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巨商书架:世界商业巨子推荐的读书计划
36426100000010

第10章 道德情操论(4)

有一位守墓人,他每星期都会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就这样过去了好几年。后来有一天,他们见面了。那天,一辆小车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哀伤,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个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一些花。”

守墓人眨巴着眼睛,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我说,夫人,这几年你常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的?”

“是的,夫人,你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去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喜欢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香。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地里哪个活着?”

老夫人没有作声。她只是小坐一会儿,默默地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率直、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的。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说,“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也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我找到了活着的真正意义,并重新唤起了我对生命的热爱!”

一个活着的人,如果只关心自己,只沉溺于自己内心的那些阴暗和悲观,却看不到世上其他的人,那么这个人的心灵其实已如枯草般衰落、死亡。而当他开始关心他人时,付出多少爱,就会收获多少爱,甚至更多。有给予,才会有收获,生命才会一直生长。

人的一生,苦苦奋斗得来的财富并不能带走,你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只有你自己会铭刻于心;而你对他人付出的每一份关怀,都会被人镌刻在美好道德的丰碑上。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更不在于索取。一个人让自己幸福很容易,让身边的人都幸福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分享成果就是最大的收获

自私的人往往会回收更多的自私,而与人分享的人却能获得更多的分享。你把自己的热心与人分享,你就会收获到更多的热心。把自己的乐趣与人分享,你会品尝到更大的乐趣。

自私的人不愿与别人分享,认为分享了自己就会受损失。实际上,只有分享,你才会感到更轻松、更快乐。一份幸福,与一百个人分享,就会变成一百份幸福。有这么多的幸福环绕在你的四周,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快乐。学会与别人分享你的一切,你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几十年前,在一个平凡的韩国家庭里,父母有三个儿子。有一天,亲戚送给他们家两筐桃子,一筐是刚刚成熟的,可以储存一段时间;另一筐是已经完全熟透且马上就会变质的,如果三天内吃不掉就会腐烂。父亲把三个孩子叫过来,问他们选择什么样的吃法,才能不浪费一个桃子?

大儿子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是先吃熟透了的,这些是放不过3天的。”

“可等你吃完这些后,另外的那一筐也要开始腐烂了。那我们岂不是始终吃不到新鲜的桃子了?”父亲显然不满意大儿子的建议。

二儿子想了想,随后说:“应该吃刚好熟了的那一筐,拣好的吃呗!”

“如果这样,已经熟透的那筐桃子不是白白浪费了吗?这样的话多么可惜啊!”父亲如此说道。

接着,父亲把目光转向了小儿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家伙思索了一下,说道:“我觉得我们最好把这些桃子混在一起,然后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们吃,这样就不会浪费一个桃子了。”

父亲听了,满意地点点头,笑着说:“不错,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

于是这家人就按照小儿子所说的,把桃子分给了邻居。这样他们不仅没有浪费掉一个桃子,也使得他们和邻居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把幸福快乐拿来与别人分享,你就会得到双倍的快乐;把不幸悲伤向朋友诉说,你的不幸就会减半。这就是分享的力量。分享的感觉是很独特的,不是亲身经历,你就无法体会其中的愉悦和满足。因为在选择给予的同时,我们已经收获了心灵上的慰藉和温暖。懂得分享和给予的人,才能真正收获幸福和快乐。

54年后,那个选择把桃子分给邻居的孩子以绝对优势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他就是潘基文。在就职演讲中,他说:“我竞选这个职务,不是为了个人名誉,更不是争夺个人利益。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我希望在我的任期内,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让全世界的人民,不分种族、性别、国籍,都能过上幸福、和平、快乐的生活。”

分享来自我们生命的核心,它是爱的流动。它总是带着爱的品质,爱所及之处总能带来蜕变。分享丰盛了自己,同时也滋润了别人。

学会分享是美好人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和快乐之道。有一句名言这样说:“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你活着而得到益处。”学会分享、给予和付出,你会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和满足。的确,在生活中,超越狭隘、帮助他人、撒播美丽、善意地看待这个世界……那么,快乐、幸福和丰收会时时与我们相伴。

友爱之举升华心灵的品质

一个基督徒,临终之前想看看天堂和地狱究竟有什么差别,于是,天使便带他去参观。

首先,他们来到地狱,地狱里有一张很大的餐桌,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桌子周围坐着一群饿鬼,他们手里拿着一双十几尺长的筷子,可以夹到菜,但是却吃不到嘴里,所以,他们个个面色阴郁、骨瘦如柴。

他们又来到天堂,同样是很大的餐桌,同样有很丰盛的菜肴,桌子周围却坐着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同样也拿着十几尺长的筷子。

所不同的是,他们夹菜喂对面的人吃,对面的人也夹菜喂他吃。所以,他们个个快乐而又健康。

天使转身对他说:“这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

自私和互助,是地狱和天堂的区别之一。至于是天堂还是地狱,则完全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当我们用警戒的心对待他人时,我们将永远生活在地狱里;当我们用友好的心来对待这个世界时,我们将永远活着天堂。

天堂一般的生活应该是温馨的,绚烂的,其中有人们所向往的所有美丽情愫。但是如果你所期待的天堂这一面美丽的镜子照见的只有孤独的自己,那么生活中所有的满足和幸福都会瞬间暗淡下去!

