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败在不会说话上
36391300000032

第32章 聊天有禁忌,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2)

刘志清在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做白领,虽然身居高位,却总是不招人待见,原因就是爱说风凉话,总是想方设法地嘲讽别人,同事们都对他敬而远之,他却浑然不觉。

同事小韩在公司里工作努力,勤奋上进,常常得到上级的表扬,刘志清和同事聊天的时候就说:“你看人家小韩,平时不言不语,一旦说话就一语中的,领导能不喜欢吗?”小韩在娱乐时间和别人下跳棋的时候,无论输赢,刘志清都爱和小韩的工作扯上关系:“小韩又赢了,下个单子的提成又有了,赶紧请客,让我们哥几个替你高兴高兴。”

这样的一些话不只在小韩身上出现过,其他的同事也不能幸免,刘志清的做法让同事们都很不舒服,虽然表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却非常不喜欢刘志清。

林肯有句名言:“一个国家有五分之一的人是什么都反对,既提不出自己的观点,也不出来战斗,只会闷在家里说风凉话,这样是不好的。”相信每个人都曾经尝过被人嘲讽的滋味,说风凉话的人在一旁津津乐道,自己却只能生闷气,心里难受无比。为了自己和他人着想,不如将风凉话改成赞美或鼓励,不论是谁都会喜欢和这样的人交往。

薛慧欣是一个特别爱说风凉话的人,但是心却不坏,朋友们也忽视了她这个缺点,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她得到了深刻的教训。

那天,朋友小莉让薛慧欣陪她去相亲,在路上,薛慧欣说:“就你这样还去相亲,不怕把人家吓跑啦!”小莉觉得她在开玩笑,也就没放在心上。到了目的地,双方都聊得很开心,其间,薛慧欣还照样开了几句玩笑,嘻嘻哈哈说了一些小莉的糗事,让小莉的脸色非常难看,薛慧欣却还是一个劲地说,现场气氛非常尴尬。约会结束的时候,对方说了一句再见就走了。小莉非常生气,没想到薛慧欣还继续开玩笑:“有什么好伤心的,这不是预料中的结果吗!要我是他,我也不会选你啊,不漂亮不说,还长得那么胖,谁让你整天就知道吃啊……”

伤心的小莉哭着对薛慧欣说:“没想到你是这种人,从今以后,我没有你这个朋友。”薛慧欣当场愣住,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也许你是开玩笑时说的话,也许你根本就没有恶意,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但是你要知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就算是再好的朋友,风凉话还是不说为妙,以免最后不欢而散,自己还莫名其妙。

人在取得成功的时候都想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如果你在人家志得意满的时候说一些打击人积极性的话,无疑是给他人泼凉水;相应的,人在伤心的时候,更是需要他人的安慰和鼓励,如果你在此时此刻还要加上几句风凉话,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你所得到的结果都是不好的,所以,想要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想要巩固朋友之间的友谊,就要做到,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坚决不说风凉话。

6不要轻易指责别人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或者为了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动不动就说“你这不对,那错了”,声色俱厉,言词激烈,甚至侮辱谩骂。殊不知,即使你是对的,你也应该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聪明人懂得给人留面子,知道指责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有什么意见可以委婉地提出来,千万不要轻易指责别人。

牛根生说过:“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指责别人,并不能让他人立即改正,反而会显得自己乏味,甚至会伤害到自己。一味地指责别人是不明智的行为,有时候甚至让对方与你为敌,让你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林肯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对别人进行评论,并且经常写信讽刺那些他认为很差劲的人。他常常把信直接丢在乡间小路上,使别人散步的时候能够很容易看到。即使在他当上了伊利诺州春田镇的见习律师以后,他还是经常在报纸上抨击那些反对者。

1842年的秋天,林肯经历了一件令他刻骨铭心的事情。当时他写了一封匿名信发表在《春田日报》上,嘲弄了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斯·希尔斯。这封信使希尔斯受到了全镇人的讥笑。希尔斯愤怒不已,全力追查写信人,最后查到是林肯写的那封信。他要求和林肯决斗,以维护自己的名誉。本来林肯并不喜欢决斗,但是却无可奈何,只能答应。他选择了骑士的腰刀作为他的武器,并且请了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来指导他的剑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肯一直处在一种十分愧疚和自责的状态下,因为这一切都是他指责对方的错误而导致的。他在这样的心态下等待着那惊心动魄的时刻的到来。幸好——非常意外地——在决斗开始的前一刻,有人出面阻止了这场决斗。

