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课改持积极态度的校长刘堃说:“新课改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不是显现的,所以许多学校不愿搞。由于缺少外部监督,目前,只有少数条件较好、校长认识较高的学校在积极推动课改,造成改与不改一个样。”他坦率地说:“三年后,如果实施课改的学校升学率降低,我们没法向家长交待。所以,我们也在试试看。”他建议,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对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与监督,积极推动改革实施。同时希望有关教育专家能够深入学校,就课改方案、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与师生广泛交流,指导学校和师生适应新课改要求,改革教学方式。
(四)高中课改呼唤配套改革
高考是高中一切教学活动的“指挥棒”。部分高中校长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模式不改变,一切都将是空谈。”按照课改规划,三年后将由山东单独组织实施高考,山东的学生不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但截至目前,有关高考的考试标准仍未出台,各校都在焦急地等待观望。
济南历城一中副校长金巍说:“现在高考中记忆性的题目比例还是过大,虽然近几年出现了新情境题,但是老师和学生基本已经基本掌握了出题规律,很容易应对。高考的出题模式直接影响高中的教学模式,如果高考指挥棒不变,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
刘堃校长接受采访时说,当前高中“回读风”越来越热,有的市地回读生达到学生总数的50%,升学率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所高中都加班加点备考,素质教育根本落不到实处。说到底,还是以升学率来考核学校和校长,至于学生是否全面发展、是否实施素质教育,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这种情况下实施高中课程改革,首先部分家长就不答应,学校和老师的压力都很大。
刘堃等一批高中校长建议,要想使课改目标落到实处,高考改革必须配套进行。首先,高考应该适当加大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题目比例,给高中教学树立正确的导向,提高高中课改积极性。其次,要改革教学环境,不能以升学率这一条标准来衡量学校和老师。另外,要让高校也参与到高中课改中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让整体素质高、学有专长的学生能够受到高校青睐。
(第二节)解读山东高中新课程
一、山东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回顾
山东省2004年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视频会议在山东教育学院召开,陈光华副厅长、张志勇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市教育局分管局长、师范科长、基教科长、教研室主任、部分高中校长和骨干教师在17个地市分会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山东省2004年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正式启动。
全省高中课改工作会议在济南珍珠泉小礼堂开幕,标志着山东省高中新课改正式启动。
会议日程3天,邀请教育部及有关高校的6位专家做报告。省教育厅齐涛厅长、陈光华副厅长、张志勇副厅长分别讲话。各市教育局局长、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基础教育科(处)科(处)长、师范教育科(处)科(处)长、教研室主任,胜利油田管理局教育处处长、基础教育科科长,齐鲁石化公司总校校长、教务科科长,各基础教育课程中心负责人,部分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和部分普通高中校长,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人,新闻单位记者260多人参加了会议。
教育厅下发《关于做好2004年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全省高中课程改革研讨会在济南召开。各市教育局分管局长,基础教育科科长及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省教育厅齐涛厅长、陈光华副厅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副处长刘月霞关于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介绍,讨论了山东省高中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
齐涛在讲话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进行了很多改革,但最具影响力和意义最深远的改革有两个,一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毕业生派遣证改为报到证,这一改革标志着高等教育的性质、功能的改变,即由过去身份性教育(干部身份)变为学历性教育,并逐步向素质能力教育的转变。二是即将进行的高中新课改,它适应了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反映了教育内在的本质规律,初步实现了由教育理念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转折性变革。
齐涛在讲话中还从现阶段高中教学模式对学生成长的影响,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软硬件投入、工作量、成功率,高考改革,大、中、小学教育的贯通,高中学者型教师的培养等方面深入地阐述和分析了山东省高中课程改革。
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第一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立项结果。
2004年3~5月
各学校充分利用网上培训资源和校内资源,采取校本培训的形式组织开展对全体高中教师的通识培训。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
《山东省2004年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实施方案》
2004年5月
着手研究山东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方案。
省教育厅委托山东师范大学课程中心、曲阜师范大学课程中心、省教研室课程中心、潍坊市教育局四个单位开展新课程背景下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研究,分别提出2007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方案,供行政部门决策。
此次研究要求符合以下3个原则:一是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二是有利于高中课程方案的实施和促进高中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三是有利于向高等学校下放招生自主权。
根据山东省高中课程改革的工作安排,2004年秋季开学前,省教育厅将经教育部批准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基于新课程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方案,内容包括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基本程序、实施本方案的效果预测。要求各研究单位分别提出一个高校招生工作方案,于5月底前完成,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包括国内大学、省内高中、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社会有关方面的专家)对4个方案进行方向性和可行性论证,保留2个方案继续进行修改调整,通过各种形式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向省政府和教育部汇报,确定保留方案,并在修改完善后向社会公布。
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
5月28日
省教育厅对山东省五个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评价课题小组承担的高中新课改革研究课题进行了阶段评估检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曹志祥处长、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光华等参加了评估论证会。各课题组分别汇报了所承担的课题研究情况和取得的相关成果以及下一步研究规划。专家组对各个课题进行了咨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2004年6月至7月
