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13日,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之一——丁文江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在北京的地学界知名人士和国际友人,济济一堂,共同缅怀他的爱国热情和科学贡献,畅叙他一生勤奋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
丁文江,字在君。英文名字V。K。Ting,是根据上海方言拼音而成的。有时发表文章用“宗淹”,是为纪念他的同乡范仲淹而取的笔名。
1887年4月13日,丁文江诞生在江苏省泰兴县黄桥镇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在全家7个兄弟中排行第二。在丁文江出生的年代,黄桥镇是一个偏僻的小镇,与世隔绝,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农村气息。丁家祖辈都是乡绅,清朝时代丁家通过亲属与官宦有些联系,在本地可以说是名门大户,是有钱有势的人家。
若论丁氏家谱,丁文江的曾祖父任过浙江的一个小官职。他祖父的堂妹嫁给苏州一位著名进士。祖父本人没有功名,只是一个乡绅,从事村政和丁氏家族的一些事务,负责为亲属和当地贫穷百姓提供义地,举办种种慈善事业。
丁文江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诞生、成长的。
在贤淑慈祥的母亲教育下,他自幼养成了好学的习惯。从5岁到15岁的这一段时间里,他接受的教育是围绕着科举的要求来进行的。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三国演义》,以及韩愈、司马光、苏东坡等的名著,能“寓目过诵”,尤其喜爱吟诵古今诗词和题写对联。
一天,丁文江给乡村学校的小朋友们讲述七步成诗、五步成诗和三步成诗的故事。讲的是那么生动有趣,他说:
“据说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即位以后,就想迫害他的弟弟曹植,他知道曹植文思敏捷,出口成章,便限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作诗一首,如果不成就要杀头。于是曹植在走完七步时,就作成了一首诗。”
这时,一位小朋友,跟随丁文江讲故事的情节,脱口而出,开始背诵这首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接着丁文江对这位小朋友说:“这首诗,有的书上是上面这四句,而有的书上是六句,全诗你知道吗?”
那位小朋友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丁文江背诵全诗道: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小朋友们惊奇地注视着丁文江,都感觉到他的才华出众,知识超群,这么小的年龄就已博览群书了,真了不起。
说完七步成诗,他又继续讲五步成诗的故事,他说:
“唐朝有个名叫史青的人,生于零陵,聪敏强记;开元年间,他上书自荐,说曹植七步成诗‘尚为迟涩,请五步成之’,唐玄宗以‘除夕’为题面试,他当场写成下面这首五言律诗: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着后园梅。”
讲完五步成诗,又讲三步成诗。丁文江对小伙伴们继续讲道:
“我读过新旧《唐书》,其中还有一段三步成诗的故事。说是柳公权跟随唐文宗游览未央宫,唐文宗对他说:‘我有一件喜事:过去赐给守边将士的衣服久不及时,今年开春就把春衣发下去了,你可贺我以诗。’柳公权立即写成,唐文宗十分喜悦,当面夸奖他超过‘七步成诗’的曹植,说:‘子建(曹植字)七步,尔乃三焉。’”接着丁文江背出柳公权的三步成诗: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挟行非真行,分衣是假衣。从今貔武士,不惮戎金徵。
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他把诗融在动听的故事中,这是一种难得的本领。
老师很喜欢丁文江聪颖的天资。一天,老师要考他作对联的本事,便出了上联:
“愿闻子老,”
丁文江应声对出下联:
“还读我书。”
老师称赞他是神童。其实,丁文江学习对联知识由来已久了。他爱好各种对联,而且特别青睐巧用数字作对联。他觉得这种对联对仗工整,明朗易懂,突出了对联的表现力。他能吟诵清代诗人陈沅赴京赶考途中,船夫考他的那副对联: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11岁的时候,丁文江写出了《汉高祖明太祖优劣论》的政论文章。汉高祖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则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要论述他们谁好谁劣,需要通读汉史和明史,从政治、经济、文化、治国方略等多方面加以论述。这对一个只有11岁的学生来说,实在很不容易。然而,当时的丁文江却完成得很好。
丁文江在少儿时代,除了读过很多文史书籍以外,还埋头研究过那些胸怀大志的文人学士的思想。对清代伟大学者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的著作,他特别爱好。
13岁时,丁文江以优异的成绩从泰兴学校毕业了。家里本想送他去上海南洋中学深造,这是中国第一所完全采用西方教学方法的中学。然而,他幸运地遇上了从长沙来泰兴任知县的龙璋先生。龙先生是来自西方的“新学”学派的门徒,他在县城里办起一所新的学校。
丁文江14岁时,龙璋先生听说他有奇才和宏大的志愿,就让他的父亲带丁文江到县衙去面试,出的题目是《汉武帝通南夷论》。丁文江作文阐述,条理分明,先生看完后,感叹不已,认为他就是“国器”,并收为弟子,而且还劝告丁文江的父亲,送他去日本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