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大师开释人生
36432700000018

第18章 凡尘浊世,且修一颗大悲心(2)

利益是一个好东西,谁不喜欢利益呢?利益的反义词是弊害。反对追求利益的人,大概也不会去崇尚弊害。只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不要唯利是图。我们每一个人都置身在环境中,不对环境构成威胁的利益才可能是长远的。让我们的环境和谐、平衡,其实至关重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不仅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也有利于合作共赢。

一位学者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说,仓颉先生太伟大了。他造的象形字几千年来含义不变,古人和今人一看都能理解,岂不知仓颉在造“钱”字时费了多少心血!仓颉认为“钱”是国家的命根,必须严加看护,还必须手持兵器看守。对抢劫金钱的人定要杀头。所以,仓颉在钱字右边造了两个“戈”(古代兵器)字,这便是繁写的“钱”字。他告诫人们不要贪钱财,更不要见利忘义,发不义之财,小心杀头。

孔子把“义”与“利”分别开来,并作为衡量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其良苦用心就是要让人们懂得重义而轻利,不要唯利是图,只知道追求利益而舍弃了道义。现代社会早已过了谈钱而脸红的时代,这是社会的莫大的进步;但我们也不能为了利而抛弃自己的道德操守和规范,滑向另一个极端。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对个人有启发,对企业则更有益处。如果不遵守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所得收益将是不“义”之财。道德透支便没有了信誉,无论个人还是集体,都不能长久生存,早晚会招来致命创伤。说到底,做人做事都要遵循仁义之道——仁道。

孔子重义轻利的思想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背景。在孔子的理想中,如果整个社会都能真正地重礼、重义、重仁,那么,社会中的每个人也自然会获得最大的德,有德必有得,这之间并不矛盾。

义利和合,义利兼顾,既知其分,又知其合,互相协调、制约,并使两者有一定张力,使人谋利时不忘义,以义制约、指导谋利,讲义时兼顾利,使其有谋利的积极性,并由谋私利而推及公利,这是人生应走之路。

救尽天下苍生,心中不留一念

南怀瑾认为,中国的文化讲究大公无私,从佛的角度来讲,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救尽天下苍生,心中不留一念,这样才是真正的大公无私、才是菩萨,否则,即非菩萨。

智德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菊花。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秋天,院子里长满了菊花,香味随风飘到了山下的乡村。到禅院来的信徒们都对菊花赞不绝口:“好美的花儿呀!”有一天,有人开口,想向智德禅师要几棵菊花种到自家的院子里,智德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了几株开得最胜、枝叶最粗的,挖出根须送给那人。消息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络绎不绝,接踵而至。智德禅师也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不久,禅院中的菊花都被送出去了。

弟子们看到满园的凄凉,忍不住说:“真可惜,这里本来应该是满院飘香的呀。”智德禅师微笑着说:“可是,你们想想,这样不是更好吗?因为三年之后,就会是满村菊香四溢了!”“满村菊香。”弟子们听师父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像菊花一样灿烂起来。而真正佛的精神,并不是只图意境上的独自清闲享受,它注重行为上的布施,而且从不期望有什么回报。

禅宗所讲的布施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财施是外物的,像金钱财物等布施,这叫外布施。第二种布施是精神的,如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发,教育家精神生命的奉献等,都是精神的布施,这种属于内布施。第三种是无畏布施,如救苦救难等。不管是哪一种布施,施者应该保持无施的心态,用一种希望他人能够得到益处的心情来贡献,那就是宗教家的精神了。施者应该做到无念、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布施了就没有事了。做完了以后,“事如春梦了无痕”,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所以南怀瑾说,佛在这个世界上,以师道当人的师表,教化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度完了,他老人家说:再见,不来了。佛就是这样,用他无私的慈悲救助世人,心中却不留一念。

