困乏甚至更难受。

神经衰弱症患者一般以脑力劳动者居多,且多为青壮年。因此,只要有与疾病作斗争的愿望和决心,从解决认识问题入手,并在行为上进行自我调节,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恢复健康。

患神经衰弱症的人,首先要放松心情,面对压力要从容,要认识到症状是一种信号,应该先冷静地分析一下,这种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来自何方。从表面上看,神经衰弱症确实影响了学习和工作,可实质上它及时地停止了人的超负荷运转,使人暂时摆脱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获得一个休整、喘息的机会。同时也使人获得了一次直接面对痛苦、甚至设法超越痛苦的机会。

不要为脑力下降而焦虑,必要时也需要降低自己的奋斗目标,要量力而行,要把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充分发挥潜能,而又不导致精神崩溃的限度。将目标降低,轻装前进。

很多神经衰弱症患者往往会给自己设置许多的心理障碍,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常常在临阵退却、坐失良机后陷入深深的自责、责人的冲突之中。他们还认为自己必须服从某些条条框框,否则就会产生紧张、焦虑、自责等负面情绪。他们否定了生活的多变性、丰富性以及人们之间的差异性等基本事实,实为作茧自缚。所以,当神经衰弱症患者在认识到自己内部冲突的来源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消解工作。患者会发现,自卑、自我设障的矛盾性需求都是自己造成的。

细节提醒:

很多神经衰弱症患者身心疲惫,用药膳进行调理可以取得双重功效,尤其是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用汤粥调养身心,可以取一举两得之效。

癔症也是心理疾病

癔症,又称作歇斯底里症(hysteria,早期国内心理学家将这个名词译为协识脱离),发病者往往是受到了一定的精神刺激,比如看见死人,夫妻吵架等等,致使身体的部分功能暂时丧失,出现失明、失语、瘫痪等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可由暗示而产生,亦可通过暗示而使之消失。这是神经症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民间俗称“气迷心窍”。有调查认为本病占全部神经症病例的16%,居神经症第二位。

癔症的表现可谓多种多样,既可有运动、感觉等障碍的类似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又可有各种内脏病变的类似各科疾病的症状,也可有短期发作的精神症状(变态心理症状)。可以说癔症的表现可以模仿临床各科的任何疾病的表现,因此极易误诊。已有许多最初诊断是癔症,而实际上是躯体疾病,因而拖延了治疗的教训。

容易患癔症的人通常农村比城市多,女性比男性多,尤其是青春期、年轻或更年期女性发作的人相对更多,据资料表明,本病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6~30岁之间,患者在性格方面往往表现为小心眼,好生闷气,情绪不稳,好以自己为中心,容易接受各种暗示。另外某些农村或边远地区文化水平低,信神信鬼,这些也都是容易引起癔症发作的重要因素。

癔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精神因素和暗示的作用。这与患者一定的遗传因素、性格特征、精神因素或是躯体因素有关。

据英国心理学家的统计,癔症患者的家族中,男性患病率为2.4%,女性患病率为6.4%,可能高于一般居民中的患病率。但是根据孪生子的研究并不支持遗传的假说,因为在单卵双生子中有可能没有相同的发病者。

相对而言,性格特征是导致癔症发作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具有癔症性格特点的人,在精神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癔症。癔症患者一般意志极不稳定,幻想多,有强烈的情感,容易争强好胜,虚荣,易冲动。他们好夸耀自己,显示自己,乐于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喜欢得到他人的赞扬。他们富于生动的幻想,特别是当情感反应强烈时,想像和现实常易混淆一起。

癔症患者应该积极治疗。

由于癔症往往在他人暗示或者自我暗示下发病,因而医生也常用暗示方法消除或减轻其发病症状。心理暗示疗法是治疗癔症的主要措施。在应用理疗、针灸或药物注射的同时,辅以言语暗示,对患者说明治疗肯定会取得疗效,以促使其建立病愈的信念,消除发病症状。医生要满腔热情地关心患者,帮助他们寻找发病的原因,引导患者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疾病的治愈是医生与患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或任何人不当的言语,都可能增加疾病的顽固性,而使病程延长。

