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探索心理的奥秘
35853800000011

第11章 知觉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时每刻都有各种刺激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产生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觉,但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并不止于这些简单的感觉。例如,当在公园里游玩时,我们不仅看到五彩缤纷的颜色,听到各种音调的声音,闻到令人陶醉的香气,还会看到花草树木、人群等鲜活的形象。在实际生活中,感觉是心理活动的开端,但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客观事物的一堆杂乱无章、互相孤立的个别属性,而是由这些个别属性构成的有机整体。例如,当我们看一个苹果的时候,感觉到了它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个别属性,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属性孤立起来,那么就不能认识到这是一个苹果,只有把这些感觉信息整合起来,人才能识别这是一个苹果,而不是梨子或番茄。

当刺激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脑不仅能够反映物体的个别属性,而且能通过各个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把物体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关系整合成一个整体,形成对该物体整体的反映,这个信息整合过程就是人的知觉过程。

3.2.1 知觉概述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人通过感觉来了解外部世界和自身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人脑的选择、组织与解释,从而产生知觉。知觉是人脑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和感觉一样,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对事物感性认识的范畴。如果没有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既不会产生感觉,也不会产生知觉。知觉与感觉的不同之处在于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通过知觉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事物的结构和关系的反映,人才能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才能了解它的意义。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协同活动才能产生知觉。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认知活动,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相加,而是人脑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对当前感觉信息进行解释与综合而产生的。感觉与知觉之间是连续的,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感觉与知觉通常是融为一体的,因此也常合称为感知觉。

3.2.1.1 自下而上加工与自上而下加工

人的知识经验对知觉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始于知识经验还是当前刺激,可以把加工过程分为自下而上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和自上而下加工(top‐dow n processing)两种形式。

自下而上加工是指从当前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从较小的知觉单元开始进行分析,逐步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然后将事物的整体与过去的知识经验进行匹配,最终完成对事物的知觉。例如,我们在看英语单词时,先从构成字母的垂直线、水平线和斜线开始加工,然后把这些特征结合起来,识别出是什么字母,再将各个字母结合起来,与记忆中的英文单词进行比较,最终识别出该单词。自下而上加工就是这样从低水平加工到高水平加工的过程。自下而上加工始于外部刺激信息,因此也叫数据驱动加工(data‐driven processing)。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可以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来帮助我们识别物体。自上而下的加工又叫做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driven processing),它始于人的知识经验中与知觉对象有关的概念,由此形成对知觉对象的某种期望或假设,这个期望或假设会影响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和水平,以及对信息的整合与解释。例如,我们常常会忽视错别字,虽然它与记忆中存储的信息不相符合,但是由于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存在自上而下的加工,对这个字存在着一定的期望,这种期望影响了信息的解释,知觉系统自动把它识别为原来正确的字,使得我们没有注意到错别字的存在。

3.2.1.2 知觉的种类

人的知觉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等。除了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外,各种知觉中常常还有其他通道的感觉器官的参与,例如运动觉和触觉常常参与视知觉。

根据知觉所反映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反映事物的空间特性,处理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和方位等信息。时间知觉反映客观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运动知觉反映事物的运动特性,处理物体在空间上的位移以及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等方面的信息。

根据知觉反映客观事物的正确程度,可以把知觉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即错觉。错觉是与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知觉。

3.2.2 知觉的特性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综合与解释,是比感觉更复杂的认知活动,而人能够对客观事物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这四个基本特性。

3.2.2.1 知觉的选择性

人不可能同时清晰地知觉到所有的外界刺激,而只能根据某种需要或目的,有选择性地把一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当作知觉的对象,同时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人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加工就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进行优先加工的过程。

