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海洋动物探索大百科
36422200000032

第32章  珍贵的药材与装饰品——珊瑚

在海洋底部生活着一种似植物而非植物的动物,它们身体的颜色非常的鲜艳美丽,而且身体的形状像树枝似的,因此常被当成装饰品,经济价值很高。它们是最早被人类认识的宝石之一,而且还是一种珍贵的药品,医用价值也很高。它们是谁?它们就是珍贵的药材与装饰品——珊瑚。

明星名片:

珊瑚,是刺胞动物门,珊瑚虫纲海生无脊椎动物。珊瑚不仅是最早被人们认识的宝石之一,而且是最早被利用的。红珊瑚除了作为珠宝世界中有生命的珍宝外,还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独特功效的药宝,有养颜保健,活血、明目、驱热、镇惊痫,排汗利尿等诸多医疗功效。

珊瑚(波斯语;xuruhak直接的汉译),汉语中的“珊瑚”狭义上指“珊瑚虫”:捕食海洋浮游生物的低等腔肠动物;一种构成广义“珊瑚”的:由众多珊瑚虫及其分泌物和骸骨构成的组合体,即所谓非植物类的“珊瑚树”以及非矿物类的“珊瑚礁”。

珊瑚生长在温度高于20℃的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水深100~200米的平静而清澈的岩礁、平台、斜坡和崖面、凹缝中。主要产于地中海。珊瑚是刺胞动物门,珊瑚虫纲海生无脊椎动物。它的特点是具有石灰质、角质或革质的内骨骼或外骨骼。珊瑚一词也指这些动物的骨骼,尤其是石灰质者的身体,它是由2个胚层组成:位于外面的细胞层被称为外胚层;里面的细胞层被称为内胚层。内外两胚层之间的中胶层,很薄、没有细胞结构。这类动物没有头与躯干之分,也没有神经中枢,只有弥散神经系统。当受到外界刺激时,整个动物体都会有反应。它的生活方式为自由漂浮或固着底层栖息地。现生的珊瑚,生活在海洋中。

“图_中_不_figure_0089_0001_em”

珊瑚虫只有水螅型的个体,呈中空的圆柱形,下端附着在物体的表面上,顶端有口,周围带有一个全圈或多个圈触手。触手可以收集食物,并能做一定程度的伸展,上有特化的刺细胞,刺细胞受刺激时就翻出刺丝囊,利用刺丝来麻痹猎物。隔膜上的生殖腺产生卵和精子,经口排进海水中,所以受精通常发生于海水中,但有时亦发生在胃循环腔内。受精通常仅发生于来自不同个体的卵和精子之间。受精卵随后会发育为覆以纤毛的浮浪幼体,并且能游动。数日至数周后固着于固定表面上发育成水螅型体。也可以出芽的方式生殖。芽形成后不与原来的水螅体分离。新芽不断形成并生长,于是形成群体。新的水螅体生长发育时下的老水螅体死亡,但其骨骼仍留在群体上。

软珊瑚、角质珊瑚及蓝珊瑚为群体生活。群体中的每个水螅体各有8条触手,胃循环腔内有8个隔膜,其中6个隔膜的纤毛用以将水流引入胃循环腔,另两个隔膜的纤毛用以将水引出胃循环腔。骨骼为内骨骼。软珊瑚分布广泛,其骨骼由互相分离的含钙骨针组成。一些种类呈盘状,另一些有指状的突出物。角质珊瑚在热带浅海中数量丰富,外形呈带状或分支状,长度可达3米,角质珊瑚包括所谓贵珊瑚(红珊瑚、玫瑰珊瑚),可用作首饰。其中常见的种类有地中海的赤珊瑚。蓝珊瑚见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石珊瑚形成的珊瑚礁上,形成直径达2米的块状。

