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36422900000009

第9章 人情未必皆世故(2)

孔子还曾告诫弟子子贡“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南先生结合实际对这句话做了通俗的解释。以上下级为例,当上司有了不对的地方,你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对于一个问题,说的次数多了,虽说是对公司与上级有益,有时也会招致上司的反感。对朋友也是一样,朋友有不对的地方,听不进你的建议,如果你劝告的次数过多,反而还会与你慢慢疏远,甚至变成冤家。

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朋友的过错要及时指出,“忠告而善道之”,尽心劝勉他,让他改正错误。但实在没有办法时,“不可则止”,就不要再勉强了。自古忠言逆耳,假如忠谏过分了,朋友的交情就没有了,尤其是共事业的朋友。历史上有许多先例,知道实不可为,只好拂袖而去,走了以后,还保持朋友的感情。

豪猪生长在非洲,身上的毛硬而尖。冬天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它们就聚在一起,互相依靠,借彼此的身体取暖。但是当它们靠近时,身上的毛尖会刺痛对方使它们立刻分开,分开后因为寒冷它们又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因为痛又分开,这样反复数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彼此间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其实,豪猪的距离对于友情同样适用,过于亲近,有时会被刺伤,过于疏远,又感受不到友情的温暖,只有把握好相处距离,才能让友谊之树常青。

你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履践的座右铭呢?南怀瑾先生从孔子的言论中为我们找到了答案。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很多,有没有一个简洁明了,终身都可以照此目标去做的?孔子对此讲出了“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随后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即“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说子贡还是没有真正达到“恕”的境界。

南先生进一步比较了孔子与子贡有几分相似的说法。子贡是说,我不想让别人加给我的那些不合理的东西,我也同样也不想加到别人身上。其实,这是以我为中心,在自己受到伤害之后,才想到不要同样地找别人的麻烦。而孔子所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说只要我自己发现不要的,便不要再施加于别人。二者的区别在于,孔子的“恕道”是由己及人,严格要求自身的净化,不要靠比较以后才想到别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唯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白人女孩在沙滩上做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了,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到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得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晒黑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灼伤她皮肤的是骄阳,伤害她心灵的是被“黑与白”的不平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同理心的表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所不愿承受的,不要去强加在别人头上。

一个哲学家在海边亲眼目睹一艘船遇难,船上的人全部葬身大海。他便抱怨上帝不公,只为了一个罪恶的人偶尔乘坐这艘船,竟让全船无辜的人都死去。正当他深深沉思、感慨万分时,发现自己被一大群蚂蚁围住了。原来哲学家恰好站在一个蚂蚁窝旁边,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脚上,咬了他一口,又疼又恼的他立刻用脚踩死了所有的蚂蚁。这时,上帝出现了,他看着哲学家说:“你自己也和上帝一样,如此对待众多可怜的蚂蚁,又有什么资格批判上苍的行为?”

不仅要善于对待自己,更要善于对待别人。当你在苛求别人的时候,你可能正在犯同样的错误。人往往是自私的,普通人大都有这样的通病:自己不愿意的,却推给别人。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你可能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最终“自食其果”。因为别人也可能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谨记这句可以履践终生的圣人箴言,你将受益一生。

以直报怨是一种有原则的宽容

人生究竟应该以德报怨,还是以怨报怨呢?南先生借着孔子与老子之口说出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许多人说微生高这个人很直爽、坦率,但是孔子认为大家的话说过分了,他并没有符合这种修养。“或乞醯焉”,有人向他要一杯醋浆,他没有,自己便到别人家去要一杯醋来,再转给这个要醋的朋友。孔子认为这样的行为固然很好,很讲义气,但不算是直道。直道的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必转这个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可。

