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36422900000026

第26章 厚积薄发的人生旅程(1)

精彩诠释学问人生,找到智慧的最高境界,专心专注,感悟生命,理解教育的真谛,担起对父母应尽的责任,从小事做起,每天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常学常新无所止,厚积薄发地走完人生旅程。

静心沉潜,成功的助跑线

成败宛若两重天,人生必须厚积薄发,时机未达之时,静若处子,沉心定气,卧薪尝胆;一旦时机成熟,动如脱兔,灵敏应对,抓住机遇,扶摇直上。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神话般的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说深海里头有条鱼,突然一变,变成天上会飞的大鹏鸟。南先生说,鲲化鹏这个问题含义丰富,包含了两个方面——“沉潜”与“飞动”。潜伏在深海里的鱼,突然一变,变成了远走高飞的大鹏鸟。

南先生在《庄子讲记》中一开始便告诉了人们一个人生的道理,人生的某个时刻,或是一个人年轻之时,或是修道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或是倒霉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必须“沉潜”在深水里头,动都不要动。只要修到相当的程度,摇身一变,便能升华高飞了。庄子在这里讲述的“深海沉潜”与“一怒而飞”让我们想起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楚庄王,少年即位,面对混乱不堪的朝政,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声色犬马,实则在暗地里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果然,不久后,他厚积薄发,励精图治,其在位的22年间,知人善任,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使国力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曹操遥指天边龙挂,曾云: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其实,这其中便也蕴含着鲲鹏沉潜高飞之道。

孟子曰:“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实也是沉潜以待的深刻解读,千年前的古人便将“厚积”与“薄发”的辩证法诠释得淋漓尽致。

曾经一位年轻的画家,在他刚出道时,三年没有卖出去一幅画,这让他很苦恼。于是,他去请教一位世界闻名的老画家,他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整整三年居然连一幅画都卖不出去。那位老画家微微一笑,问他每画一幅画大概用多长时间。他说一般是一两天吧,最多不过三天。那老画家于是对他说,年轻人,那你换种方式试试吧,你用三年的时间去画一幅画,我保证你的画一两天就可以卖出去,最多不会超过三天。

怎样在不破坏天鹅高贵优雅的观赏姿态的同时剥夺它的飞翔习性?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便是——尽量缩小水域的空间,因为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供它滑翔,如果助跑线的长度过短,天鹅就难以施展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了。久而久之,天鹅便会丧失飞翔的信念,甚至泯灭了飞翔的本能。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沉潜的日子相当于长长的助跑线,能够让你飞得更高更远。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静下心来日积月累地积蓄力量,才能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心无旁骛,一门深入

《庄子·人间世》中说:“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南怀瑾先生解释这句话时说,“夫道不欲杂”,这里提及的“道”不是形而上的道,而是人生的大原则。生于天地,立于人世,不管做哪一行,无论做任何事,都要精神专一,有始有终。修行之人想得自在,修成正果,须一门心思深入,方法毋杂。方法多了,智慧不及,不能融会贯通,反而一无所成。一言概之,人生中应该坚持这个大原则——心无旁骛,一门深入。

南怀瑾先生说,昭文、师旷、惠子这三位历史上的音乐巨匠,其音乐造诣已达到入道的境界,正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他们音乐成就的登峰造极源于其个人所“好”,任何学问,任何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专注于心,必有所成。留名万世的学有专长之人,都是由于其对某一领域有所偏好,专注于心,穷根究底,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说到此,不由想起一则故事。

相传一位得道高僧来到一座无名荒山,山间茅屋中闪烁金光,高僧料定此间必有高人,遂前往一探究竟。原来,茅屋中有一位老人,正在虔诚礼佛。老人目不识丁,从未研读佛经,只是专注地念着大明咒:“奄嘛呢叭咪哞。”高僧深为老人的修为所动,只是他发现老人将六字真言中的两个字念错了,他指点了老人正确的梵音读法后便离开了,想老人日后的修为定能更上一层楼。然而,当一年后,他再次来到山中,发现老人仍在屋中念咒,但金光已不再。高僧疑惑万分,与老人攀谈得知,老人以往念咒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而得高僧指点后总是过于关注其中两字的读法,不由心绪烦乱。

