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海洋动物探索大百科
36422200000034

第34章  没有脑子的独行者——海葵

在海洋的底部生活着一种构造十分简单的动物,从外观上看,它们跟向日葵十分的相像。它们与很多其它的动物共生,但是却不跟种族成员一起生活。通常都是双方互相作用,它们身体上长有许多的触手,这些触手上面到处都是刺细胞,因此这些触手成为它们的有力武器,使其能够轻易地将猎捕捕捉到。它们是谁?它们就是没有脑子的独行者——海葵。

明星名片:

海葵属于腔肠动物门,六放珊瑚亚纲,海葵目。虽然海葵看上去很像是一花朵,但其实它们却是捕食性动物。海葵是一种构造非常简单的动物,它们没有中枢信息处理机构,所以,它们连最低级的大脑基础也不具备。海葵是我国各地海滨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绿海葵、黄海葵等。它们寿命非常的长。

海葵是六放珊瑚亚纲的1目。海葵虽然看上去很像花朵,但其实是捕食性动物。一共有1000种以上。广泛的布在海洋中。一般都是单体,没有骨骼,肉质比较丰富,因外形与葵花十分相似,而有了“海葵”这个名字。通常,海葵身长为2.5~10厘米,但有一些甚至可以长到1.8米。它们的罪位于口盘中央,周围长有触手,少的只有十几个,而多的具有千个以上的触手,比如珊瑚礁上的大海葵。一般,触手都按照6和6的倍数排成多环,彼此互生;内环先生的比较大,而外环后生的比较小。触手上布满了刺细胞,可以用它来抵御敌害和捕食。大多数海葵的基盘是用于固着,有的时候也能作缓慢的移动。有少数海葵是没有基盘的,在泥沙质海底埋栖着,有的海葵能够用触手在水中游泳。海葵是一种构造非常简单的动物,它们没有中枢信息处理机构,所以,它们连最低级的大脑基础也不具备。

从外表来看,海葵很像植物,其实却是动物。海葵共有1000多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从极地到热带、从潮间带到超过10000米的海底深处都有它们的身影,而数量最多的还是在热带海域。生活在暖海中的海葵的个体比较大,呈圆柱形。在岩岸贮水的石缝中,经常可以看到体表具有乳突的绿侧花海葵。在我国东海,具有非常多的太平洋侧花海葵,每平方米的数量可达数百至近万个。也会有紫褐色带橘黄色纵带的纵条肌海葵在几平方厘米的贝壳、石块上,当其收缩的时候与西瓜非常像,因而又名西瓜海葵。

此外,还有具有非常多的触手的细指海葵等。海葵的单体是圆柱形状的,柱体的开口端是口盘、封闭端是基盘。口盘中央是口,口部周围长有充分伸展的软且美丽的花瓣状触手,宛如生机勃勃向日葵。附着端的基盘,可以分泌腺体吸附在石块、贝壳、海藻或者是木桩等硬物上。口盘的直径大多数为几厘米,但是栖息于北太平洋沿岸和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巨型海葵的口盘直径可达1.5米那么大。海葵身体的颜色各种各样,绿的、红的、白的、橘黄的、具有斑点的或具条纹的或多色的。那么,这些色彩来自何处呢?一是本身组织中的色素,另外则是来自与其共生的共生藻。共生藻不但让海葵大为增色,而且也为海葵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生活在热带珊瑚礁中的几种海葵,白天伸展着有色彩的部分使共生藻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到了晚上再将触手伸出来捕捉食物。

海葵没有骨骼,隶属于腔肠动物,代表了从简单有机体向复杂有机体进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海葵是一种原始且简单的动物,只能对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产生反应。海葵那在一个共同的消化系统周围围绕着的每一只触手能够决定它所接触到的食物是否适宜,但是却没有向其它触手传递信息的功能。海葵的神经系统不能辨别周围环境的变化,只有通过实际的接触,受到刺激之后才会发生反应。

当海葵被触动的时候,大多数触手都会发生一阵反射性的痉挛,这说明有一些基本信号被传递到了海葵的全身,但是只有直接参与和食物接触的触手才有抓取食物的反应。这些信号是很简单的,因为每次接触所产生的反应都一样的。只有当食物最终进入与消化系统呈接触状态时,其它触手才会开始慢慢活跃起来,纷纷把自己折皱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摄取食物,将食物包围起来,然后送到嘴上进食。

那么,海葵原始的感觉器官是否具有进一步的辨别能力呢?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当触手接触到人工放置的塑料虾的时候,海葵就会把它抓住,然后在停留一会儿之后就把它放了。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海葵的神经细胞已经精细到能够告诉它自己塑料是不可以吃的。这样就节省了把塑料虾送到消化系统在那里加以辨别所需要消耗的能量了,同时也说明信息并没有传遍海葵的全身,因为当塑料虾每次接触不同的触手时,捕捉的过程都会反复地进行。

海葵的食性非常的杂,包括软体动物、甲壳类和其它无脊椎动物甚至鱼类等都是海葵的食物。这些动物被海葵的刺丝麻痹之后,它们会触手捕捉,然后送入口中。在消化腔中由分泌的消化酶进行消化,养料由消化腔中的内胚层细胞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口排出。大多数的海葵是不移动的,有的偶尔会爬动,或者是以翻慢筋斗方式进行移动。有些属(如Edwardsia属、滨海葵属、Peachia属)是没有基盘的,它们深埋在泥沙内,只将口和触手露出来。幻海葵属在接近海面的地方浮动的时候,是口端朝下的。海葵没有骨骼,但是可以分泌出角质外膜来。还有的可以分泌黏液,周围黏满了沙粒、贝壳或者是其它物体。有的只吃微生物。

