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秋,广东省高中阶段教育将进行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新一轮课改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等诸多方面。普通高中新课程提高了选修课的比例,强调课程的可选择性和多样性:高中三年最低学分144分,其中必修学分116个,占总学分的80.6%;选修学分共28个,占毕业学分的19.4%,分为“选修学分”(至少22个学分)和“进修学分”(至少6个学分)。课程改革重视艺术类、技术类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课程的均衡性。新一轮课改将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高中语文将开设“新闻与传记”等选修课;信息技术开设了“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等选修课;通用技术开设了“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家政与生活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等选修课。新一轮课改对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广东2005年的目标是85%以上的中学教师、60%以上的小学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50%以上中学教师、20%以上小学教师能基本用英语会话和阅读;全省高校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教学,40岁以下教师英语水平达到六级以上,部分非英语专业用英语教学。
四、走向新课程,迎接新挑战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效率。实施新课程方案的重要理念是教和学方式的实质性变革,而其终结目标则在于引发学生“学”的实质性变化,新课程的推进要求学习方式的变革,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新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标志。
学校教育归根到底应该是素质教育,这已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地学校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更新的改革,这些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所有这些改革与措施都是从施教者的立场出发考虑的,如果我们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来思考,则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将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化社会带给人类的变化是革命性的,它不仅是一场社会意义上的革命,更是一场学习意义上的革命。学习化社会中,学习方式的地位被前所未有的突现。我们不仅要重视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尤其要重视学校教育范围内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校教育范围内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整个社会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任何教育及教学改革都应对自主性学习方式给予相应的足够关注,教材的编制与改革也应如此。
“自主学习”是指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老师的科学指导,围绕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的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主评价学习结果,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认知派的Zimmerman认为,学生的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因此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能仅仅追求气氛的活跃,学生课前做好自学的浅层目标,而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尽力追求的目标。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虽然现今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这种主体作用往往因受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材等)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能力的制约而大打折扣,学生依然在固定的时间学习统一的内容,依然是围着课本知识和教师的思维在转,而课余学习也是课堂学习模式的延续,学生从课堂到课外都缺乏学习的自主性,这是较普遍的现象。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知识经济社会已初步形成。时代信息化和Internet的完善给人类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人生存的必要条件。我们的教育应为学生未来的生存提供什么?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知识爆炸性的增长和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方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为主的学习已无法应付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具备自我学习,自我知识的更新能力已远比掌握现有知识更有积极意义。学校教育不是学习的终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教育工作的重心必须从让学生掌握知识转移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习惯上来,必须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开展创新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这种转变必然要依靠对知识的学习。创新教育首先就是使人“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拥有知识。一个现代人,要学习政治知识、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历史知识、文化艺术知识等古今中外的知识。因此,只有讲学习,才能深刻领会创新教育的战略意义;只有讲学习,才能掌握创新教育的方法;只有讲学习,才能拥有创新教育的智慧;只有讲学习,才能获得终生学习和创新的不竭动力。所以,一个人养成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和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这也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原始动力和最终目的.我国教育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前苏联教育模式影响,一直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育目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教学功能的一种经典表述,我们的教学总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本,通过老师的讲解将信息传输给学生,然后是考试,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与否的标准。如此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学生成为贮存知识的机器,“克隆”知识的载体。这种教学弱点和缺陷是十分明显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目中无“人”,学生很少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不懂得知识的由来,不懂得的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很少动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抑制,因此教学必须改革,必须改革现有课堂模式,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使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因此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的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探索性的追求知识,掌握知识。
按照“智力三维理论”和“思维结构理论”,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元认知的培养和训练;结合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德威克的“成就目标理论”,激发、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动机与情绪、认知活动、学校活动三个领域进行自我监控能力的建立和培养,对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调节。总之,要把元认知、动机、行为三方面的激发、训练、培养,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的切入点。
从教师一方面来说,就是要通过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目标,彻底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以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双主”并重的课堂教学模式。明确教师主导作用表现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学习、引导探究和引导评价上。表现之二在为学生释疑上。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提问,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鼓励学生自尊、自信、自主、自强,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
从学生一方面来说,通过自主性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性学习。
在自主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应贯彻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指导的地位,教师的教代替不了学生的学,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意识。
(2)整体性原则。实验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注重技能、非智力因素、自我监控等方面的培养。要在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化学、物理等各学科中全面展开。
(3)个体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允许有个性差异的出现,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经历,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
(4)反馈性原则。教学是一个双向的活动过程,存在着反馈的机制。对学生来说,反馈能使他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行为进行调控、修正。对教师来说,反馈可了解教与学的效果,对教学过程不断做出调整,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效能。
(5)科学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现代教学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实际制定出教学计划和确定探究方法、教学模式,做到既科学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自主性学习,就是要解决“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的问题。“我要学”,就是要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在学习中有浓厚的自主探索兴趣。“我能学”,就是建立学生的自主学习信念,会独立思考研究问题。“我会学”,要求学生能在学习上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强化。
自主性学习中,需强化教师“导”的能力和水平。自主性学习,绝不是自由学习,教师责任不是减轻,而是加重。每节课前,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精心组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对课堂上具体细节以及时间安排都要尽可能周到。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养成被动学习习惯,从而厌学怕学。在他们眼里,知识是枯燥乏味的,是灰色的。自主性学习中,教师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的问题贴近生活,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心灵共鸣和思维共振,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乐趣,是一种愉快的身心的体验。新课程教材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精神,开辟了较好的学习平台。不过,教师还需注意校本研究,把教学融合于学生实际生活中。
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所以,走出标准件式的教学模式,走向多样化的个性教学就成为必然要求了。只有重视个性化的教学,积极开展自主性学习研究,才能使学生不致被学习所限制、被铃声所规定的学校生活“磨灭了各自的差异性”,才能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语)。
五、为学生个性发展、走向自立提供平台
(一)此次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突破
当前,由于我国高中教育受到应试教育以及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很难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具有不同潜质的学生必须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进度学习同样的内容,而且要达到同样的要求,当前的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那么,此次高中课程改革,将在课程结构的改革上实现哪些新的突破?
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现行高中课程结构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科课程过多,过于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二是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太少,科目设置统一、课程内容统一、要求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三是课程设置上并行科目过多,造成了学生负担过重;四是过于强调学科价值,缺少学科之间的整合。突出课程的选择性、灵活性和多样化,为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具备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备面对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基础,为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是此次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点。
显然,要实现高中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化,首先要合理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机会;其次,在内容和要求上具有层次性。具体做法是: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设置多样、灵活、有选择的课程;规定了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的课时比例关系,并且对课程的修习时间和课时分配作出规定,要求学生在有选择的基础上,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或获得最低学分。这种灵活而富有弹性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打开了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学会负责,学会规划人生。
(二)高中课程结构的特点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新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其次,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结合起来;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拓宽学生发展渠道,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高中新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旨在保证所有高中生都达到共同要求,选修Ⅰ旨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不同科目中加深和拓宽的学习内容,选修Ⅱ是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身条件开设的校本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