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血压高了怎么吃
36372900000012

第12章 高血压患者的食物降压指南(8)

黄豆通常有一种豆腥味,很多人不习惯。如在炒黄豆时滴几滴料酒,再放入少许盐,这样豆腥味会少得多,或者在炒黄豆之前用凉盐水洗一下,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红薯——避免过度肥胖,有效保持血压稳定〗

【食物简介】

红薯俗称山芋、番薯、地瓜等,原产于南美洲,我国很早就有栽培。它以块根供食,光滑、鲜脆,有圆、长、锤等形状,皮色有淡红、浅黄、白,其优良品种有白皮红心、红皮红心、南京红皮、青岛紫皮、浙江紫红等。它富含蛋白质、淀粉、膳食纤维、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等成分,有长寿食物之美誉。

【降压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红薯能提供大量胶体和黏多糖类物质,保持人体动脉血管弹性,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过度肥胖,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食物。同时,红薯叶也有降压奇效。

【适用分量】每次1个(约150克)。

【对并发症的益处】

红薯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并引起肠胃蠕动,从而起到通便作用。此外,它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物。

【食用建议】

平时吃肉颇多、时常大便秘结者,吃些红薯煮菜,可使大便畅通。

红薯宜趁热食用,冷食易引起胃部不适。

【饮食安全】

因为红薯含较多量的淀粉,故糖尿病患者忌食。

不宜吃得过多,以免出现胃部不适、泛酸、腹胀等症状。

红薯易在胃中产生酸,所以胃溃疡及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宜食用。

烂红薯(带有黑斑)和发芽的红薯可使人中毒,不可食用。

【病友疑问】

Q:我患了高血压,能吃冷饮吗?

A: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不宜大量吃冷饮。因为过量的冷饮进入胃肠后会突然刺激胃,使其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病情,并容易诱发脑出血。

焖红薯块

原料

红薯500克,葱10克,盐4克,生抽4毫升,食用油20毫升,水淀粉10毫升。

制作方法

1.将红薯去皮切块,葱切花。

2.烧锅下油,至120℃油温时将红薯放入油中,炸至金黄色后捞起。

3.另烧锅下油,放入红薯、清水,调入盐、生抽,用中小火焖至入味,用水淀粉勾芡,撒入葱花即成。

【食疗功效】

红薯内含大量淀粉和碳水化合物,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胶原和黏多糖类物质,以保持人体动脉血管的弹性,可防治高血压及血管硬化。高血压患者可常食此菜。

小贴士

红薯一定要蒸熟煮透再吃,因为红薯中的淀粉颗粒不经高温破坏,难以消化。

红薯叶煮红薯

原料

红薯200克,红薯叶50克,牛奶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红薯用水洗净,切成厚约2厘米的小块,红薯叶洗净。

2.炖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倒入1/2杯牛奶,再放入切好的红薯,中火煮开后转用小火慢煮3~4分钟。

3.把红薯叶放入锅内,再倒入剩余的牛奶,稍煮即可。

【食疗功效】

可健脾、养胃、益气,适宜高血压、维生素A缺乏症、便血、便秘、湿热黄疸者食疗。

小贴士

红薯和柿子不宜在短时间内同时食用,在食量多的情况下,应该至少相隔5个小时以上。

〖绿豆——降压明目〗

【食物简介】

绿豆又叫青小豆、青豆子、交豆等,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豆类食物,原产于我国、印度、缅甸等地,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现在主要产于我国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一般在秋季成熟上市。它不仅有很好的食用价值,还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有济世之良谷之称,是传统的夏季消暑食物。

【降压功效】

绿豆是高钾低钠食物,K因子(钾/钠比值)高达200以上,能降低血压和维持血压的稳定。

【适用分量】每日40克。

【对并发症的益处】

绿豆中的多糖成分能增强血清脂蛋白酶的活性,使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水解,达到降血脂的疗效,从而可以防治高血脂、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等疾病。

