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初,心理学家所罗门阿什想通过实验,来检验人们的“主见”到底如何,自信心到底自信到什么程度。
实验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实验室里进行。他找来一个被公认为最有“主见”的大学生志愿者A,告诉他进行一次“视力感觉”测试。大学生A走进实验室时,已经有6位志愿者等候在那里。
研究者告诉大家,实验主要是区别线条的长短。实验开始了,研究者在前面的黑板左边画了一根竖直的标准线条,20厘米长。接着在黑板的右边画了三根线条,编码为1、2和3。志愿者要说出标有号码的线条中哪些线条与标准线条的长度一样。
大学生A一眼就看出,线条3符合标准长度,线条1长,而线条2稍短。其他志愿者也说出了自己的选择,答案与A的一样。实验者擦掉线条,又重新画了4个线条,结果大家的答案仍然一致。
实验者又第三次画了4个线条。这次,A也是一眼就看出只有线条1符合标准长度,可是,还没等他开口,第一位志愿者认为是“2号”。A不禁感到奇怪,因为在A看来,2号明显要短于标准线条。可是,当其他人依次明确地说出和第一个志愿者同样的结果时,A越来越感到不安。轮到他时,他满脸通红,语无伦次,简直不知道话该从何说起。
结果,有37%的人选择屈从,即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约75%的人至少一度考虑过,与标准线条匹配的是自己认定的稍长或稍短的线条。
实际情况是,每次只有大学生A一个人是真正的受试者,其他所谓的志愿者都是所罗门?阿什的助手,他要这些扮作志愿者的助手们有时故意做出错误的选择。
这项进行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标准实验,旨在确定产生依从屈服于实际或想象的压力而与本集团成员中大多数人的观点保持一致的倾向――的条件。进一步的诸多实验证实,依从存在许多原因,其中有保持正确的欲望(如果大家都同意,也许他们是对的),还有不愿被人看做唱反调者或怪人的愿望。
这种屈从多数的现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比比皆是。
比如炒股票,我们有时明明预感到大盘已经到了底部,但看看周围的股民和股评家都不言底,不少人都在割肉,于是便也犹豫不决,直至放弃,结果今天放弃,明天就是一个涨停板;有时明明预感到大盘已经达到顶部,但看看周围的股民和股评家都不言顶,不少人还在强力买进,于是便也蠢蠢欲动,最后终于忍不住地杀进,结果股票刚刚买入,就是一个跌停板。目前80%的股民被深度套牢,就是受这种心理的驱使:从顶部买入,从底部割肉。
还有其他买卖中的“买涨不买跌”现象,也是“屈从多数”现象的翻版:东西在涨价时,大家抢着购买,甚至出现“抢购”风潮;东西跌价时,大家都持币观望,希望它一跌再跌,越跌越没有人买。大家都在买,我为什么不买?大家都不买,我买不成了大傻帽?
由此可见,屈从多数是一种不健康、不理智的心理现象,处理不好,会对社会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这种现象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