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大师开释人生
36432700000028

第28章 人上人下的玄妙智慧(1)

知人善任,方可人尽其才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在这里说,孟公绰这个人,要他做赵、魏大国中的大老,是十分合适的人选,其才能、学问、道德,都适合担任此职。但是如果滕、薛两个小国家请他做大夫,要他在实际政务上从政,则十分不当。

这是孔子在用人之道上的一些体会与建议。关于用人之道,历史上很多圣贤智者均有自己的心得。 南怀瑾先生总结孟子的说法其实就是“用人不可学非所用,用非所长,而是要知人善任,唯才所宜。”拿破仑说过,最难的不是选拔人才,而在于选拔后怎样使用人才,使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极致。因为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选拔、推荐人才,都是为了善用人才。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刘邦择将,三人而已,这就是领导用人的奥妙所在。“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可谓人人皆知,但不见得人人都能用。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人的长处,才是一种真正的机会。”大凡高明的领导者无不深明此意:要以人的长处运用为机会,善于识察人的长处,并能用得恰到好处,这样就能不失时机地赢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正是中国管理者们从古至今一直在汲取并不断实践的用人之道。

唐代陆贽说过:“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唐代韩愈在《送张道士序》中也说:“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俗话说:“人无弃才。”关键在于知人善任。只有知人善任,才能人尽其才。知人善任是领导艺术,也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所在。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在洛阳的庆功宴上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大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刘邦比项羽强就在于他能够用人,善于用人。

刘邦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不是全才,在很多方面不如自己的下属。他之所以能打败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一统天下,是因为重用了一些某些方面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刘邦表现出了一个统帅最值得称道的品格和能力。

许多成功人士都善于识人,又能够把人才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这是管理好下属的良方。许多领导者常感叹手下无人可用,其实在很多时候不是手下没人,而是没有把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结合现实,南先生指出:有许多人担任要职出类拔萃,但是要他改做实际工作,去执行一个任务,则未必能够完成。有的人,学问好,有见地,能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但让他去实际从事行政工作,却发现其无法胜任。有的人,实际工作做得很好,将他提拔到高一级的地位,反而让他无所适从。所以作为领导,知人善任是一门学问;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对自己的认识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要明确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这是说人的智慧水平有差别,有上、中、下三等分。中等人以上的资质,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理论;至于中等人以下的资质,在教育方面,教导方面,对他们就不要作过高的要求,不妨作低一点的要求。但中等人以下的人,他们的成就,又不一定永远在中等人以下,只要努力,最后的成就,和中等人以上的人会是一样的。

身为领导,对部下首先要有透彻的了解,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以达到人事相宜的效果,教育的原理也是一样,因材施教才能各尽其能。一个公司只有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人得其位,位得其人”。作为一个领导者,对员工的才能、兴趣了解于胸,才能针对某项特定的工作选择适当的人选,追求人与事的统一。

管理学上一条著名的定理是“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知人善任,让自己的下属去做他们适合的事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人才如花,艳花大多不香,香花大多不艳,艳而香的花大多有刺。艳者取其艳,容其不香;香者取其香,容其不艳;艳且香者取其艳香,容其有刺。要做一个好的领导者就要重视人才、知人善任,并且能够笼络人心,留住人才。对于有能力的人,要安排合适的岗位发挥他们的长处;对犯错误的人,要悉心教育;对待有大功劳的人,要重奖,要提拔,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力量。

苦无伯乐,乃千里马之大不幸。而遇一不能善用人才的领导,却是人才之大不幸。因为,你也只能在泥沙遮不住珍珠光彩的信念中埋没一生,在“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嘲中抗争一生。而对领导者来说,善于用人,则家业兴盛;埋没人才,则既压抑了人才的发挥,也不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

在其位,善谋且只谋其政

中国自古就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说法,其有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中“在其位,谋其政”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最重要的原则,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深谙此道。

一次,齐宣王问孟子:“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即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异?孟子答曰:“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意思是说,要人做背着泰山以超越北海的事情,如果他回答不能做到,那是真的不能,但是让他为长者折一段树枝,他如果说不能,那就是有这个能力而不去做了。

南怀瑾先生对孟子这一比喻进行了阐释,即一个普通人当然做不到“挟泰山以超北海”,但是如果集中天下人的力量,那就另当别论了。这里孟子是暗示齐宣王,你有施行仁政的权力和能力,不是做得到做不到的问题,只是你肯不肯做而已。正是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也。