细节提醒:

医生首先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癔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种种疑虑,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癔症有正确的认识,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厌食需要科学治疗

厌食也称为神经性厌食,是一种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饮食障碍。表现为儿童长期厌食对食物不感兴趣,缺乏食欲,食量小,经常回避或拒绝进食,如果强迫,则立刻引起呕吐。它是一种由病人自己有意造成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之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心理生理障碍。一般来说,婴儿较少有厌食行为,幼儿则经常表现出不主动或不好好吃饭的行为。13~25岁青少年发病较多,而且主要是女性,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9.5。

儿童神经性厌食的因素较多,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1.喂养方法不当

有的家长一味地迁就孩子,爱吃什么买什么,无限量地喂食,致使孩子食欲不振;天天做孩子喜欢吃的某一样菜,以致孩子吃腻了,一见到这种菜就倒胃口;对孩子百般娇惯,常常是一顿饭可喂上1~2个小时,边喂边哄,边追边喂;用威胁恐吓的手段强迫孩子吃饭,降低了食物中枢的兴奋性,导致厌食,主要表现在学龄前儿童上。

2.对新环境不适应

当儿童离开父母或熟悉的人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时,如隔奶、入托儿所、上幼儿园或到其他新环境,儿童易出现食欲降低、精神萎靡,甚至拒食的现象。

3.心理因素

现代社会中以身材苗条为美,因而使得一些青少年特别是女孩为了达到“苗条”、保持“苗条”,而有意识地限制自己的食欲,长期不好好地进食,使体重明显下降。重症者还伴有低血压、缓脉、下肢浮肿、皮肤干裂脱屑、头发质脆易掉等现象。

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治疗,首先要弄清病因,对症下药,一般采用心理治疗、正确教育、药物治疗等方法,而且在治疗时常常是同时进行,综合治疗。

1.心理治疗

(1)行为疗法:根据行为矫正法的原理,消除儿童厌食行为,首先要使其不吃饭的行为达不到其要求的目的。孩子不吃饭或不好好地吃饭,家长就冷淡他,不满足任何要求。如果他发脾气、哭闹,也不要理睬甚至走开。当大人都吃完了,他还不吃就将饭菜收好,并说:“你大概是不饿,什么时候饿了,再自己拿出来吃。”千万不要哄喂吃饭,给零食吃,更不要满足他提出的要求。而如果孩子吃饭有一点点进步,大人则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并根据孩子的进步情况,逐步提高要求,慢慢就可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消除厌食行为。

(2)支持治疗:主要是进行疏导,帮助患者摆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了解一些食物、营养学方面的知识,正确理解健康体魄的概念,理解标准体重与身材苗条的意义,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使患者自觉克服厌食行为,恢复体重。此法是一辅助疗法,可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

2.教育疗法

凡因喂养方法不当而引起孩子厌食的,要改变不正确的喂养方法,不要用一味迁就或恐吓胁迫等手段来强迫孩子进食。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对孩子进行治疗时,家庭成员思想要统一,步调要一致,不要让孩子有空子可钻。同时一定要坚持,特别是开始,当孩子拒绝进食时,不要因心疼而让步,就要有一次迁就或让步,都会影响到治疗效果。

细节提醒:

小儿厌食可以选择以下反射区作重点按摩:大脑、脑垂体、颈、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胃、十二指肠、胰、大肠、小肠、肝、胆等,对腹腔神经丛也应按摩。所谓腹腔神经丛是指调节肠胃等功能的神经系统,小儿厌食与此有关。此外,颈椎、胸椎、腰椎、尾椎和尾骨也应按摩。中国民间推拿中,专治小儿厌食的“捏脊”,就是推拿按摩者顺着孩子的脊椎和脊椎两侧,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地边捏边按摩。从西医解剖学的角度看,人的脊椎两侧有许多神经穿出来进入我们的消化系统,对整个消化系统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而捏脊就是刺激这些神经,改善其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小儿厌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