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谁在驾驶巴士
36153500000047

第47章 煮熟的鸭子为什么会飞——我们觉得必然会成功的事情为什么会失败

很多的时候我们觉得胜券在握的事情往往会功亏一篑,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所说的木桶效应在左右着事情的发展,我们往往只是看到自己的优势,而忽略了自己的劣势,因此事情往往会失败。所谓的木桶效应就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需要的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长度,而是下工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些木板,这就是管理上有名的“木桶”法则。企业管理也是如此,要提高企业的效益,就必须狠抓薄弱环节,否则单位的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人们常说“取长补短”,即取长的目的是为了补短,只取长而不补短,就很难提高工作的整体效应。

它来源于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位老国王给他的两个儿子一些长短不同的木板,让他们各做一个木桶,并向他们承诺,谁做出的木桶能够装下最多的水,谁就可以继承他的王位。大儿子尽量把自己的木桶做大,做到桶壁最后一条挡板时没有木材了;而小儿子平均地使用了这些木板,做出了一个看上去桶壁并不很高的木桶。老国王让两人用自己的桶去装水,结果反而是小儿子并不起眼的木桶装水最多,最终得到了王位。

好多时候,我们的发展恰恰取决于那块“短木板”,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取长补短,把劣势转变为优势。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世界复印机市场一直被美国施乐公司垄断着,以至于人们一想起复印机一定想起施乐这一品牌。尽管如此,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佳能公司,还是利用顾客满意度调查法从施乐身上找到了“软肋”。佳能公司发现施乐的大型复印机不但操作复杂,保密性不好,而且成本昂贵,让许多企业感觉有些消费不起。

针对施乐公司的这些弱点,佳能公司设计出一种小型复印机,就像傻瓜相机一样好用,而价格也便宜,是施乐公司的1/10基至1/20,还解决了保密的问题。佳能公司此举使施乐公司的复印机全球市场份额从82%直线下降到35%。施乐公司见势头不对,也展开了大量的竞争情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施乐公司找准佳能公司在技术上的劣势,再发挥自身优势,重新夺回霸主之位。

佳能此举,可谓“打蛇打七寸”,果然见效。所以,不管是一个强大的企业或组织,或个人,不能仅指望核心优势,而且还要看整体状况和综合实力,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薄弱环节,并且还应避免把自己的“阿基里斯之踵”——最薄弱的环节,暴露给对手。

无数经验证明,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的人在现今社会是比较受宠的,其发挥才能的机会总是会多于知识面过于狭窄的人。因为现代社会更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类人能超越狭窄的专业范围看问题,能发挥才能的协同效应。而那些知识面狭窄的人,他的某类知识的缺失,就可能会成为个人发展的瓶颈。比如,市场销售总监如果不了解消费者和产品的技术问题,就无法评估一种产品的销售特点。因此,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最好用的办法就是补齐个人短板,均衡发展,以便把机遇之们推开得更大一些。

但是,在补齐个人短板的时候,千万不可过于关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那样只能使自己越来越丧失信心,迷失自我。这也是对补齐个人短板持反对意见的人的一个强有力的论据。他们认为:与其把眼睛盯在自己的不足上,不如把精力都放在关注自己的优点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能力,确定发展方向。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一个人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用在克服错误、改善不足上,也许他的优点永远得不到发挥。况且,一味地非要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齐头并进,那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毕竟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能精通一个领域已经不容易了。再者说,现在根本就不是单打独斗的年代,为什么不采取与别人合作的方式弥补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