中国有句俗语:“在你没有打扫干净自己屋子的时候,别去责怪邻居家的屋顶上有霜雪。”任何人都不要轻易地去指责别人,也许对方的行为举止让你忍无可忍,但是你完全可以使用更加委婉的方式与对方沟通,而不是以指责来激怒对方,导致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做了错事只知道指责别人,而不会反思自己,这是人们的弱点。因此,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我们所要指责的人常常会为自己辩护,并反过来指责我们。一味地去寻找他人的缺点,指责他人,远不如发现自己的缺点,反省自己。

乔治先生是一家机械公司的安检人员,他工作中的一项任务是检查员工们是否在工作时戴了安全帽。工作期间,每当他看到有员工没有那样做,他就会搬出一大堆公司的条文规定压人,并命令员工把安全帽戴上。被训斥的人当时会戴上帽子,但是,一旦乔治走了,就又把帽子重新摘下来。

乔治后来换了一种管理办法:当他看见员工摘下帽子时,他会很关心地问对方戴帽子是不是很不舒服或者大小是不是不合适。他的语气始终是一种平等、关心和让人愉快的口吻,当对方提完意见之后,他会诚恳地告诉对方安全帽是用来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的,并建议对方工作时一直戴着它。这一次效果果然不同,所有的人都把帽子戴上了——因为乔治先生让他们感到,戴帽子是一种需要,乔治先生是在为他们每一个人的安全考虑。

每个人在遇到挫折或者做错事的时候,都想要从他人那里获得理解和慰藉。而真诚的理解和慰藉的确是起死回生的良药。心地高洁的人深深懂得有过失的人的心理,往往能在别人出现过失时,善解人意,自我克制,出人意料地说出宽慰别人、温暖别人的话,使有过失的人恢复自信和自尊。

面对别人的过错,我们当然很生气。可是,指责不仅于事无补,甚至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在对方知道错误的情况下,你的指责也许会成为一种危险的导火索,一种能使自尊的火药库瞬间发生爆炸的导火索。所以,与其一味指责,不如宽容原谅他人,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促使他人改正过错,同时也会对你心存感激。

7别人的隐私,要么拒之门外要么烂在肚里

人们似乎都有一种爱好,那就是特别关注他人的隐私。比如那些名人的隐私,街头小报一旦出现了一篇有关某某名人的隐私,如“某某离婚揭秘”、“某某情变内幕”之类,就容易被哄抢一空。在与人交往中,为了避免引起别人的不快,赢得他人的尊重,一定要控制好想窥探他人隐私的好奇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他就会感到难堪甚至恼怒。隐私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都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敏感区,免使对方当众出丑。

在大学的时候,王巧和单丽丽是一个寝室的,两人关系特别好,无话不说。后来,王巧发现单丽丽从来不提起自己父母的事,于是就随口问了问,单丽丽一下子眼睛就红了,说出了实话:父母在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就离婚了,后来爸爸病逝,妈妈嫁了别人,自己一直跟着小姑生活。

为了安慰单丽丽,王巧也说出了自己的一个秘密,说自己也有难以启齿的事,就是自己有体臭,之前做过手术,但伤口才恢复不久,就发现根本没有除干净,洗过澡后就没有什么,但是一出汗,味道就又来了。为这个事,王巧很害怕和别人靠得太近。两人就这样互相安慰着对方。

一年后,王巧有了男朋友,一次,她不小心说出了单丽丽没有父母的秘密,没想到男朋友是个大嘴巴,没过多久这件事就在班上传开了。单丽丽很是生气,于是也把王巧有体臭的事告诉给其他人,大家一下子看王巧的眼神都变了。为这事,王巧的男友和她分了手,而且王巧和单丽丽曾经那么深厚的友谊也随之破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