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由遗传决定的,还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曾经一度是心理学界争论的焦点。现在心理学界对此的看法是: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9.4.1 遗传因素
为了考察遗传因素对智力形成的作用,本书第八章介绍了家谱研究和双生子研究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遗传因素研究。其中,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范式是研究遗传对人格影响的最有效方法。同卵双生子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差异性,可以看作是环境的作用;另外,通过对异卵双生子和同卵双生子进行比较,其相似性可以归因于遗传因素。综合研究这两种双生子类型,就可以得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人格形成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弗罗德鲁斯(B 。Floderus,1980)等人在外向性维度上对瑞典的12898对成年双胞胎进行了人格问卷调查,罗丝(R 。Ro se,1999)等人对芬兰的7144对成年双胞胎进行了人格问卷调查。
同时,弗罗德鲁斯等还考察了神经质维度中的遗传成分,结果表明,同卵双生子在神经质维度上的相关系数为+0 。50,而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为+0 。23.
以上研究说明,同卵双生子在外向性和神经质上的相关系数要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也就是说,遗传因素在这两项人格特质上起了重要作用。
另外,1982年,我国学者林崇德教授研究了遗传对儿童性格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对于性格特征的不同方面,遗传因素具有不同的影响。在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以及性格情绪方面,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而在意志特征和品德方面,两者则没有显著差异。
9.4.2 环境因素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小的时候,家离墓地不远,他就玩起一些哭丧、埋死人之类的游戏。孟母认为这种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就举家搬迁到市集上,结果孟子就学起商人做买卖的样子。孟母又很不满意,于是就把家迁居到学堂旁边。孟子开始变得喜欢读书、遵守秩序、彬彬有礼。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于是就决定在学堂旁定居下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环境因素,尤其是社会环境因素,对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置身于各种各样的宏观或微观环境中,都会不自觉地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后天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后者又有社会文化、家庭、学校等多种作用形式。
9.4.2.1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人所处的地理生态环境和气候环境等,它对人的生活习惯和人格的形成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受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中国历史上南方以农耕生活为主,北方以游牧生活为主。南方的农耕民族处在一种相对安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农作物的播种到收割都留守在土地上,不需要迁徙。这使地处南方的民族逐渐形成了追求平和、随遇而安、不大愿意冒险、稳重、富于耐性的人格特征。而北方的游牧民的自然环境则相对恶劣,他们的生活环境异常艰难,一年四季都处在迁徙之中,居无定所,白天要在草原上奔波劳碌,晚上还要提防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以至于要时刻做好同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准备,以此来换取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铸造了北方游牧民族强悍、坚忍不拔、锐意进取、豪放直爽的人格特征。
此外,气候也会短暂影响人的人格特征,如寒冷能引发人们的忧郁情绪,炎热会使人性格烦躁、易发怒。
总之,心理学家认为自然物理环境会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但不起决定性影响作用,它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影响,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另外,影响人格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两者绝对不可能独立。
9.4.2.2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一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等。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文化形态,每种文化根据自身的社会价值取向选择社会内的一部分行为,从而使每一种文化具有自己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即民族精神)。这种一致性使同一社会或民族中的个体在特定文化形态下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或相似的人格特征。
每个人都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氛围塑造了不同特征的民族性格。例如,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R 。Benedict,1929)从宗教、经济、政治、社会交往、观念等方面实地调查了三个原始部落的人格特征,包括北美印第安祖尼人、美拉尼西亚岛屿上的多布人和北美西北海岸的夸库特尔人。她在研究时借鉴了尼采在古希腊悲剧研究中的两个概念:阿波罗型和狄奥尼斯型。研究表明,北美印第安祖尼文化属于阿波罗型,他们循规蹈矩、中庸、有节制,还具有充满合作精神、讨厌酗酒、藐视权力等特征;夸库特尔人属于狄奥尼斯型,他们与祖尼人恰好相反,狂妄自大、羞辱客人,做事不知节制,争强好胜,而且富于野心和攻击性倾向;多布人属于妄想狂型,他们崇尚背叛与恶意的美德观,彼此嫉妒、猜忌,不相信别人,对他人充满敌意,具有怀疑和残忍的性格。
以上三个部落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模式中,形成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民族特征,从而说明,不同的文化会熏染出不同的性格,即显示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家庭在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每一个人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教育环境首先是家庭,其次才是学校,而且在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大部分都是在家庭生活中度过的。因此,家庭对于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庭对人格的影响包括许多方面,如家庭气氛、家庭结构、出生顺序、父母本身的人格特点、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间的交往等等。其中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对人格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A 。Baldw in)等人在20世纪40年代概括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另外,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早期经验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十分显著。心理学家通过对孤儿院或保育院的儿童研究发现:“母爱丧失”的儿童由于从小没有受到母爱的教育,智力和言语的发展都比较迟缓,情绪反应不丰富,表情呆滞,往往会形成不合群、任性、攻击、孤癖、反应迟钝等人格特征。因此说,早期经验确实会对人格发展产生影响,幸福的童年经历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不幸的童年经历有可能导致不良人格的形成;但这种关系也不是绝对的。
学校教育在儿童人格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学校是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教育影响的场所。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学得了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接受了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学会了人际交互的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在学校里,教师、课堂教学、班集体、同伴关系等因素都会对人格发展施加影响。
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具有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低龄儿童,他们往往把老师所说的、所做的作为自己行为的榜样。因此,教师在学校里一定要做好“言传身教”,使自己努力成为“学生的表率”,从而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另外,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的管教方式也会对其人格产生影响。在民主型管教方式下,学生倾向于形成积极主动、情绪稳定、友好的同伴关系等人格特征;在放任型管教方式下,学生倾向于形成任性、无合作性、无纪律等人格特征;在专制型管教方式下,学生倾向于形成缺乏自主、依赖性强、情绪不满、冷漠或攻击性等人格特征。
在研究同伴关系的人格影响力上,考依(J 。Coie,1983)等根据同伴接受性将儿童分为五类:受欢迎儿童、被拒斥儿童、矛盾的儿童、被忽视儿童及一般儿童。研究发现:被拒斥的儿童一般表现为孤独感较强、学习成绩较差、反社会和破坏行为较多等。我国学者桑标(2003)对受欢迎儿童、被拒斥儿童、被忽视儿童这三种类型儿童的人格和行为特点进行了总结。由此表可以看出,不同的同伴关系可以导致不同的人格特征。
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正如巴甫洛夫所言:人格的形成既取决于遗传的神经特征,也取决于后天的生存环境,是先天特征和后天影响相互作用的合金。
那么,在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谁起主导作用,遗传还是环境?一般认为,就整体而言,环境因素的作用要大于遗传因素。卡特尔在1965年以大量的家庭成员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环境因素决定了整体人格的2/3左右,而遗传因素决定了整体人格的1/3左右。但就不同人格特征而言,遗传和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因不同人格特征而异,例如,人的气质、智力等特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大,而人的性格、价值观等主要受后天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