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养生就是养阳气:男性健康的革命
36405800000025

第25章 不与自然为敌,供养男人身体的先天真元(1)

《黄帝内经》里讲“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聪明智慧的人,都是因天之序,顺应四时而养生的。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人。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温热寒凉,作适当的调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阴阳平衡的男人最健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朋友的孩子小魏是个历史爱好者,不过大学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有一段时间辞职闲赋在家,打算利用这段时间一来调养一下身心,二来重拾一下爱好,恶补一下历史知识。于是,那几天他天天泡在史书堆里,结果他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出现较大矛盾并表现外化的时候,常常是春夏之交这个人心易动的时期,也就是三、四、五、六这几个月。贤明的统治者都尽量在春夏之交缓解矛盾。古代帝王中最受群众爱戴的,被誉为华夏民族始祖的黄帝总结出,在春夏之季对百姓要“生而不杀,欲而无夺,奖而不罚”。否则,就会引火烧身,自找麻烦,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乃至载舟之水覆其船。

防病和治国的道理是一样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这就是讲,一年里,春夏秋冬四时(四季)阴阳的变化,是天地万物生命演变过程中生、长、收、藏的根本所需,所以深谙养生之道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然界变化规律并能顺应这个变化规律的人,会适时地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正所谓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样便顺从了天地自然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正常地运动发展。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戕害生命力,破坏人身真元之气,损害身体健康。

大家可能都有这个疑问:春夏季节天气逐渐转热,为什么还要养阳?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冷,为什么还要养阴?

春夏的时节气候转暖而渐热,自然界气温热了,会影响人体,人感到暑热难耐时,一则身体自身调节机制会利用自身机能大量消耗阳气,来调低自身温度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二则天热出汗也会大量消耗阳气,汗虽为津液所化,其性质为阴,但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如《素问·阴阳别论》所谓之“阳加于阴,谓之汗”。即汗的生成,必须有阳气的参与。

秋冬的时节气候转冷而渐寒,自然界寒冷了,也会影响人体,人感到寒冷时,一则人体自身调节机制会利用自身机能大量调动阳气,来调高自身温度抵御严寒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二则秋冬季节阳气入里收藏,中焦脾胃烦热,阴液易损。所以说,春夏之时阳虚于内,秋冬之时阴虚于内。在养生保健上就要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正如清代著名中医学家张志聪所说,“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阳;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阴”。

男人要懂得顺时养生,要按照季节来保养自己的身体。在四时变化中养护体内的真气,随四时阴阳变化来维护体内阴阳的平衡,在四时中寻找健康的秘诀。

“女子伤春”,恰是男子养阳时

万物复苏春来至,而春光短暂,女子希望在这短暂的青春时光嫁个期盼中的情郎,所以女子一到春天就容易抑郁。而对男人来说,此时是养阳气的好时节。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万物开始酝酿幼枝与新芽。这时候人也要保持向上的生机,保持愉快的心情,但很多女性容易“伤春”。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每年春节过后,朋友的情绪就会变得很低落,心中时常莫名地升起淡淡的惆怅,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夏日来临。古人说这是伤春,万物复苏春来至,而春光短暂,女子希望在这短暂的青春时光嫁个期盼中的情郎,所以女子一到春天就容易抑郁。古人的解释很有意思,那么其中医理论如何呢?

《黄帝内经》里指出,春天是阳气生发、万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容易诱发女子生育本能,其主要反应在肝肾,当这种欲望无法实现,也就是阳盛过阴时,就会诱发悲伤抑郁的情绪。而对男人来说,此时是养阳气的好时节。

一、春分一夜阳气升,泻去寒湿温阳来

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自春分起,阳气开始上升,天气开始转暖,男人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及时排除体内寒气。咱们民间有句老话,叫“千金难买春来泻”。这句话就通俗地解释了一个重要的中医理论。春雷一响,春雨普降,虽然没有长夏的湿气重,但人体在经过了干燥的冬季后,比较容易积聚水分,加上春天寒气也还比较重,寒湿容易郁结在体内。同时冬天吃了不少丰脂食物,也在体内积存,这些东西淤滞在体内,就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只有把这些湿气和毒素都泻去了,让我们的身体重新温暖起来,才是“千金难买”的健康之道。