友好互助的品质就像是辽阔的海洋,那让人振奋的雄伟壮丽把每个想念它的心灵升华,它是自由的,也是崇高的,它是仁慈的也是神圣的。它是一种胸怀,如果自己的心里只有自己,就永远无缘品尝它诱人的滋味。

每一个人,对于自己所碰到的人,都有爱和被爱的相互责任,所以,人与人应该互助互爱,用自己的行为营造友好互助的生活圈。一个人的生命,除非有助于他人,除非充满了喜悦与快乐,除非养成对人人怀着善意的习惯,对人人抱着亲爱友善的态度,并从中得到喜悦与快乐,否则他就不能称得上成功,也不能称得上幸福。

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只顾自己,对他人却毫不关心。尤其在显现人性的关键时刻,心中装着他人的人才能经受住考验,到达想去的地方;而心怀邪念的人,则会把自己送入那冷漠的地狱。

一名很恶很恶的农妇死了,她生前没有做过一件善事,魔鬼把她抓去,扔在火海里。

守护她的天使站在那儿,心想:我得想出她的一件善行,好去对上帝说话。他想啊想,终于回忆起来,就对上帝说:“她曾在菜园里拔过一根葱,施舍给一个女乞丐。”

上帝说:“你就拿那根葱,到火海边去伸给她,让她抓住,拉她上来。如果能从火海里把她拉上来,就让她到天堂去。如果葱断了,那女人就只好留在火海里,像现在一样。”

天使跑到农妇那里,把一根葱伸给她,对她说:“喂,女人,你抓住了,等我拉你上来。”他开始小心地拉她,差一点就拉上来了。

火海里别的罪人也想上来,女人用脚踢他们,说:“人家在拉我,不是拉你们;那是我的葱,不是你们的。”她刚说完这句话,葱就断了,女人再度落进火海,天使只好哭泣着走了。

其实,这根葱不过是上帝考验她的道具而已,如果这个女人心中装着别人的生死,这根葱便能承受所有人的重量,但是她没有经受住这种考验,在生死攸关之时还是暴露了自私恶毒的本性。

人性最能闪烁动人光辉的,莫过于在任何地点都能看到的友爱之举。没有单纯的本性,就难以营造友好互助的生活圈。所以,我们要让自己保持最善良最朴实的本色,卸下心灵的盔甲,远离冷漠与残酷,让自己成为伟大的人。

美德引导下的幸福生活

有什么样的幸福,胜过我们被人敬爱,并且知道我们值得被人敬爱呢?有什么样的不幸,比我们遭人怨恨,并且知道我们值得被人怨恨更凄惨呢?

——亚当·斯密

高贵的人品带来崇高的美誉[建议更换标题,此节点没有提及美誉,而是“高贵的人品给你带来幸福”更多一些。说明:正文内容做了适当修改。]

人品,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它是一个人最高贵的财产,构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本身,它是一个人在信誉方面的全部财产。好的品格比财富更具威力,它使所有的荣誉都毫无偏见地得到保障。它伴随着时时可以奏效的影响,因为它是一个人被证实了的信誉、正直和言行一致的结果,而一个人的人品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显著地影响别人对他的信任和尊敬。

一个品性纯良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违背自己的良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良知,它是约束我们错误行为的道德力量,一旦违背,必然会受到内心和外界的谴责,恪守之人,终会受到道德的嘉奖,而这份奖励,有时候甚至远远超过你的期待。

一次,小城里遭了灾。一名慈善家来到了一个贫民窟里,对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们说:“在上帝改变你们的命运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到我家里来拿一个面包。”

每天早晨,这些穷人家的孩子便聚集在慈善家的门口,你推我攘,因为他们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等他们拿到了面包,顾不上向慈善家说声谢谢,就慌忙跑开了。

只有一位小女孩,每次都是站在一旁,等其他孩子离去以后,才拿起最小的一个面包。她从来不会忘记亲吻慈善家的手以表示感激。慈善家注意到,她每次拿到面包之后,都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立刻就吃,即使她很饿。她总是小心翼翼地拿着那个面包离开。

有一天,慈善家忍不住问道:“孩子,你为什么不吃手里的面包呢?”

小女孩羞涩地笑了,她回答说:“我妈妈生病了,她比我更需要这块面包。所以我要拿回家和妈妈一起吃。对了,我妈妈让我替她跟您道谢!”

小女孩离开之后,这位慈善家思索良久。

第二天,别的孩子走了之后,小女孩得到一个比原来更小的面包。但她依然不忘亲吻慈善家,并向他表达真诚的谢意。回家以后,小女孩把面包掰开,准备和母亲一起吃,却发现里面竟然藏着几枚发亮的金币。

当小女孩把金币送回去的时候,慈善家却又把金币放在了她的手中:“不,我的孩子,这是我特意把它们放进去的。这是上帝的旨意,他总是会让那些品德好的孩子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