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
五欲者,色、声、香、味、触;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此是行人磨炼佛性处。
——《最上乘论》
人生百味,苦辣酸甜是每个人都会一一品尝而且伴随一生的体验。苦能消解人的戾气,苦能磨炼人的忍耐力,苦能让人更珍惜甜的甘美,有苦有甜,人生才回味无穷。
我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是成功必经的过程。古时一个书生若想要考得功名,就要寒窗苦读、刻苦磨炼;今日,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必须埋头苦干、勤劳苦作。吃不了苦,怎能够品尝到成功的甘甜呢?
不同的人对苦难有着不同的解读。有人将苦难当成对自己的磨炼和考验,能从苦难中积极地寻找对自己有用的经验;有人将其视做人生的不幸,怨自己生不逢时,恨世道不公,在这怨天尤人中消沉下去,在悲悲切切中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悲观的人在苦难中什么也没学到,并且丧失了做人的意志与精神;乐观的人则从苦难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人生经验,化苦痛为前进的力量。
纵观古今中外,但凡名人伟人,其成就都是从血汗、委屈、辛苦、忍耐、痛苦中点滴积累而成。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曹雪芹满腔辛酸化作《红楼梦》,屈原流放后创作《离骚》,贝多芬用苦难谱写《第九交响曲》……伟大的人格无法在平庸中养成,只有经历锤炼和磨难,才会激发出自己的潜能和力量,让灵魂得到升华,使人生走向成功。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就能做常人不能做的事,也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如星云大师所云:“松柏必须受得了寒霜,才能常青;寒梅必须经得起冰雪,才能吐露芬芳。”
一个禅师虽然是寺中的首座(佛寺里地位仅次于住持的和尚),但他每天都毫无怨言地做一些粗活,负责寺里僧众的衣食住行。有一年,当地大旱,田中颗粒无收,香火钱越来越少,再加上寺里米粮有限,寺中的僧人们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众僧度日如年。
这一天,住持外出化缘去了,几个面黄肌瘦的师兄弟向禅师齐声哀求道:“首座,您煮点面汤给大家吃吧!我们都饿得走不动路了。”禅师听完后,取出柜里储藏的油面放进锅里,给大家做起油面汤来。
没想到面刚刚做好,住持就从外面回来了,他直接走进厨房,看到锅里的面后,厉声质问禅师:“今日有施主设斋供养大众吗?”禅师不敢看住持,低头回答:“没有。”“那……这锅面是从哪里来的?”住持提高嗓门问道。禅师直了直腰,看着住持轻声说道:“弟子觉得大家近来都吃不好,面黄肌瘦,形如枯木。于是就把贮藏的应急油面拿来煮了,请师父原谅。”住持目光严厉,大声责备道:“你倒是好心,盗用寺中的东西来做人情,让你管钥匙你却监守自盗,来人啊!依寺规打三十大板,逐出寺门!”
禅师受完刑后默默地交回了钥匙,又想办法按原价偿还了寺中已用去的油面,就默默地离开了寺院。但禅师并没有直接下山,而是在寺院外的柴房边找了个角落栖息下来,每天依旧随大家一起上堂听住持讲法。半年过去了,一天晚上住持路过柴房,无意间发现禅师住在这里。住持问:“你住在这里多久了?”“已有半年多了!”“你向寺中交付过房钱吗?”“没有。”“没有交钱你怎么敢住在这里!这是寺中房产,要住就交钱!”禅师听完住持的话后点点头,住持这才离去。
此后禅师就天天托钵走街串巷,为人诵经、化缘,回来后就用诵经的收入交付房钱。住持看到这一切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等到禅师的佛法越来越高深的时候,住持仙游去了,临走前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了禅师。
俗语说:“不吃苦,就不能做佛祖。”正因为禅师能吃得苦,才通过了住持的考验,成为一个得道的高僧。
一位哲人说:“生命中的每个苦难、每个伤痛、每个打击,都有它的意义。”的确是这样,人们不经过风霜苦寒,怎会知道温暖平安的珍贵;如果不能深切地体会到成功来之不易,怎会懂得人必须要勤学苦练?苦难中最需要的是坚定的人格和不屈的斗志,我们要坚信,风雨之后是彩虹,苦难过后自然会苦尽甘来。
史铁生说:“艰难困惑就是生命本身的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经过挫折、磨难、徘徊、失意等痛苦的磨炼,我们的意志会更加坚定,我们的生命更有韧性,在苦难中找到人生的方向,不断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