三国时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亮身居丞相之位,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他一直坚持事必亲躬,处理政务通宵达旦,极度辛劳,以致身体日渐消瘦。虽然诸葛亮乃旷世之才,可他的事必亲躬,已经超出主管政事的权限。长此以往,健康不仅受损,办事效率也会降低。这时,蜀国主簿杨颙“以家论国”,诚心劝谏诸葛亮,“处理政务有一定制度,上下不能超越权限而相互侵犯”。

杨颙是如此劝谏诸葛亮的,他说:“一家中主人负责持家,男仆负责种地,女仆负责做饭,鸡负责报晓,狗专门吠叫防盗,牛的任务是驮运货物,马专门在出远门时使用。只要职责明确,主人的需求也就可以满足了。可是突然有一天,主人要自己包揽所有家务,不再分派任务给其他人。于是,主人耗时耗力,弄得身疲力乏。究其原因,是他丢掉了当家做主的规矩。”诸葛亮听后,觉得非常有理,放权于别人,并不失为政之道理。因此他欣然采纳了杨颙的建议。

这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只有各司其职,才能出效率,出成绩!不在其位,可以不谋其政。相反,如果一旦身在其位,就必须善用其权,该做的、必须做到,不仅要做,还要做好。否则,于人于己,于家于国,有害而无利也。

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官员死了之后去见阎王,自称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水,不收一分钱,自认无愧于心。不料,阎王却大声训斥道:“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员辩解:“某虽无功,亦无罪。”阎罗王又言:“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

这个故事对古代庸官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庸官的形象放在今天,就是“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态度和形象:办事拖拉、工作推诿、纪律涣散、政令不畅,虽然两袖清风,但却无所作为。而庸官之害恰恰在于其“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误国误民。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领导必须剔除这种庸官的逻辑。

所以古人说:“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为官者需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明君也好、清官也好,为民办实事的县长、局长也好,或者是各个企业的领导也好,既然有了一个足以施展抱负的位子,那么就应该在位子上尽心尽力,出谋划策,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如果一个人在其位而善用其权,在复杂的竞争中,能适时放权,收敛自己的锋芒,本分行事与适时突破相结合,那么他就能在自己的生存圈子里游刃有余,且不会成为庸人,虚度一生。

但对于旁观者来说,虽然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提出意见和建议,但不应该在私下里议长论短,致使在职者无法开展工作。毕竟当你不十分了解一个职位的责任与权利时,是没有理由妄加指责的。与此同时,一个人担任了某个职位,就必须要不断学习,以便自己能够胜任。

人生有时候就像一出戏:如果你想在自己的位置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首先应该把自己的剧本与戏路揣摩清楚;如果你想对别人的角色有所了解,也要深入了解之后再发表意见,不要仅凭表面的猜测去指手画脚。

源清水自洁,正人先正己

《论语》里提到下面一句话: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南先生解释说,假如本身公正,去从政,不必讲,当然是好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政者正也,要正己才能正人。假使自己不能端正做榜样,那怎么可以扶正别人呢?

孟子为人正直,说话也耿直,他说梁惠王“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意思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老百姓却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能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样的惨剧,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

南怀瑾先生指出,这里孟子在讽刺梁惠王“上梁不正下梁歪”。无论是事业还是企业,作为领导人,总是主导着单位的发展方向和道德风气。古语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中国自古就有“上行下效”的事情。一个领导者的意气风发或萎靡不振,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

三国时的曹操曾被人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古今向来褒贬不一。然而,虽然其功过不定任由后人评说,但他在治国治军方面却深得将士尊重,因为他深谙管理之道,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则。

麦熟时节,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百姓因害怕士兵,躲到村外,无人敢回家收割小麦。曹操得知后,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告诉百姓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他是奉旨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现在正是麦收时节,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以儆效尤。百姓心存疑虑,都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百姓看见了,无不称颂。

然而,曹操骑马经过麦田之时,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坐骑受惊,一下子蹿入麦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为服众立即唤来随行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之罪。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言道:“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阻。此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付的重任,那就暂且免去一死吧。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曹操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要正人,先正己,自己以身作则才能约束他人。

古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领导这个源头清明透彻,正直无私,他流经的地方就会不含杂质,他的下属便会具有正直的人格。这也是“上行下效”的一种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