知觉的选择性与注意有关,当注意有意识地指向某个物体时,该物体就成为知觉的对象而被人清晰地感知到,它周围的其他事物就成为知觉的背景,只留下模糊的印象。例如,当你和朋友在聚会上聊天时,朋友的声音就是你知觉的对象,能被你清晰的听到并理解,而周围人的说话声作为知觉的背景,对你来说只是一片嘈杂声。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当注意发生转移而指向视野中的其他物体时,该物体就会变成知觉的对象,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了背景。当你注意,你看到的是一个白色的花瓶,周围的黑色部分就成为了背景;当你把注意转向黑色的部分,你将会看到两张人的侧脸,此时白色的花瓶成了背景。当你注意黑色的色块时看到的是一个个魔鬼,而注意白色色块时看到的是一个个天使。这种当注意力在图像的不同区域间转换时会知觉到不同物体的图像称作两歧图形。

在一些两歧图形中,注意力集中在不同的轮廓线上时,也会产生知觉的变化。

你看到了什么?是一个年轻的少女还是三只飞翔的小鸟?实际上她们都存在,当你把图中少女的脸部轮廓知觉为老妇人的鼻梁的轮廓时,脸的其他部分也随之发生改变,当你掌握了这一点后就能在这两种图形轮廓之间来回转换。你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

两歧图的知觉有时还受到先前出现的物体的影响。当你从左到右看第一排图形时,你是不是看到最后一个图形是一个男人的脸呢?而当你从右到左看第二排的图形时,你是不是看到最后一个图形是一个侧坐的女人呢?而比较两张图形,它们实际上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先前的知觉让人处于准备状态,对后继的知觉产生了影响,这种现象叫做知觉定势(perceptual set)。

3.2.2.2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的,但是人并不把对象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看作孤立的,而是把它们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例如,学生听老师讲课时,并不是把老师所说的每一个字的各个音节都毫无遗漏地分辨出来,而是听懂老师讲的完整句子和完整的意思。

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知觉之所以具有整体性,是由于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有过去经验的参与,大脑在信息加工时,就会利用已有经验对缺失部分加以整合或补充,从而将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虽然狮子的一部分被树挡住了,但是人们利用已有的经验将缺失的部分补全,仍然知觉到了一只狮子。

知觉的整体性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和特性,你是否能看到两个白色的正方体?这种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主观认识产生的轮廓称为主观轮廓。

3.2.2.3 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某种意义,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例如,是一个由黑白斑点组成的隐匿图形,你看到了什么呢?是不是能看到雪地里有一条狗呢?正是由于知觉具有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有知识经验的参与,才使我们在看似杂乱的黑白斑点中提取信息,把对象知觉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与个人的知识经验直接有关。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在知觉上是有差异的。例如,对同一张X光片,不懂医学知识的人无法从中得到有意义的信息,而放射科医师就能从X光片中检查出身体的病变情况;在检查机器的运作情况时,工程师能比一般人看到、听到更多的细节。

知觉的理解性与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有密切的关系。理解帮助人们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理解也有助于把刺激物知觉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对于自己理解和熟悉的事物,人们容易把它当成一个整体来感知。

在知觉信息不足或复杂情况下,知觉的理解性需要语言的提示或思维的帮助。例如,在一些旅游风景区,有许多像形的石头,也许开始您看不出来,但经过导游的指点,就会越看越像。

3.2.2.4 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对于我们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型或服装发生改变而完全认不出来;对于一首熟悉的歌曲,不会因它高八度或低八度就认为是别的歌曲。

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常见的恒常性有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1)形状恒常性

一扇从关闭到完全敞开的门,尽管门敞开的程度不同时,它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投影的形状也不相同,但我们总把门看成是矩形的,这就是形状恒常性,即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

(2)大小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是指人对物体的知觉大小不完全随视像大小而变化,而是趋向于保持物体的实际大小的知觉特性。按照物理学中的光学原理,同一物体,距离观察者越近,它在视网膜上的视像就越大;反之,其视像越小。例如,同一个人站在距离我们3米、5米、15米的不同距离处,他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随距离增加而不断变小,但是我们总是把他知觉为一个同样大小的人,也就是说,视网膜上投影的大小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保持相对稳定。