大多数的海葵喜欢独居,个体相遇的时候也经常会发生冲突,甚至是厮杀。如果二者属同一无性生殖系的成员,就会逐渐伸展触手,像朋友握手一样相互搭在一起,再也没有敌对反应。如果属不同繁殖系的成员,触手一接触到就会缩回,再接触再缩回,然后彼此剑拔弩张,展开一场厮杀。先是用口盘基部的特殊武器即边缘结节(瘤)胀大,内部充水,变成锥形,然后体部环肌进行收缩,使身体变高,将整个身体向对方压过去,在压倒对方的一瞬间,立刻把延长的结节朝对方刺过去,结节顶端具有很大的有素毒的刺胞,如果刺到对方就会马上射毒液。

双方总是你来我往,以牙还牙。几分钟之后弱者也经常会主动撤退,脱离接触。如果没有藏身的地方,它就会使身体浮起来,任海水把自己冲走。如果没有任何退路,它就会不停地遭受攻击,时间长了,也难免一死了。它们主要是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而进行争斗的。有的海葵如直径有15厘米的连珠状大海葵,它们能够捕食海星。据观察,当猎物靠近的时候,它会突然用触手拥抱猎物,且同时向猎物射出数百到数千个刺胞,很快就将猎物杀死。对于与海星一样大的其它猎物,海葵也可以很快的将其杀死。

海葵它那两排细长的呈放射状的触手伸张开来,在消化腔上方摆动不止就好像一朵朵盛开的花一样,十分的美丽,频频向那些好奇心盛的游鱼招手。虽然不能主动出击捕获猎物,但是当它的触手一旦受到刺激,哪怕是轻轻的一掠,它都能将那到手的牺牲品毫不留情地捉住。海葵的触手上长满了倒刺,这种倒刺可以刺穿猎物的肉体。

它的体壁与触手都具有刺丝胞,那是一种特殊的有毒器官,会分泌一种毒液,用来麻痹其它动物以自卫或者是摄食。看来,对于小鱼来说,海葵鲜艳动人的触手其实是一种可怕的美丽陷阱。海葵所分泌的毒液,对人类伤害不大,如果我们不小心碰到它们的触手,就会受到其拍击,然后会有刺痛或瘙痒的感觉。假如,将它们采回去然后煮熟吃下去,会产生呕吐、发烧以及腹痛等中毒现象。因此,海葵既不能摸也不能吃。

一般情况下,简单动物都把所有的精力集中于向中央消化系统输送食物,以便充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然而,海葵简单的神经系统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海葵具有极强的伸缩能力,口盘基部有发达的括约肌,体壁也有发达的缩肌和伸肌供柱体缩小或者是伸展。遇到危险的时候,海葵会将身体收缩,排空触手内的水,把口盘和触手全部缩入体内。在海葵完成收缩的全部过程之前,触手是不可以向外伸展的,由于,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完成这一过程,因此,在这两个半小时之内海葵是恢复不了原状的。这样,经常在海葵的触手重新露出来之前,进攻者便已经没了耐心,放弃了侵扰。

有的海葵种类是雌雄同体,而有的海葵种类是雌雄异体。在雌雄同体的种类中,雄性会先达到成熟。大多数海葵的精子和卵是在海水中受精,发育成浮浪幼的虫;有少数海葵幼体在母体内发育。有些种类是通过无性生殖的,由亲体分裂为2个个体;还有些种类的海葵是在基盘上出芽,然后发育出新的海葵。精子进入雌体腔肠受精的有滨海葵属和红海葵属。有的时候会心行无性纵裂生殖(如Anemonia属)。有的基盘裂成碎片,再长成新个体(如Metridium属)。海葵常与其它动物共生。例如移栽寄居蟹所居住的贝壳上有单个丽海葵属的海葵,当蟹长大迁移到比较大的新贝壳的时候,也会海葵也移到新壳上,真寄居蟹总是和疣海葵在一起。

除了双锯鱼之外,还有小虾、寄居蟹等其它动物和海葵共生。通常,每个海葵共生着3~7只小虾,多者可达几十只;一般共生的寄居蟹是雌雄一对,并且会双双保护好自己的领地,不允许其它的蟹入侵,当遇有借宿者的时候,会引起一场殊死搏斗。据科学家通过实验表明,如果将海葵的共生者(双锯鱼等)全部取走,大大降低海葵的活动量,有些就索性会停止活动。

不久,蝴蝶鱼就会纷纷游来用尖细的长嘴将海葵给吞食了,用不了多长时间,能找到的海葵就会被它们消灭干净。虽然,海葵能和其它动物和平相处,但也时常会因为附着地盘和争夺食物等这些问题与自己的同类进行激烈的争斗。经常会发生一方把另一方体表上的疣突扫平或者是把触手拔光的情况。虽然很少有动物会捕食海葵,但是它们是具有天敌的,比如浅红副鳚、海星以及部分裸鳃类。

科学家们还发现,海葵的寿命大大超过海龟、珊瑚等寿命达数百年的物种,它们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海洋动物。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4技术对3只采自深海的海葵进行测定,发现它们的年龄竟达到1500~2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