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办公室工作:案例、方法与技巧
36226400000018

第18章 秘书应有委曲求全的肚量

案例二:廉颇和蔺相如

战国时期的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流传甚广。故事说的是蔺相如两次出使秦国,凭借大智大勇,使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倚老卖老,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的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的头上来了。哼,我要见到蔺相如一定给他颜色看看。”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上朝,以减少与廉颇的接触。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可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蔺相如让赶车的到小巷里躲避,让廉颇的马车先过去。这件事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啊?”门客们说:“当然秦王势力大。”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到了廉将军反倒怕他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个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因为这个缘故,我宁愿忍让一点。”有人把这番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感到很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家里去请罪。他对蔺相如说:“我是个粗人,见识少,气量窄,哪里知道您这样宽容,我实在没脸见您,请您责打我吧。”蔺相如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此后,两人成了好朋友。两人一文一武,齐心协力为赵国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智地委曲求全,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作为部属,有时难免受到领导的误解,甚至不正确的批评。面对这种情况,秘书一定要“沉得住气”,要有委曲求全的肚量,千万不要暴跳如雷,马上给领导“颜色看”。那样做既伤害秘书与领导之间的感情,也无益于事情的解决。

委曲求全不是怯懦,而是一种顾全大局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委曲求全是对领导者的最大尊重。

人微言轻的部属如何做到委曲求全呢?

(1)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要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受委屈而不发作,受委屈而能心平气和,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虽然没有战场上出生入死来得悲壮,但也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一个人如果斤斤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他可能在受到委屈时“拍案而起”,与领导闹得势不两立,那样就一定会影响工作,贻误大事。因此,作为部属一定要加强学习和提高思想修养,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多从大局着想,有高度的自我批评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2)要正确看待领导的批评。部属的委屈大都是由领导者的指责、批评甚至训斥引起的。部属对来自领导者的批评要正确看待,特别对有出入、不完全正确的批评,更要正确对待。领导是人而不是神,他也可能说错话、办错事,也同样难免在批评人、训斥人时颠倒事实的本来面目,感情用事或凭个人好恶待人。遇到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先硬着头皮洗耳恭听,不加解释。领导正在气头上,越解释越会火上浇油。这种情况下说一句解释的话也是多余的。对领导的正确批评,不论其在什么场合以什么方式提出,都应该虚心、诚恳地接受,并努力改正。如果你做了99件好事领导没有表扬你,你做错一件事领导就批评你,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你,你也不要感到委屈。因为领导对你信任、器重,往往表现在对你的严格要求上。对于领导不正确的批评,也不妨先接受,以后找机会再说明,这比马上争辩以示清白要高明得多。

(3)要相信领导。作为部属,如果对自己朝夕相处的领导失去信心,那么,他就很难满怀信心地去迎接前进道路上的挫折与失败。相信领导,首先要相信领导能实事求是,明辨是非,知错改错。所以,当部属受了点委屈时,不要感到心灰意冷,更不要一蹶不振。如果部属认为自己没有错,就应该允许领导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应该相信,领导在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是能够正确处理的。彭德怀给洪学智赔过礼,毛泽东也曾因对一名卫兵发脾气而三次向卫兵赔礼道歉。要相信,一个合格的领导是不会让部属一直委屈下去的。

(4)受到委屈时,要多从下面几个问题检查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委曲求全:对领导的批评虽未马上反驳,但是却愤愤地离开;中途打断领导的话,为自己辩解;文过饰非,嫁祸于人;用刻薄的语言含沙射影地给领导以某种暗示;故意转移话题,假装没有听懂领导的话;对领导的批评表现出漫不经心和不屑一顾;对领导的批评立即作出反批评;灰心丧气,工作出工不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