一天晚上,七里禅师在诵经时,有一强盗手拿利刃进来恐吓道:“把钱拿来,否则这把刀就结束你!”禅师头也不回,镇静地说道:“不要打扰我,钱在那边抽屉里,自己去拿。”强盗搜刮一空,正要转身时,七里禅师就说:“不要全部拿去,留一些我明天要买花果供佛。”强盗要离开时,禅师又说道:“收了人家的钱,不说声谢谢就走了吗?”后来强盗因其他案子被捕,衙门审问知道他也偷过禅师的东西,衙门请禅师指认时,禅师说:“此人不是强盗,因为钱是我给他的,记得他已向我谢过了。”强盗非常感动,后来服满刑后,皈依了七里禅师,成为门下弟子。

七里禅师用自己的慈悲解除了强盗的心魔,用佛的光辉普照了他的余生。最令人惊叹的还是禅师的淡定,你来抢不用强,只需说声谢谢,便是送给你了;无形之中转化了抢与赠的关系,化戾气于无形。而当强盗落网,他也并不为难别人,毫无落井下石的意图,且宽怀慈悲,不仅令天地动容,更深深地打动了曾经坚硬、蛮横的心灵,为他奉上大悲之水,灌溉了贫瘠的心灵。

佛经中还有一个故事,说远古时,有一座大森林忽然发生大火,大量树木被烧着,不少动物家园被毁,四散逃窜。林中有一只雉鸟,挺身而出,它拼尽自己微薄之力欲熄灭这场大火。它飞向远处的河,跳入水中,把自己的羽毛湿透了,再飞入森林救火。如此往返,飞来飞去,不以为苦。但毕竟杯水车薪,于事无补,但它还是坚持这样做,竭力想救灭大火。

这时,天帝见它这么不辞劳苦,便问道:“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雉鸟答道:“我只想能救了这场大火,好让森林中的动物都能得到安身之处而已!森林,是动物赖以为生的家园,我虽然身体小,但还是有力量的,尽管这力量很微弱,但还算是一分之力。既然还有力量,为什么不尽力扑救呢?”天帝于是又问:“你的力量这么微弱,肯定是扑不灭这场大火的,那你打算干到什么时候?”雉鸟答道:“我一直这样飞来飞去,取水救火,一直到我飞不动了,死了,才会停止。”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我们可以为一个人花费好几年时间,只要能够帮助他了解自己,就是有意义的。”雉鸟就是这样的一只带着“傻劲”的鸟,它对他人的爱已经远远地胜过了对于自身的爱。它用它的菩提之心拯救他人,而从中彰显出来的善良足以让我们感动。

儒家精神的济世情怀其实和佛家的慈悲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相通的。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心愿,其实和佛教的精神完全吻合。所谓“救尽天下苍生,心中不留一念”,也正是真正的佛家境界,除此以外,皆是虚妄。

每个人都是一粒佛的种子

佛与众生,有什么差别?许多人听到这个问题会暗自发笑,佛的境界又岂是凡夫俗子所能达到的,其实不然。

南怀瑾先生说,在《金刚经》中,佛告诉我们,所谓凡夫者,本来是个假名,没有真正什么凡夫,假名叫做凡夫而已。换句话说,一切众生都是佛,只是众生找不到自己的本性;找到了就不是凡夫,个个是佛,众生平等。所以后世禅宗经典,心、佛、众生,三者无差别。心即是佛,悟到了,此心即是佛;没有悟到,佛也是凡夫,心、佛、众生,三者无差别,三样平等。

有个人为南阳慧忠国师做了20年侍者,慧忠国师看他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想要对他有所报答,帮助他早日开悟。一天,慧忠国师像往常一样喊道:“侍者!”侍者听到国师叫他,以为慧忠国师有什么事要他帮忙,于是立刻回答道:“国师!要我做什么事吗?”国师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感到无可奈何,说道:“没什么事要你做的!”过了一会儿,国师又喊道:“侍者!”侍者又是和第一次一样的回答。慧忠国师又回答他道:“没什么事要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