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科学家对人的忧虑进行了科学的量化、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几乎百分之百的忧虑是毫无必要的。统计发现:
40%的忧虑是关于未来的事情;30%的忧虑是关于过去的事情;22%的忧虑来自微不足道的小事;4%的忧虑来自我们改变不了的事实;剩下4%的忧虑来自那些我们正在做着的事情。
快乐是自找的,烦恼也是自找的。如果你不给自己寻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所以,每当你忧心忡忡的时候、每当你唉声叹气的时候,不妨把你的烦恼写下来,然后在科学家的分析中为自己的烦恼归个类:它是属于40%的未来,30%的过去,22%的小事情,4%的无法改变的事实,还是剩下的那一个4%?
人是情绪动物,忧虑肯定是一种不好的情绪,你的情绪忧虑了,你就不可能再开心、快乐。未来是今后,是明天。明天是阴是晴,是热是冷,明天家中的老人是否会生病,明天自己的孩子考试是不是发挥的好,谁也说不清楚。用明天的事情让自己今天就担心紧张忧虑,该不是有病吧?所以有百分之四十的忧虑是白忧虑。昨天的日子过去了,昨天的日历撕掉了,昨天的不愉快不开心翻篇儿了,再拿昨天的事情烦自己,是不是叫作自寻烦恼?所以又有百分之三十的忧虑属于无效。电脑里存的一个文件找不到了;因为小孩子不听话今天被老师“请”到学校谈话了;自己在单位里活儿干的多钱拿的少;今天打车遇到的司机嫌活儿不好一路净说不中听的话……这些不快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怎么可以将它扩展为百分之二十二的忧虑?至亲得了看不好的病;单位借“改制”、“改革”之机让本该还可以再干几年的自己回家;自己住了几十年的老宅不幸坐落在即将拓宽的城市干道上……这些事情让你赶上了基本上属于忧也无用烦也无助。不要总是与命运抗争,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同它以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这百分之四改变不了的事情,不忧虑也罢。对于正在做着的事情,尽心尽力,全力全意给它往好里做就是了,如果忧虑有助于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多忧虑一些也无妨,但我们应该明白,忧虑这种情绪对任何事情都于事无补,那么这最后百分之四的忧虑也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美国波士顿地区精神病专家艾德华·哈罗威尔博士撰写了一本名叫《如何控制、利用忧虑》的小册子。提出了利用、排除忧虑有益身心健康的观点。
哈罗威尔博士在书中将忧虑分为“积极忧虑”和“消极忧虑”两种。
“积极忧虑”指预期会发生危险而产生的必要的心理准备。它提醒自己早作防范,或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消极忧虑”是一种破坏性的忧虑,它说来就来,不但不帮助你采取预防措施,而且会使你掉入情绪的“黑洞”中,难以自拔,最终损害身心健康。
哈罗威尔认为,对“积极忧虑”,我们不仅不反对,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以避免灾难的发生,至少在灾难来临时我们不会惊惶失措、一筹莫展,不至于陷入情绪不佳的境地。“消极忧虑”则是一种想像上的“失真”或“夸张”,它给人的心理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久之,会演变成一种“心理缺陷”,使人忧心忡忡,不能自拔,因此,人们应设法排除它。
排除“消极忧虑”的方法很多。一是向亲友、同事倾诉,说出心中不快,以减轻心理压力;二是用改变“生理状态”的办法改变你的“精神状态”,如大声唱歌,冥思遐想,想想曾经有过的愉快之事,或者看看影视喜剧,使不良情绪得以转移;三是到户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以期消除紧张状态,排除沮丧情绪。
忧虑的人也许是各有各的忧虑,但快乐的人都是相似的。他们在面对人生的各种选择之时,总会选择让自己快乐的那一种。
很久以来就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自寻烦恼。也就是说,如果你不给自己寻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所以,每当你自己忧心忡忡的时候,每当我们忧虑不止的时候,每当我们唉声叹气的时候,不妨把这个烦恼写下来,然后在科学家们的分析中为自己的烦恼归个类:它是属于百分之四十的未来,百分之三十的过去,还是百分之二十二的小事情,再不然就是剩下的哪一个百分之四?
人活一世,看似长久,实则只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过去了,不再烦;今天,正在过,不用烦,明天,还没到,烦不着。惟此,才可每天都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