【食用建议】

尤其适宜中毒者、眼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水肿患者、红眼病患者食用。

【饮食安全】

忌用铁锅烹煮。

不宜煮得过烂,以免使有机酸和维生素遭遇到破坏,有降低清热解毒的功效。

虽然大多数人都可以放心地喝绿豆汤,没有太多禁忌,但是体质虚弱者不宜多喝。

服药特别是服温补药时不要吃绿豆食物,以免降低药效。

绿豆芽炒兔肉丝

原料

兔肉100克,绿豆芽250克,西芹、胡萝卜各50克,青椒25克,红辣椒25克,姜10克,盐3克,料酒3毫升,水淀粉5毫升,上汤10毫升,生油20毫升,香油2毫升,胡椒粉1克。

制作方法

1.将兔肉洗净滤水,顺纹切丝,腌制好;绿豆芽去头尾洗净;西芹、胡萝卜及青、红椒也切成同样大小的丝状;姜切丝。

2.锅内加水烧开,放入西芹丝、胡萝卜丝稍煮片刻;另烧锅下油,下兔肉丝爆炒至刚熟,倒出待用。

3.再烧锅下油,下姜丝及青、红椒丝爆香,下绿豆芽炒至八成熟,再下胡萝卜丝、西芹丝、兔肉丝,烹入料酒,加入上汤,调入盐、香油、胡椒粉炒匀,用水淀粉勾芡,下包尾油即成。

【食疗功效】

绿豆芽性凉,味甘,有消热解毒、降压明目、消暑止渴的功效。兔肉能补中益气、凉血解毒。二味合用,能补中益气、凉血降压、生津止渴,适宜各种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常食。

小贴士

绿豆不能与鲤鱼、狗肉同食。

薄荷银花绿豆汤

原料

金银花10克,薏米50克,绿豆100克,薄荷30克,盐适量。

制作方法

1.金银花洗净,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薄荷剪短,加入适量清水煎沸取汁;绿豆、薏米洗净备用。

2.将薏米、绿豆放入锅内,再加入薄荷水及适量清水,煮至薏米、绿豆酥糯。

3.放入纱布袋再煮5分钟,然后取出纱布袋,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食疗功效】

该品清凉可口,能消暑益气、润喉止渴,是高血压患者盛夏的消暑解渴良品,一般人也适于食用。

小贴士

将挑好的绿豆洗净晾干,在锅中干炒10分钟左右,然后再煮,绿豆很快就可煮烂。

〖小米——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

【食物简介】

小米即粟米,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已经有8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今天世界各地栽培的小米,都是由中国传出去的。由于不需精制,小米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很高。

【降压功效】

小米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能抑制血管收缩,降低血压,防治动脉硬化,是适合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食物。此外,它还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小便不利等症状,因此对久病体虚的高血压患者尤其适宜。

【适用分量】每次60克。

【对并发症的益处】

中医认为,小米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养神安眠等功效。用小米煮粥,睡前服用,易使人安睡。

【食用建议】

我国北方许多地方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产妇身体的传统。小米既可单独煮熬,也可添加红枣、赤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品。

小米宜与大豆或肉类食物混合食用,因为小米的氨基酸中缺乏赖氨酸,而大豆和肉类的氨基酸中富含赖氨酸,可以补充小米的不足。

【饮食安全】

用小米煮粥时粥不宜太稀薄。

胃冷者不宜多食小米,否则对身体不利。

【病友疑问】

Q:一到夏天,我就感觉心情烦躁,这是不是和气候有关呢?怎样来调理呢?