《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很多可以祛除寒湿的食物。先来说说米酒,《本草纲目》说它“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而且米酒味道香浓,晚饭前喝一碗米酒既能调节胃口,又能散去体内湿气。然后是水牛肉,《本草纲目》说水牛肉“安中益气,健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水肿,不妨多吃一点牛肉。

除了这两种食物以外,祛湿排毒的办法还有很多,首先你得多喝水。水是最好的排毒载体。不要以为春天潮湿,就不需要补充水分。身体里没有了水分的话,连厕所都不用去了,还怎么排毒?喝水是最简单有效的排毒办法。但是不要喝凉水,以温开水为宜。早上喝一杯水养生的方法大家都知道,这个喝水也不能喝凉水。因为早上阳气刚刚生发,这个时候灌下一大杯凉水,就会打消身体的阳气。

而要温暖身体,就不能少了生姜,就像老祖宗们流传下来的说法:“男人不可百日无姜”。《本草纲目》中记载,姜能够治“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对“大便不通、寒热痰嗽”都有疗效。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体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量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所以,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待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排除寒气,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人体需要的能量来自饮食,饮食与人体体温关系密切,葱类蔬菜能提高体温、净化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最后达到使身体变暖的效果。常见的韭菜、葱、洋葱、大蒜、辣椒都属于葱类蔬菜,它们都有化淤血和提高体温的作用。

男性健康小贴士

红茶具有高效加温、强力杀菌的作用,生姜和红茶相结合,就成了驱寒祛湿的姜红茶。此外,冲泡时还可加点红糖和蜂蜜。但患有痔疮或其他忌辛辣病症的男士,可不放或少放姜,只喝放了红糖和蜂蜜的红茶,效果也不错。

姜红茶

【材料】生姜适量,红茶一茶匙,红糖或蜂蜜适量

【制法】将生姜磨成泥,放入预热好的茶杯里,然后把红茶注入茶杯中,再加入红糖或蜂蜜即可。生姜、红糖、蜂蜜的量可根据个人口味的不同适当加入。

二、春燥肝怒阳上亢,忍耐平和是妙方

现代人都知道气大伤身,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明白生气是疾病根源之一,不但浪费身体的血气能量,更是人体患各种疾病的原因所在。在《黄帝内经》灵枢篇中,就有相关记载:“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干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起居。”

我在走访的时候认识了一位男士,他是一家国企的一把手。这人对工作认真,处世也很正直,唯一缺点就是脾气大。大家暗地里喊他“黑包公”!有时候他的手下就犯点小错误,他就劈头盖脸一顿骂,大家虽然不说话,但脸上还是有些挂不住,多少对他就有些意见。后来在一次竞聘的时候,他就差对手一票,而无缘晋升。当时他很不服气,论能力、才识他都不比对手弱,这是有目共睹的。他输得很不服气,当时一怒,突然感觉眼前昏花,险些晕倒。后来请假休了好一段时间,身体有些好转,可是精气神却差了很多,后来还患上了肝病。我看到他那一脸的愁容,说:“老兄你这病啊,治起来也很简单,把肝养好你就没事了,是你平时脾气太暴躁,伤害了肝,肝气郁结导致郁闷丛生。”

容易动怒的人怎样磨炼自己的性格呢?肝火旺的人适合养鱼种花,写字听音乐。养鱼种花不求什么品种,只是为了愉悦,最好养些不同季节的花草,这样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青叶娇花,每天给花浇水施肥,可以赏心悦目,陶性移情。