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是一样。“杂则多”,欲望多了,懂得多了,有时便会流于表面,不专一,不深入,博而不专;“杂则多,多则扰”,考虑得太多,困扰了自己,也困扰了他人;“扰则忧,忧而不救”,思想复杂了,烦恼太多了,痛苦太大了,连自己都救不了,又何况他人?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博而不专,三心二意,是人们的通病。《荀子·劝学》、《礼记·劝学》以及东汉蔡邕《劝学篇》中都提到了一种小动物——“多才多艺”而又样样“稀松平常”的鼯鼠。“鼯鼠五能不能成一技。五技者,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泅不能渡渎。能走不能绝人,能藏不能覆身是也。”能飞却飞不过屋顶;能攀而攀不上树梢;能游而游不过小水沟;能跑而赶不上人走;能藏而不能“覆身”。这就是五技而穷的鼯鼠的悲哀。

专注于心是做人做事的大原则,博而不专,杂而不精,必会制约人生发展的高度。

世界上有座“人人都是语言学家的城市”,然而,就是这座每位市民至少都会三种语言的城市,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大文豪。这个以语言见长的国家即卢森堡。它处于欧洲“十字路口”,夹在德、法、比三国当中,人口仅四十万,其中外籍人口占26%。其首都卢森堡市,有八万人,是欧洲金融中心和钢铁基地之一,外国人占的比例更高。由于对国外经济的依赖性,在卢森堡,每人精通三种语言是未出娘胎就注定的。

当婴儿牙牙学语时,母亲首先教其说本国的卢森堡方言,这是国人日常交谈的口语;进入幼儿园后开始学德语和法语,因为二者是官方语言,而德语更是教学宣教的语言,不懂德语就不能跟着神父念圣经唱圣诗;小学同时用德、法两种语言授课;中学修第三门外语,如英语、拉丁语等,因为国内没有大学,要深造必须出国留学。

在卢森堡,约定俗成的是,报纸用德文出版,杂志用德、法文出版,学术杂志只有法文。广播用德、法语,电视用法语。招牌、菜名、各种票证、车票、单据也是法文。议会辩论语言只许用法、卢两种。法庭审讯犯人使用卢语,宣判用法语,判决书用德文打印……走进一户人家,你会看到父亲在读德文报,儿子在念法文书,女儿在唱英文歌,母亲在用卢语唠叨。

对于外国人高度赞美的语言水平,卢森堡人却不以为然,他们埋怨为了谋职和生存,将大半精力都消耗在三四种语言的学习运用上,满脑子的单词、音符。虽然他们懂得的语言多,但能够真正精通的却太少。透视卢森堡,该国之所以难以诞生一个文学巨匠,并非是其文化底蕴的匮乏,而是各种泛滥的语言阻碍其走进文学殿堂的纵深处。

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控住人生的大原则,专注于心,有始有终,不要像五技而穷的鼯鼠,在关键时候没有一样能够拿得出手。

时时修用,绵绵若存

时时修用万古新,是做人做事的准则。对此,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一个“用之不勤”的说法,何谓“用之不勤”呢?南先生在《老子他说》中用临济义玄禅师的一首诗偈给我们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诗云:“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沿流不止,是指人的思想情绪、知觉感觉,素来都是随波逐流的,被外境牵引着顺流而去,自己无法把握中止。如果能虚怀若谷,对境无心,反求诸己,便能照见心绪的波动起灭。 “道”本来便是一个离名离相的东西,修与不修,都说不上对与错。吹毛立断指宝剑的锋刃,一把极其锋利的宝剑,拿一根毫毛,挨着它的锋刃吹一口气,这根毫毛立刻就可截断。然而,虽说其锋刃快利,无以复加,但无论如何,一经动用,必有些微的磨损。用得太勤,便是多用、常用、久用,如此一来,便会违反“绵绵若存”的绵密妙用了。如若久用、勤用、常用、多用,那利剑也会慢慢变成钝铁。因此,即便是吹毛可断的利剑,也要一用便加修整,随时保养,才能使它万古常新,“绵绵若存”。这就是“用之不勤”的最好说明。

