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谁在驾驶巴士
36153500000107

第107章 为什么我们总是关注和自己相关的东西

是不是经常有这种的经历,某一天逛了整条街买了一件自以为独一无二的衣服,心里乐滋滋的。第二天却发现大街上穿同一款衣服的人竟然很多?再比如说,今天我的一只手不小心骨折了,以为自己很倒霉。走在路上却发现打着石灰膏的人还真多啊!于是心里也就多少平衡了一点。

仔细去分析的话,或许可以这么解释,其实事实就摆在那里,它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观察者的角度不同,观察者关注的焦点不同,如此同样的事实在不同的人看来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结局了。而且如果你对某个东西特别留意的话或者比较了解的话,你的大脑中自然也就残留有那种记忆,而人的大脑也是习惯于处理那种更熟悉的事物的,如此你自然也就更容易关注到那些东西了。人们就将这种现象称为“视网膜效应”。所谓视网膜效应指的是当我们具有某一样东西或者是某一项特征时就会更加注意别人是否有同我们一样的特征。所以在我们拥有了一件漂亮衣服的时候,不小心骨折的时候就会无形当中发现其实有这件漂亮衣服的,骨折的人也不少。

其实,“视网膜效应”就是注意的一个心理特点,即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只关注一定的对象,而不会顾及其他的对象。

在人的意识层次中,注意属于焦点意识的层次,这是人们对所注意的对象处于高动机的状态,所以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该事物,觉察其细微变化。人的心理活动随时都会指向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他的对象。心理活动指向某个对象时,他们会在这个对象上全神贯注起来,而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

不同的指向性会影响每个人的视野,当他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他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他一样具备这种特征。有时这就是一种狭隘视野与思维的反映,它会导致对待问题不全面,甚至极端的现象。尤其是当人们把注意的对象集中到一些负面事情上的时候,更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

其实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相同的,只不过有些人过于关注生活中消极的一面,并把它放大。这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造成的紧张易怒的情绪,从而形成了负面的视网膜效应。对于爱发脾气的人来说,这种不安全感来源于对自己深刻的不满意。这种感觉有可能来自于家庭。如果在自我认知形成的青少年时期,一个人经常得到来自家庭的负面评价,或父母经常与亲友孩子攀比,久而久之,他也会延续这种思维定势,对自己不满意,总对自己及周围环境提出苛刻要求。

卡耐基曾提出这样的一个论点:每个人的特质当中拥有80%的长处,而剩下的20%左右就是我们的短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将80%的优点给忽略掉,而更多的关注20%的缺点,这个现象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于别人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经常关注别人的或自己的缺点,而忽视别人或自己的优点。这样将会导致怎么样的后果呢?可想而知,在我们关注别人的短处的时候,我们就会对这个人产生厌恶感,即会产生所谓“一叶障目”。同时由于“视网膜效应”,我们会发现身边的人也同这个人一样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缺点。而在我们只想着自己短处时,那么就会使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同时也由于“视网膜效应”,我们会更加关注别人是否也会同自己一样有这么一个缺点呢?

只关注别人的缺点,自己的缺点产生的后果将会是使得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使得与他人的人际关系逐渐恶化,最后形成孤僻的性格以及单一的人际圈。相反的,如果我们看得更多的是一个人的优点,那么衍生开来就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也拥有这样一个优点,那么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所处的是一个充满美丽事物的环境。而当我们肯定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都是值得我们去相交的。

更多的关注别人的优点,自己的长处那么我们的胸襟会越来越宽广,对于自己也会越来越有自信;在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同时,也会因为肯定别人,欣赏别人而受到别人的肯定和欣赏,从而人际关系越来越和谐。

“视网膜效应”所带来的效果是奇妙的,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优点,以一种正确的态度运用这个效应,那么我们所拥有的漂亮衣服也就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