但最为熟知的是石珊瑚,其分布也最广泛的种类。与黑珊瑚和刺珊瑚一样,隔膜数为6或6的倍数,触手简单但不呈羽状。石珊瑚、黑珊瑚和刺珊瑚与有亲缘关系的海葵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有外骨骼。石珊瑚见于所有海洋,从潮带到6000米深处。群体生活的种类,其水螅体直径1至3毫米。大多数现存石珊瑚大都为浅黄色,浅褐色或橄榄色,基本上是依生活于珊瑚上的藻类而定。但其骨骼却为白色。最大的营单体生活的石珊瑚属石芝属,直径可达25厘米左右。石珊瑚的骨骼呈杯状,包住水螅体,其成分几乎纯为碳酸钙。其生长率取决于年龄、食物供应、水温以及种类的不同。环状珊瑚岛和珊瑚礁由石珊瑚的骨骼形成。其形成的速度平均每年约5毫米到28毫米。常见的石珊瑚类型包括脑珊瑚、蘑菇珊瑚、星珊瑚和鹿角珊瑚等,均以其形态命名。黑珊瑚和刺珊瑚呈鞭状、羽毛状、树木状或形如瓶刷,分布于地中海、西印度群岛或巴拿马沿岸海域。

聚在一起成为群体的珊瑚,其骨架不断扩大,从而形成形状万千、生命力巨大、色彩斑斓的珊瑚礁。著名的大堡礁就是这样形成的。群体生活的珊瑚虫,它们的骨架联在一起,肠腔也通过小肠系统联在一起,所以这些群体珊瑚虫有许多“口”,却共用一个“胃”。能够建造珊瑚礁的珊瑚虫大约有500多种,这些造礁珊瑚虫生活在浅海水域,水深50米以内,适宜温度为22至32度,当温度低于18度时则不能生存。所以在高纬度海区人们见不到珊瑚礁。珊瑚虫的触手是对称地生长的,根据触手的数目,可将珊瑚虫分为6放珊瑚和8放珊瑚两个亚纲。

“图_中_不_figure_0090_0001_em”

珊瑚不仅是最早被人们认识的宝石之一,而且是最早被利用的。珊瑚的发现有人认为是印度人在公元前五世纪发现的,但也有人认为是约在2000年前意大利人的发现。在位于地中海意大利珊瑚渔场最古的也有2000年的开采历史了,意大利人到现在还流行把珊瑚做避邪的护身符。

珊瑚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就认为珊瑚是具有驱灾避凶的能力,并还可以给人智慧、止血和驱热。然而对爱情而言,珊瑚的红色代表着热情与激情。能让佩戴者变得性感富有魅力。

宝石级珊瑚是指红色、粉红色、橙红色这三种。珊瑚的红色是由于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海水中1%左右的氧化铁而形成的,其中红珊瑚除了作为珠宝世界中有生命的珍宝外,还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独特功效的药宝,有养颜保健,活血、明目、驱热、镇惊痫,排汗利尿等诸多医疗功效。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中:“去翳明目,安神镇惊。用于目生翳障,惊痫,鼻巾丑”。

在国外最新研究中,还认为珊瑚可用来接骨,而且可直接代替小块或小段骨头使用,还可以用来“熔接”脊椎,甚至能制成转动自如的假眼。入药则可以治溃疡、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性病。据说小朋友佩戴的话,有保护骨骼成长的效果,红色或粉红色珊瑚尤其对血液方面的疾病有探测的功能,如果越戴颜色越淡的话,很可能有贫血,血液循环不良等问题,心脏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离患者也很适合佩带,所以还可以预防痛经等妇女生理病。但可以肯定的是珊瑚对皮肤、指甲、头发等生长基本上是有帮助。

“图_中_不_figure_0091_0001_em”

在我国古代的清朝,红珊瑚是显示身份和地位的重要物品,只有一二品的朝廷官员才可以享用。所以红珊瑚的身价就此倍增,除中原外,还畅销到了西藏。据说西藏王爷头上所佩戴的顶珠,就是最上等的珊瑚。到了民国时期,在北京有全兴盛、三盛兴、恒圣兴三家最有名的“蒙藏庄”在卖红珊瑚珠宝,这也再一次证明红珊瑚无人能及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