一位老人和他的小孙子住在肯塔基西部的农场。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读《圣经》。一天,他的孙子问道:“爷爷,我试着像你一样读《圣经》,但是我不懂得《圣经》里面的意思。我好不容易理解了一点儿,可是我一合上书便又立刻忘记了。这样读《圣经》能有什么收获呢?”老人安静地将一些煤投入火炉,然后说道:“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里打一篮子水回来。”

孩子照做了,可是篮子里的水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漏完了。孩子一脸不解地望着爷爷。老人看着他手里的空篮子,微笑着说:“你应该跑快一点儿。”说完让孩子再试一次。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篮子里的水依然在他回来之前就漏光了。他对爷爷说道:“用篮子打水是不可能的。”说完,他去房间里拿了一个水桶。老人说:“我不是需要一桶水,而是需要一篮子水。你能行的,你只是没有尽全力。”接着,他来到屋外,看着孩子再试一次。现在,孩子已经知道用篮子盛水是行不通的。尽管他跑得飞快,但是,当他跑到老人面前的时候,篮子里的水还是漏光了。

孩子喘着气说:“爷爷,你看,这根本没用。”“你真的认为这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吗?”老人笑着说,“你看看这篮子。”孩子看了看篮子,发现它与先前相比的确有了变化。篮子十分干净,已经没有煤灰沾在竹条上面了。“孩子,这和你读《圣经》一样,你可能什么也没记住,但是,在你读《圣经》的时候,它依然在影响着你,净化着你的心灵。”

不要认为每次磨砺与拂拭都是在做无用功,其实潜移默化之中,这些行为都在净化着你的心灵。五祖弘忍的上座弟子神秀曾有一首诗偈,虽不如当时充役火头僧的六祖慧能之作,但用在“用之不勤,绵绵若存”上却极有深意。神秀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与“吹毛用了急须磨”有异曲同工之妙。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常用常新,时时拂拭,才能绵绵若存,真照无边。有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中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她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上希德禅师从佛堂出来,希德禅师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鲜花供佛,根据佛典记载,常以鲜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信徒闻言十分欣喜又有几分疑惑:“我每次来您这里礼佛时,觉得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起来。作为一名家庭主妇,如何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凉纯洁的心呢?”

希德禅师反问道:“你以花礼佛,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为这一截花梗已经腐烂,腐烂之后水分不易吸收,花就容易凋谢!”希德禅师说:“保持一颗清凉纯洁的心也是这样啊!我们生活的环境就像瓶中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心灵,改变我们的气质,并且不停地忏悔、检讨,改掉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养分啊。”信徒听后,翻然醒悟。

你做的不是小事,是修禅

修禅应该怎样做呢?南怀瑾先生说,《金刚经》开始就告诉我们,怎么样叫修行?修禅就是要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穿衣、吃饭、洗脚、睡觉,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东汉时代,有个青年叫陈蕃,他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却很懒散。一天,陈蕃的父亲出远门去了。一位名叫薛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正巧他父亲外出不在。陈蕃见客人来到,便和他寒暄。薛勤随意地走近了陈蕃的书房,一进书房,吓了一大跳:屋子里不仅肮脏,空气也污浊,杂物、蜘蛛网、灰尘、垃圾到处都有。薛勤看了之后,对陈蕃说:“年轻人,你为什么不打扫书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