另外,也可多做些小事,男性在家的时候洗洗碗、扫扫地,让火气消磨在这些事情里。

春季阳气上升,草木又处在生长期,如果蒸腾得太过就会出现上面提到的状况。所以在心理上,要时时告诫自己忍耐平和。跟人吵了架,生了气后,反省一下自己,下次再要想大吵的时候就换个角度想一下。比如过马路,我们总觉得车不让人,但反过来看,开车的人也想快点过去,也怕一旦让开了,后面的人跟着都上来,自己就寸步难行了。这样将心比心,把自己当成别人,即便不能完全理解,也多少能在心理上找到一些平衡。常常换位思考,不但能解决很多想不通的问题,时间久了,还会发现,这是个愉悦心情的好方法。

夏季,让阳气和大自然一同“疯长”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意思是,夏季3个月,万物茂盛,天地阴阳之气都交汇在一起,万物开花结果。夏天我们可以适当晚睡一些,早晨早起一些去迎接清晨的阳光滋养,不要怕热,不要怕阳光的照射,夏季就应该外散。

夏三月,万物繁荣秀丽,阳气更加旺盛。男士们在夏季养阳气“如汤沃雪”,效果也更好。但是,夏季阳气萌发,更容易激起男人心里的起伏,易激动发火,因此我们也要注意慢慢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这样才能使体内阳气不断地得到宣泄。

男士们要想夏季保护好健康,养好阳气,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保证睡眠。中午的时候人们往往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因此有条件的话可以增加午休的时间,以消除疲劳,保持精力充沛。

第二,要保证营养。夏季天热气压低,人吃饭少,营养补充不足,而且天亮得早、黑得晚,人劳作的时间加长,睡眠也不足,总的来讲,人体消耗大,一方面是出汗,一方面是活动时间多,因此,人的体质会下降。这时候更应该注意养自己的身体,增加营养,多吃绿叶蔬菜和瓜果。

第三,要及时补水,要多喝凉白开水,不能用饮料代替饮水,因为饮料中含有糖分,含糖越多,渗透压也越高,越不容易被细胞吸收,容易引起体内缺水,这也是饮料不如水解渴的原因。

第四,不能因暑贪凉。《黄帝内经》里说“防因暑取凉”,这是告诫人们在炎热的夏天,在解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因为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毛孔处于开放的状态,这时机体最易受外邪侵袭,所以不能只顾眼前的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吃冷饮、露天乘凉过夜、用凉水洗脚,这些都会导致阳气内虚,暑热和风寒等外邪乘虚而入。

第五,保持心静。人在夏天容易心烦,特别是在气温高、无风、早晚温度变化不明显时,更容易心胸憋闷,产生烦躁和厌烦情绪,从而诱发精神疾病,因此夏季也是心脏病多发季节,因为心脏是五脏之神,夏天人容易郁闷气恼,所以会伤及心脏,从而诱发心脏病。养心应先做到心静,想要心静,首先应该懂得清心寡欲,因为心中少一分欲望,就会少一分烦恼,也就不会伤及心脏。另外,闭目养神也是养心的好办法,可以帮助人排除心烦杂念。

另外,夏天人们容易心火过旺,吃些味苦的食物有助于削减心火。因为这段时期出汗较多,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但是饮食不可过寒,因为人体实际处于外热内寒的状态,所以冷食不宜多吃,多食则伤脾胃,会引起吐泻。此时应食西瓜、绿豆汤、乌梅等解渴消暑。食疗有荷叶茯苓、凉拌莴笋等,有清热解暑,宁心安神,补虚损,益脾胃的功效。

夏季天气炎热,要注意劳逸结合,应尽量避免在烈日或持续高温下工作,注意午休,晚睡早起。睡觉时不要贪凉,最好不开电扇,不露天睡眠。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人们可以用多吃防暑食物、保证睡眠等方法来避暑。另外,还要注意预防支气管哮喘、腹泻、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运动要避开高温时间,清晨和黄昏较适宜。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散步、太极拳是夏季的理想运动。运动后,不要饮用大量的凉开水,也不要用冷水冲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