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败在不会说话上
36391300000003

第3章 巧言妙语,迅速获得对方好感(2)

由于齐云的表现获得了公司高层的一致好评,当总经理助理的职位空下来的时候,齐云接替这个职位几乎是不用商定的事实,齐云听到这一消息后心花怒放。可是,这板上钉钉的事却出现了变化,原因就是齐云对同事的态度。齐云对待同事的态度,可远远不比在那些领导面前的态度。他自以为是老总的红人,就觉得比同事高一等,不但对同事爱理不理的,说话的口气也是颐指气使的,不给人留一点面子。

一天上午,公司传达室那位相貌平平的女工来给总经理送报纸,恰逢总经理不在。她把报纸放在了桌子上,可是转身的时候,不小心碰掉了。女工刚要弯腰去捡,就听到旁边的齐云严厉地命令道:“快把报纸捡起来!”

没想到,送报纸的女工一点也不示弱,回击道:“请你态度放尊重点!” 齐云冷笑道:“一个送报纸的,还要怎么尊重?”女工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摔门而去。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提拔齐云任总经理助理的文件一直没有下来,而且老总对待他也不像以前那样热情了,就在这时,一纸调令将他调回了市场部的基层。

他拿着调令找到老总,坦率地说:“我想知道我做错了什么。”老总说:“从你这一段的工作来看,你还不成熟,还需要在基层部门锻炼。”后来,他从别人对自己的议论中获悉传达室的女工是老总的表妹,这才知道自己被调离的真正原因。

用友善的眼光注视别人,对每一个人报以微笑,用友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尊重之意,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回报你。尊重公司里的每一个人,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重要的,需要你切实地去贯彻执行。

无论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贵,是公司总裁还是扫马路的清洁工,都应该受到尊重。有些非常“势利”的人总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看人家穿的像平民,就仗着自己有个一官半职趾高气扬,殊不知,对方的身份随时都会改变,就好比一个修剪花木的老头,实际上有可能是公司的总裁!所以,我们要懂得尊重每一个人。

5把“我们”挂在嘴边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人,总是喜欢把“我”字挂在嘴边,这样的人存在着过于浓厚的自我中心观念,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

这样的人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恨不得让地球都围绕他的意愿转,服从于他。他们只要集体照顾,不讲集体纪律,否则就感到委屈、受不了。却不愿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服从他人及集体。这种人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却不知道自己也应该尊重别人。总之,这些人心目中充满了自我,却唯独没有他人,信奉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问题出在自我意识过浓,走向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或者说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有人曾经做过调查,人们每天最常用的一个字就是“我”。为什么人们对“我”字特别关心呢?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被人称赞,也喜爱称赞自己。因此,你若想博取别人的好感,就要懂得维护他人的自尊心,避免自我中心倾向,千万不要常把“我”字挂在嘴上。

小飞去参加同学聚会,刚开始大家聊得很愉快,可是聊到后来,会场气氛一下子沉重起来,很多同学都沉默了。原来每次谈到一个话题,小飞都会抢过话头滔滔不绝,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似乎所有同学都得围着他转。

当老班长提议有时间大家可以一起组织去云南旅游时,小飞立马说道:“我上次去云南,怎么怎么……”聊到哪家料理不错,小飞说:“我觉得应该去……”和小飞要好的大鹏发现了他的这一毛病,好心提醒他,可小飞完全不当一回事,依然故我。本来说好到12点的聚会在10点就提前结束,最后小飞还说:“怎么这么早就结束了,我还没和老同学聊够呢……”后来,同学们组织聚会再也不叫小飞了,连最要好的几个同学也渐渐疏远了他。

亨利·福特曾说过:“一个满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随时随地说‘我’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我”字讲得太多并过分强调,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印象,这会在对方与你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形成障碍,影响别人对你的认同。

一篇名为《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剂药方》的文章曾经刊登于《福布斯》杂志上,文章中这样写道:语言中最重要的五个字是“我以你为荣!”语言中最重要的四个字是“您怎么看?” 语言中最重要的三个字是“麻烦您!” 语言中最重要的两个字是“谢谢!”语言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是“你”,语言中最不重要的一个字是“我”。因此,会说话的人,在语言传播中,总会避开“我”字,而用“我们”开头。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许多农民怀着对沙皇的刻骨仇恨,坚决要求烧掉沙皇住过的宫殿。

别人做了许多工作,农民们都置之不理,非烧不可。最后,列宁亲自出面做说服工作。列宁对农民说:“烧房子可以。在烧房子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思考几个问题可以不可以?”“当然可以。”列宁问道:“沙皇住的房子是谁造的?”农民说:“是我们造的。”列宁又问:“我们自己造的房子,不让沙皇住,让我们自己的代表住好不好?”农民们齐声回答:“好!”列宁再问:“那么这房子我们还要不要烧呢?”农民们觉得列宁讲得好,同意不烧房子了。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去公司面试时会说“咱们公司怎样……”“咱们都有……”记者在采访中也会用到“咱们这次改革……”或者“我们村……”还有一些教师上课时也会用“我们来看下一题”或者“我们今天上哪一课……”等句式来表达。这样说话能拉近与对方之间的距离,让人觉得和缓亲切,令对方心中产生一种参与意识,使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所以在与人谈话时,学会把“我”改成“我们”,会赢得他人对你的好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友谊,增加你的成功率。

6多请教以满足他人的为师欲

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你的同学、朋友向你请教各种问题,认真听你讲解的时候;当你的下级一脸崇拜地要你传授经验的时候,无论你心情如何,多么繁忙,都会满面笑容地解答他们的疑问,并且心中感到非常满足。

仔细想一下你的这种亲身体会,就会发现,成就感在每个人的心中是多么根深蒂固。别人向我们虚心请教,就表示我们在某些地方表现出众。在别人向我们请教时,心里不由自主地就会涌起一股自豪感和愉悦感,它不仅引导着我们的心灵,还主宰着我们的理智。相信每一个拥有健康心灵的人都会喜欢这种感觉、享受这种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