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谁在驾驶巴士
36153500000076

第76章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效应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此话不假。比如,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又如,人们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伺学同事或邻居中找意中人,而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总归是不太多的。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20年代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三分之一的夫妇,婚前住在五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

《南史》上记载了这么个故事:有个叫宋季雅的人,为了有个好邻居,情愿出十分昂贵的房价,买下一幢房子。有人说太贵。宋先生却说:“不贵,这100万元买屋,另外1000万元是买邻的。”宋先生为什么不惜重金买好邻?因为他懂得,有了好邻里,等于为自己增添了左膀右臂。

这些现象表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一种“邻里效应”。

理解“邻里效应”得以产生的“为什么”,似乎并不太难。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这无非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因为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要努力和邻近者友好相处,所以会尽量避免让近邻感到不愉快;同时,人们看待对方,也倾向于多看积极的方面,忽视消极的方面,这样,各自便为“邻里效应”的产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

(2)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和邻近者交往,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价小。这主要是了解对方容易,只花相对小的功夫,就能获得关于对方的某些信息,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能够预测对方的行为,就可以在和他交往时产生一种安全感。人们愿意和使他感到安全的人打交道。此外,和近邻者打交道时,往往付出较小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目的,比如向近邻借东西,最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

情感或行为从一个参加者传到另一个参加者。用社会学家布鲁迈的话来说,社会感染“吸引并感染了许多人,他们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功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开始时,人们可能仅仅是对那一行为好奇或者有些兴趣,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也就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了,同时也就有更加介入进去的倾向。”比如,一个小偷在车厢里扒走了一个乘客的钱包,近邻的乘客知道后,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互相感染,群情激愤,最后一致行动起来,把那个小偷扭送到附近派出所处理。这说明,“社会感染”对处于邻近空间中的人群,更易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人们相互之间靠感染达到情绪上的传递交流,使之逐渐一致起来,进而引起比较一致的行为。

从社会感染的特征去看“邻里效应”,显而可见的是,在邻近的人群中发生的“邻里效应”也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情感和行为变化。由此我们说,社会感染乃是“邻里效应”产生的一大社会心理机制。

但是,能不能说,在邻近的人群中就一定能发生正常的“社会感染”,产生良好的“邻里效应”呢?你自然会想到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自己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人;而自已所厌恶的人,也往往是邻近的人。这该如何理解呢?

为此,社会心理学家请你从社会感染的心理分析入手,去看看正常“邻里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这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受感染者与发出刺激者要有“相邻的背景”:

(1)情境上要相邻。

如果两个人在物理的、社会的和个体心理的状态这些情境方面大不相同,彼此就很难有效感染,试想,你家在举杯庆贺你新婚之喜,邻居却遇亲人去世,情境迥然不同,感染也就“短路”了,有什么正常的“邻里效应”可言?

(2)态度、价值观相邻。

在同一种刺激面前,两个态度、价值观不同的人,其情绪感染和行为感染的情况也会大不相同,比如在音乐茶座听流行歌曲,一些价值观相邻的青年可能发出怪声,互相感染,干扰秩序,但也有人认为这不文明,因而较少受这部分青年的感染。

(3)社会地位相邻。

这很容易理解。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即使是邻居关系,也难以对某些事情产生同样的情绪和行为。而社会地位相邻的人之间,彼此心理距离邻近,具有某种信任感,感染也就容易发生。对立的社会地位产生对立的思想意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们之间的情绪和行为感染自然会遇到巨大障碍。

(4)情感上的相邻。

某些邻里关系紧张的人,虽然阶级地位相邻,但他们在情感上却处于对立的状态,感染的“电路”大多是通向“负极”,“邻里效应”也就往往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

因此,我们要注意身边的“邻里效应”,做到强化其良性的,防止其恶性的,首先应当用“理智控制闸”把好认识“邻里”面貌这一道“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