开展高中起始年级的学科培训,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直接培训到起始年级各学科全体教师。
2004年8月
各地市选定实验教材;省教育厅组织相关出版社对学科教师进行实验教材培训。
省教育厅下发部分指导文件: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试行)》
《山东省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试行)》
《关于印发(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实行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方案(试行)》
2004年9月
山东省高一年级全部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部分教材未及时到位。
2004年12月
山东省成立基础教育评估中心。评估中心挂靠山东省教学研究室,作为基础教育评估中介机构,面向社会独立开展工作。
省教育厅下发两个重要文件:
《山东省2007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
《山东省2004-2008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实施方案》
二、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对高中课改原因的阐释
山东省高中课程改革已拉开大幕。高中课程为什么一定要改?在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厅长齐涛阐明了三个原因。
(一)学校不能只培养“标准件”
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齐涛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必然要发生变化,农业文明时代是师徒相承,工业文明时代是模式化“批量”教育,前半生在学校学习,后半生工作,培养的是“标准件”。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因此要求教育进行课程这一实质性的改革。
(二)打破推行素质教育的阻力
二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毋庸讳言,素质教育的推行受到重重阻力,只在局部和外延有所推进,根本原因就在于课程设置、考试评价手段方面没有改革。素质教育要实现由外延发展向核心突破,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三)培养孩子应对“能力”
三是为了山东千千万万孩子的将来着想。未来的社会是“能力”社会。高中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而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把孩子的个性和潜能都抹煞了。尽早进入高中课改,能使山东的孩子尽早受益。
三、山东省高中新课改确定五大重点工作
为搞好新课程改革,在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确定加强高中师资培训、创建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推进高校招生改革工作等为新课改实施前后的五大重点工作。师资培训是新课程实验工作首先要解决的任务,从2004年,山东省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高中校长、骨干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实验教材培训。第二项重点是加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各级教研、科研机构和高等师范院校加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结合,形成教学、教研和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支持网络。第三,山东省将制订实施基于模块的个性化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建立学生个性化选课和选课指导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管理制度。第四,方案实施后,学校要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同时也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提供更多的学生成长信息,逐步使高中对学生的评价记录成为高等学校招生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第五项重点是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纳入高中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山东省要在国家授权范围内,力争在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高考命题改革等方面有所突破,发挥高校招生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正面导向作用。今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前,教育厅将公布与新课程配套的高校招生改革方案。2007年,首批进入课改实验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将使用基于新课程的高校招生改革方案。
四、山东高中新课改推出评价报告有望与高考挂钩
作为高中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04级高一新生起,山东省将推出普通高中学生评价报告,作为教师和学校评价学生的工具。“我们希望评价报告能够与高考挂钩。”省教育厅有关人士表示。普通高中学生评价报告分基础信息、学分修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重要的成长标志、身体素质发展、基础素养发展、综合评价和附录等8项内容,报告向学生个人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公开,在学校一定范围内公开。填写内容需要公示的,公示后填写;需学生本人认可的,认可后填写。据悉,“重要的成长标志”部分,所填标志性项目必须以事实材料为依据,没有真实材料做依据单凭主观判断的结论不在填表范围。对于校报校刊主编、副主编、电视节目主持人、文艺节目主持人、学生社团(文学社、摄影社、诗社、散文社等)负责人、优秀分子等一定写明所兼职务、年度及表现,并在学校内公示一周以上无异议才能进入报告。“基础素质发展”按学期记录学生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方面的发展情况。作出“思想品德”、“公民素养”不合格的等级评定决定要极其慎重,除非学生有严重违法乱纪或犯罪表现或国家有强制性规定,思想道德素养一般不评定为不合格。等级评定为优秀的将公示,涉及学生隐私、评定为不合格等级、评价过程中不利于维护学生团结和师生和谐关系的相关资料应当保密。普通高中学生评价报告将放入学生档案,供高校选拔人才或用人单位招聘时参考。
五、适应山东高中新课改,2007年高考有望实行“3+X+1”
千呼万唤难出来的2007年“高考指挥棒”终于初现端倪。在泰安召开的山东省2004年招生总结会上,2007年山东省高考科目设置有望实行“3+X+1”的形式。
据悉,从2004年秋季开学起,山东省普通高中高一学生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启动,到2007年,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将迎来高考。有关部门已经初步拟定了一个山东省2007年的高考方案。最近,相关文件可能会以省招生委员会的名义下发,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
据了解,2007年高考方案预计将采用“3+X+1”的方式。其中“3”仍然是语文、数学、外语,但三门学科所占的分值与现在相比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比如会适当增加外语所占的比重。“X”仍是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新增加的“1”是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包括高中新课改选修课程所涉及的人文、科学等基本社会和生活常识,以及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一般情况下,文科考生要考科学方面的能力,理科考生要考人文方面的知识。
六、山东省高中新课改突出了选择性体现了新思路
在山东省实验中学的一堂英语课后,学生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刚上完课的英语教师邱维礼。邱老师笑着对记者说:“看来,学生们对高中新的教材和教学方式还是欢迎的,对高中新课改带来的变化是肯定的。”
(一)新教材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