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字海寻趣
36432100000038

第38章 妙在似与不似间(1)

——汉字谐音

汉字之妙,还妙在音韵的相同与相似。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运用谐音,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幽默感,还可以增加文章的活泼性,可以说,谐音运用是汉字独有的一大特色。

孔明巧借谐音气周瑜

三国时,曹操凭借百万兵力,向东吴下了战书。此时,鲁肃正从江夏带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到此,特来劝说孙权出兵拒魏。

当时,东吴或战或降要等都督周瑜决策。周瑜认为战必败,鲁肃却认为东吴险固,不同意降曹。两人争辩不休,而孔明在旁冷笑不已。周瑜和鲁肃询问孔明:“笑为何意?”孔明先以“曹操善用兵法,天下莫敌”奚落孙权和周瑜,然后说:“曹操在漳河新造‘铜雀台’广选天下美女,早就垂涎江东乔公的大乔、小乔二女。曹操这次南下,就是想将江东二乔置于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如今,只要寻得乔公,送去二女,曹操必班师回许昌。”

周瑜急着问孔明:“此说有何为证?”

孔明说道:“曹操之子曹植曾作《铜雀赋》,赋中写道:……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周瑜听后勃然大怒,指北而骂道:“老贼欺吾太甚!大乔是主公的主妇,小乔乃我妻,如此岂有屈身投降之理,求孔明助我一臂之力,同破曹贼。”

不知“修”

北宋的欧阳修是江西左安人,24岁中进士,擅长诗词、文章,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有个附庸风雅的秀才,听说欧阳修很有才气,心里很不服气,决定要与欧阳修比个高低。

一天,秀才大模大样地去找欧阳修比比学问。在路上,他看到一个举止儒雅的老者,料想是读书之人。于是拉着老者,指着路旁一棵枝枯叶败的小树,要与老者对诗。老者再三推辞,秀才却以为是他心怯,逼得更紧了,不等老者说话,就念道:

路边一枯树,树上两个杈。

老者一听连连摇头。秀才却强拉硬拽,非要老者吟上两句凑趣。无奈,老者只好续上两句:

路边一枯树,树上两个杈。

春来苔为叶,冬至雪当花。

秀才见这老者出口不凡,吃了一惊。但他不肯服输,说道:“此诗勉强,我们不妨再选一题,也好见出真才情。”

向前行,他们看到一对白鹅扑腾着翅膀跳进路边的池塘里,秀才又冒出两句:

前面两只鹅,“扑通”跳下河。

不知深浅的秀才以为这下难住了老者,苦苦相逼。无奈之下,老者随口念道:

前面两只鹅,“扑通”跳下河。

白毛映绿水,红掌击清波。

老者出语不凡,但秀才仍不服气,还想找机会挽回面子。

两人一同来到一处渡口,等候摆渡的人聚集了不少。秀才还想显示自己,想在大庭广众下给老者难堪,就高声说道:“你我同乘舟,去访欧阳修。”老者再也忍不住了,冲着秀才大声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秀才这才知道眼前这位老者就是欧阳修,羞得无地自容,偷偷溜走了。

施氏食十狮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曾写过一篇《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失食。

可以翻译为:

从前,有个姓施的文人喜爱作诗,住在石头造成的屋子里面。他喜欢吃狮子肉,发誓要吃十头狮子,所以经常去市场上找狮子。一天上午十点,刚好有十头狮子上市,这时,恰好姓施的也来到市场。他一见这十头狮子,于是拉弓搭箭把十头狮子全射死,然后拖着这些狮子回到石屋。但石屋很潮湿,于是令仆人把石屋揩干,然后再饱尝十头狮子的肉。吃时,才发现这十头狮子实际是石头的,不能吃。

这个故事虽属文字游戏,但表现出作者驾驭汉字的能力,以及汉字视听分离的特色。阅读此文,稍具文言知识的人都可以通晓无误,如果旁人诵读,听的人则可能如坠雾中,不知所云。

农家小事有奇联

相传,唐伯虎同友人外出游玩,看见一个村妇一面打扫乱柴,一面叫小叔子捆柴。他触景生得灵感,得一上联:

嫂扫乱柴呼叔束

句中有两处运用了谐音手法:“嫂”、“扫”两字谐音,“叔”、“束”两字也谐音。因此,要对好有一定难度。

友人低头沉思之时,又看见一个少妇挑一担水走来,不料这桶突然裂开,水流一地。少妇便忙唤小姑子来把破桶箍紧。

这个场景一映入眼帘,唐伯虎友人便大喊“有了”,对出下联:

姨移破桶令姑箍

下联也有两处谐音:“姨”与“移”,“姑”与“箍”,与上联绝配。上下联写的都是最寻常不过的农家小事,但一经高手锤炼,便成佳对。

陈洽父子双关对

陈洽,明朝江苏武进县人,字叔远,通经史。据说,他八岁时,只见江上两只船同时开发,一只摇橹,一只扬帆,扬帆的船很快驶到摇橹的前面。

陈洽的父亲见状,灵感顿生,遂出一联: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仓促间,陈洽难以为对,这时,恰好远处有一个牧童在吹笛,声音悠扬,动人心弦。陈洽智窍大开,对出下联: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陈洽的父亲满意地夸奖儿子:“这小子还真行。”

陈洽也跟父亲开了个玩笑道:“我老子也不错。”说罢,两人相视而笑。

上联中,“橹速”谐音东吴著名谋臣的名字“鲁肃”,“帆快”谐音西汉一位大将的名字“樊哙”。下联中,“笛清”谐音“狄青”,是宋代名将,“箫和”谐音“萧何”,是汉代开国宰相。

谐音巧破案

相传,有个客商住进一家客店,将随身携带的五十两银子放在衣物中,一齐交给店主代为保存。次日,客商取回包裹一看,衣物还在,可银子已经没有了。客商找店主索讨银子,店主不承认。客商无奈,只好去县衙门告发。知县看罢诉状,便吩咐差役传店主来对质。店主百般开脱,还一口咬定是客商讹诈。

知县一面倾听双方的申辩,一面细察两人的神色。原告神态自若,被告看似心中有鬼。如何断案?知县苦思良久,终于计上心来。

知县提起毛笔在店主手心写了一个“银”字,然后叫他站在房子中央,并严厉嘱咐道:“注意看好,要是手上这个‘银’字没有了,就罚你还他银两!”

店主不知其意,但又不敢违抗,只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手上的“银”字,唯恐它消失。

知县密差衙役将店主之妻传唤到堂,直截了当地问道:“昨日你们收下的客商的银子,放在什么地方了?快交出来!”店主的妻子顶撞说:“什么银子,我不知道。”

知县怒了:“不要狡辩,你丈夫都招认了,快说出实情!”

店主之妻冷笑一声,不为所动!知县便要她与丈夫对质。她半信半疑地跟随知县来窗口。知县隔着窗户向店主大声问道:“老板,你收(手)上的银子(字)还在不在?”老板赶紧看着手心的“银”字大声答道:“我手上的‘银’字还在啊,谁说不在?”

店主妻子以为她丈夫真的招认了,只好乖乖地如数将银子交出。

天下太贫

民国初年,进步文人刘师亮与写《厚黑学》的李宗吾,可算是“四川双杰”。刘师亮当过塾师、讼师,经过商,是一个怀才不遇又疾恶如仇的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