A:夏天时气温升高、湿度增大,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常会出现情绪烦躁、头昏脑涨、血压波动等症状。如果不及时纠正,容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夏季保健应注意以下三点:①晚间入睡较晚时,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不足。白天不宜过多地进行室外活动,空调不宜调得太低,一般以25℃左右为宜。不宜长期待在空调房中,否则易出现头昏不适等症状。②饮食宜清淡,应多吃绿豆汤、西瓜、水果及新鲜蔬菜,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血黏度升高。③应经常测量血压,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保持血压稳定。

小米沙拉

原料

小米100克,洋葱、番茄各20克,生菜100克,葡萄干、柠檬汁、柠檬片、食用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小米洗净,煮至八成熟,沥干水分;洋葱洗净,切丝;生菜洗净,用手撕碎。

2.将小米、洋葱丝、生菜,用鲜柠檬汁、食用油一起调匀。

3.加入番茄、葡萄干、柠檬片即可。

【食疗功效】

滋补肝肾,利尿降压,尤其适合高血压伴肝肾阴虚患者食用。

小贴士

小米忌与杏仁同食,否则会令人吐泻。

小米山药粥

原料

干山药20克(鲜品约100克),小米50克,大米100克。

制作方法

1.将干山药用清水洗净,切成粒;小米、大米用清水洗净。

2.取瓦煲一个,注入适量的清水,加入干山药粒,置于炉火上,用中火烧开。

3.投入小米和大米,煲约35分钟即可。

【食疗功效】

此粥能补脾润燥、宁心安神,可治纳食不香、夜寐不宁、大便干燥等症状。

小贴士

小米的蛋白质质量并不比大米好,因为小米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不理想,赖氨酸过低而亮氨酸又过高,所以产妇产后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营养成分。

〖薏米——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型高血压患者〗

【食物简介】

薏米又名薏仁、六谷米、薏苡、米仁、水玉米、菩提子、胶念珠等,是我国古老的食药皆佳的粮种之一。人们对薏米早有很深的了解,不仅在饭食中使用,并视其为名贵中药,在药膳中也广泛应用,被列为宫廷膳食之一。它的营养价值较高,所含蛋白质含量远比米、面高,而且它还具有易消化吸收的特点,对减轻胃肠负担、增强体质很有好处。

【降压功效】

薏米中含有较多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能预防高血压,降低人体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尤其适合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患者作为食疗之用。

【适用分量】每日50~100克。

【对并发症的益处】

薏米中含有特殊成分,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起到辅助治疗胃癌等作用。

常食薏米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食用建议】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尤其适合体弱、消化功能不良者。

【饮食安全】

不能过量食用。

便秘、滑精、小便多者及孕早期的女性忌食,消化功能较弱的儿童和老弱病者更应忌食。

芡实薏米饭

原料

芡实、鲜山药、莲子、薏米各15克,土茯苓30克,桂枝3克,泽泻10克,粳米150克,红枣、红糖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芡实、莲子、薏米用温水泡透,鲜山药洗净,切丁,土茯苓切丁,红枣、粳米洗净。

2.用瓦煲一个,加入适量清水,放入芡实、鲜山药、莲子、薏米、土茯苓、桂枝、泽泻、粳米、红枣、红糖,加盖,用大火烧开。

3.改用小火煮约35分钟即可食用。

【食疗功效】

此菜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并可预防高血脂、高血压、脑卒中以及心脏病。

小贴士

薏米的疗效缓慢,宜多服久服。脾虚无湿、大便燥结者及孕妇慎服。

菊花薏米炖猕猴桃

原料

菊花15克,猕猴桃1个,薏米10克。

制作方法

1.将菊花洗净;猕猴桃去皮,切块;薏米洗净,浸泡一下。

2.将菊花放入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煎汤取汁。

3.将薏米、猕猴桃及菊花汁一起放入炖盅,隔水炖至薏米熟烂即可食用。

【食疗功效】

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有健脾利水、利湿除痹、清热排脓、清利湿热之功效。

小贴士

薏米较难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2~3小时,让它充分吸收水分,在吸收了水分后再与其他米类一起煮即可。