唐代娄师德的涵养是道家思想中以德报怨的典型代表。娄师德的弟弟要出任官员,临行前来向哥哥问询为人处世之道。娄师德问他:“如果有人骂你,并且往你的脸上吐唾沫,你打算怎么对他呢?”他的弟弟大概以为自己的修为很好,非常自信地说:“无论他怎么骂我,我都不还口。他吐唾沫我也不骂他,我把唾沫抹掉就是了。”娄师德一听觉得弟弟的涵养还没有那么高,于是告诉他:“别人往你的脸上吐唾沫就是对你有怨恨,他是借唾沫来泄愤。如果你把唾沫给抹掉了,那么他泄愤的目的就没有达到,你不但不能抹去,还应该把你的另外半边脸伸过去。”

娄师德的想法是道家的想法,与孔子的观点有所差别,如果是儒家中人,你要是吐他一口唾沫,他肯定不会把另外半边脸伸过去。儒家的人多半是擦干净,然后一言不发地走开——不理你。没准儿遇到他心情不好,或者遇到像子路这样性格的还要和你大干一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以直报怨”。

孔子为什么不赞成以德报怨呢?我们的人生经验会告诉我们,有的人德行不够,无论你怎么感化,恐怕他也难以修成正果。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人如果已经坏到底了,那么我们又何苦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他的身上呢?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生存,用自己珍贵的时光做出最有价值的判断、选择。你在那里耗费半天的时间,没准儿人家还不领情,既然如此,就不用再做徒劳的事情了。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强者自救,圣人救人。”我们的孔子是大圣人,所以他来拯救众人的灵魂,而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能够做到自救已经很不错了。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圣人来看待,指望自己能够拯救别人的灵魂,这样做的结果多半是徒劳无益的,何不将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呢?

南先生结合不同的宗教教义进一步解释了孔子的“抱怨”观点,“以直报怨”,以直道而行。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对我好的当然对他好,对我不好的我就不理他,这是孔子主张的明辨是非的思想。但是,要记住,对方错了,要告诉他错在何处,并要求对方就其过错补偿。如果不论是非,就不能确定何为直,“以直报怨”的“直”不仅仅是直接的意思,以怨报怨才是直接的方式。“直”,既要有道理,也要告诉对方,你哪里错了,侵犯了我什么地方。

基督教奉行“以德报怨”,你对我坏,我还是对你好,你打了我的左脸,我就把右脸也凑过去,直到最终感化你;伊斯兰教则相反,以怨报怨,你伤害我,我也伤害你,以毒攻毒,以恶制恶,通过这种方法来消灭世界上的坏事。其实,二者都有失偏颇。以德报怨,不能惩恶扬善;以怨报怨,则冤冤相报何时了?

有一次,经济学家茅于轼陪一位外国朋友去首都机场,并打了辆出租车,等到从机场回来,他发现司机做了小小的手脚,没按往返计费,而是按“单程”的标准来计价,多算了60元钱。这时候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向主管部门告发这个司机,那么他不但收不到这笔车费,还将被处罚;二是自认倒霉,算了;三是指出其错误,按应付的价钱付费。

外国朋友建议用第一种办法,茅于轼选择了第三种,他说,这是一种有原则的宽容,我不会以怨报怨,也不会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如我仅还以德,那么他将不知悔改,实质上是在纵容他;我若还以怨,斤斤计较,则影响了双方的效率与效益;我指出他的错误,然后公平地对待他,则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

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被他人侵犯、伤害或妨碍,有的人可能是无意中冒犯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某种原因冲撞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让你反感。这些算不上大奸大恶的小事,多是道德领域中的事,未必能达到法律的高度。咽下去,心有不甘;针锋相对,实在不值。

有人开玩笑地说:“以德报德是正常现象;以怨报怨是平常现象;以怨报德是反常现象;以德报怨是超常现象。”以怨报怨,最终得到的是怨气的平方;以德报怨,除非真的达到一定境界,否则只会让你心中不知不觉存积更多的怨。其实,做人只要以直报怨,以有原则的宽容待人,问心无愧即可。

宽容不是纵容,不要让有错误的人得寸进尺,把错误当成理所当然的权利,继续侵占原本不属于他的空间。挑明应遵守的原则,柔中带刚,思圆行方,可以宽容他错误的行为,但要改正他的错误。

苦海虽无边,“放下”即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