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译文
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要太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接受,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也不要要求太高,而要考虑到对方是否能做到,不要使对方感到太困难。
评析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在世,孰能无过,在我们的沟通活动中,往往会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过错。一般来说,人都有自知之明。人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后,会对过失的性质、危害、根源等进行一些反思。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的反思再深刻,总不如旁观者看得透彻。所以,当我们发现别人的过失时,及时地予以指正和批评,是很有必要的。有人说赞美如阳光,批评如雨露,二者缺一不可,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在沟通中,既需要真诚的赞美,也需要中肯的批评。
人都是有自尊心和荣誉感的,有的人之所以不愿接受批评,主要原因便是怕触伤他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为此,我们在批评他人时,便可寻找一种不同于直接批评的方法,批评他人使其改正错误的方式。
唐代名相魏征以直言善谏闻名于世,而他在批评唐太宗时也很善用含蓄的方法。
一次,有人送给唐太宗一只鸽子,唐太宗很高兴,就托在手臂上逗着玩。见魏征进来,怕他看见,赶紧揣到怀里。其实魏征早已看见了,只是故意不言明,奏事时有意慢条斯理,拖延时间。结果等魏征走了,鸽子也闷死在唐太宗怀里。这里,魏征就是用含蓄的方式批评了唐太宗玩物丧志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