〖荞麦——膳食纤维丰富,预防并发症〗

【食物简介】

荞麦又叫三角麦、乌麦、花荞等。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食物资源。它气味清香,很受人们欢迎。荞麦粉与其他面粉一样,可制成面条、面包、糕点、荞酥、凉粉等风味食物。荞麦还可酿酒,酒色清澈,久饮益于强身健体。荞叶中的营养也十分丰富,干叶可制成荞麦茶叶。荞麦苗可作蔬菜。荞麦中的淀粉含量近似大米淀粉,但颗粒较大,与一般谷类淀粉比较,食用后更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降压功效】

荞麦中蛋白质的含量与大米相当,但人体必需的赖氨酸含量较高,所含的脂肪主要是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和亚油酸,能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韧度和致密性,并降低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以荞麦为主食的地区,高血压的发生率较低。

【对并发症的益处】

荞麦中含有芦丁(维生素P)和烟酸,有降低体内血脂及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它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尤其是磷、铁、镁等,具有保护血管和抗血栓形成的功效,常食荞麦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食用荞麦(特别是苦荞)后,血糖、尿糖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很多轻度患者单纯食用苦荞麦就能控制病情。

【适用分量】每日60克。

【食用建议】

荞麦是老弱妇孺皆宜的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适合,也适宜食欲不振、饮食不香、肠胃积滞、慢性泄泻、出黄汗者,夏季痧症者多食。

【饮食安全】

脾胃虚寒、消化功能不佳、经常腹泻者不宜食用。一般人也不宜一次吃得太多,否则易引起消化不良。

三鲜荞麦面条

原料

荞麦面条200克,水发海参50克,水发黑木耳、胡萝卜、冬笋各30克,蒜末15克,料酒、酱油各10毫升,盐1.5克,味精1克,水淀粉10毫升,高汤75毫升,食用油20毫升。

制作方法

1.海参、黑木耳、胡萝卜、冬笋均切成小丁。海参下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

2.荞麦面条下入沸水锅中用大火烧开,再改用中火煮至熟透捞出,投凉,捞入碗内。

3.锅内放食用油烧热,下入蒜末炝香,下入黑木耳、胡萝卜、冬笋、海参炒匀,烹入粒酒、酱油,加高汤、盐烧开,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出锅浇在碗内面条上即成。

【食疗功效】

此款主食具有健脾消食、补肾益精、除烦清热、降压等功效,对高血压伴糖尿病肾阴亏虚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小贴士

荞麦不宜与黄鱼同食。

枣香山药荞麦粥

原料

荞麦仁200克,山药100克,红枣50克。

制作方法

1.荞麦仁淘洗干净,用冷水泡透。山药削去外皮,红枣挖去核,均切成小丁。

2.锅内放入清水,下入荞麦仁烧开,煮至七成熟,再下入山药丁搅匀烧开。

3.下入红枣丁,搅匀烧开,煮至荞麦仁熟烂、粥汁稠浓,出锅装碗即成。

【食疗功效】

荞麦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故有降血脂、保护视力、软化血管、降低血糖的功效。此款主食可美容养颜、强身健体,是高血压患者的日常保健佳品。

小贴士

每餐50克左右,不宜多食,多食难消化,令人头晕。

〖黑米——有利于控制血压〗

【食物简介】

黑米又叫黑粳米,是稻米中的珍贵品种,属于糯米类。它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经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类特色品种,外表纯黑发亮,香味独特,营养丰富,享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据史书记载,黑米从汉武帝时起就已被用作皇家供品,因而也有贡米之称。

【降压功效】

黑米中富含钾、镁、钙等矿物质,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适用分量】每餐50克。

【对并发症的益处】

黑米中含有黄酮类活性物质,能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减轻血管脆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由于黑米中含膳食纤维较多,淀粉消化速度比较慢,吃黑米不会像吃白米那样造成血糖的剧烈波动,因此用来做糖尿病患者的主食也很适合。

黑米还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作用,对贫血、头昏、视物不清、头发早白等多种病症也有改善作用。

【食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