(3)明度恒常性

当外部照明条件发生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保持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叫做明度恒常性。例如,无论在日光照射下还是微弱的灯光下,煤块看上去都是黑色的。从物体反射的光线强度上来说,煤块在日光照射下反射的光量远远大于在弱光照射下反射的光量,可见我们看到的物体的明度或视亮度并不取决于照片条件,而是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4)颜色恒常性

在色光照明下,一个有颜色的物体的表面颜色并不会受色光照明的很大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叫做颜色恒常性。例如,当红光照射到白色的墙壁上时,我们看到的不是红色的墙壁,而是在红光照射下的白色墙壁。颜色恒常性与知识经验有关,例如在绿光照射下,我们仍然将香蕉看成黄色,但是如果在色光照明下让我们分辨不同颜色的纸片的颜色,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视觉线索对人的知觉恒常性有重要作用。你看到了什么?是不是一个大个子正在追赶一个小个子?请你用尺子来量一下两人的高度,你发现了什么?其实,这两个人是一样大小的,只是图中采用了一些视觉线索,形成了一条狭窄的通道,人们在知觉时不自觉地将距离考虑进去,认为“近大远小”,所以才将大小相同的人看成大小不同。这就是距离线索所造成的视错觉。

知觉恒常性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特性,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如果人的知觉不具有恒常性,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时刻发生改变,人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否则,就难以获得确定的知识,难以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

3.2.2.5 知觉的适应性

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适应。例如,根据光学原理,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但人的视觉系统看到的物体却是正立的,这是知觉适应的作用结果。新生儿的知觉经验少,所以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是倒视的。

小资料———知觉适应

19世纪末,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知觉适应现象。斯特拉顿(G 。Stratton,1896)给自己戴上一副自行设计的眼镜,这副眼镜使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反转和变位。也就是说,视野上方的物体投影在视网膜的上方,视野下方的物体投影在视网膜的下方等。戴镜后的头三天,由于网像颠倒,空间定向有很大困难,当他伸手取物时,手的方向往往和物体的实际方向相反;三天以后,他开始可以看到自己的手在写字;第四天,能在两手间进行正确的知觉选择;第五天,能在房内从容地散步;第七天,他开始能欣赏散步途中的景色。这说明,经过学习和适应,视觉和触觉、前庭觉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空间定向能力得以恢复;到第八天,他摘下了反转镜,这时看到的每件东西都上下、左右颠倒了。几个钟头后,空间定向才重新恢复正常。

(资料来源: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2.3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客体的空间关系的知觉,我们对物体的大小、形状、深度和方位的知觉都属于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

3.2.3.1 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shape perception)是对客体形状的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各部分的组合的反映,如对表情、文字、图形等的知觉。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觉和动觉的协同活动而形成的。通过视觉,我们得到了外界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形状。而人眼观察物体时,眼部肌肉沿物体轮廓运动所产生的动觉和颈部肌肉运动所产生的动觉,都是知觉物体形状的信号。用手沿着物体边界运动所产生的触摸觉,也为形状知觉提供线索。

(1)轮廓与图形

图形就是视野中的一块面积,它通过轮廓而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当我们观察和辨认某一图形时,能感觉到的图形的边界线,就称为轮廓。实际上,我们所感觉的“线”在现实中是不一定存在的。轮廓是视野中临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变化时出现的。黑色与白底形成了鲜明的明度对比,使得黑色的部分突显出来,形成了各种动物的图形。

我们之所以感知到物体,是由于物体与背景的分离,背景被忽略了。画面中的图,具有前进和引人注目的特征,它与背景发生分离而被识别,有相对集中的安定性,具有轮廓和物像特征,给人以深刻印象。而背景就显得后退、分散和空间位置不够明确,由于背景的形状和模糊性而使人难以感到它的存在。

能成为图的条件有:

● 封闭的形状容易被看作图形,而封闭包围这个形的形则容易被看作“底”。

● 在相同条件下,面积较小的形容易成为图形。

● 统一整齐的形比零散的形容易成为图形。

● 凸起的形较凹陷的形容易成为图形。

● 动的形容易成为图形。

● 形的内部质地密度相对大的形容易成为图形。

● 根据视觉经验常常引发联想的形容易成为图形。

● 明暗或色彩对比度强的形容易成为图形。

(2)图形的组成

当我们从背景中区分出图形时,我们还要将图形组织成一个有意义的形状。为了使得感觉信息排列有序,我们的大脑按照某种规则来组织这些刺激。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了以下图形组织的原则:

① 接近性:距离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② 相似性:凡形状或颜色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我们看到的是一列叉和一列圆圈。

③ 连续性:凡能够组成一个连续体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人们看到的是直线与曲线相交,而不是两条曲线。

④ 封闭性:人们倾向于补全缺损的轮廓,知觉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即人的知觉具有“完形”的能力,我们看到的是三角形和圆,而不是无意义的线段和曲线。

⑤ 良好图形性:良好图形是指同一刺激所显示的各种可能性中,最单纯、最有意义的图形,被看成正方形和圆的组合,而不是两个不规则图形的组合。

3.2.3.2 大小知觉

(1)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根据几何投影规律,同一物体,距离观察者越远时它在视网膜上的投影越小。

式中:a表示网膜投影的大小,A指物体的大小,D是物体与眼睛的距离,即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而与距离成反比。人们的大小知觉(size perception)不仅仅考虑网像的大小,还会考虑距离的因素,即物体大小=网像大小×距离,这就是大小—距离不变假设,即人们在大小知觉时同时考虑网膜投影的大小和知觉距离这两方面因素。大小—距离不变假设解释了大小恒常性。

(2)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

对物体大小的知觉受到邻近物体大小的影响。左右两个被包围的圆形实际大小是相等的,而我们知觉到的大小却是不相同的。被大的物体包围下的物体显得小,而被小的物体包围下的物体显得大。两个圆形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相同,观察的距离也一样,它们在大小知觉上的差别,是由于网膜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影比例造成的。

3.2.3.3 深度知觉

人不仅能感知平面的二维物体,而且还能产生具有深度的三维空间的知觉。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深度知觉使人们能够把二维的视网膜像解释为三维的世界,认识到事物的真实面貌。深度知觉是由一定线索引起的,线索来自外部环境和机体内部两个方面,即刺激物的特性和视觉系统本身的特性。

视觉刺激中最常使用的深度线索有以下几种:

(1)大小

实际大小相近的两个物体,网像较大的就被知觉解释为较近。

(2)视野中的高度

在视野中越远的物体相对位置越高。

(3)遮挡

视野中远物是被近物遮挡的,即被遮挡的物体总是距离较远,酒瓶被酒杯部分遮挡,因此我们认为酒瓶离我们较酒杯远。

(4)线性透视

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越趋向接近,就表示距离越远。公路越向远处延伸,边界就越接近。

(5)纹理变化

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为距离知觉提供了很好的视觉线索。远处的纹理密度较近处大。

来自视觉系统本身的深度线索有以下几种:

(1)调节与辐合

眼睛注视物体时,为了使进入眼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需要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看近处物体时,曲度变大,看远处物体时,曲度变小。调节作用只在几米的范围内有效,且不太精确。双眼注视一个物体时,为了使视网膜成像同时落在双眼网膜的中央,两条视线必须向被注视物体集中。辐合指眼睛随距离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物体上。调节与辐合是自动进行的,它们引起的各种神经活动是深度知觉的重要线索。

(2)双眼视差

由于两个眼睛位置不同,它们之间相隔约65毫米。同一物体投射到两眼网膜的图像是有差异的,且距离越远,差异越小。大脑把两个不同的信息结合起来而产生具有深度的立体。立体图像和立体电影就是利用双眼视差,将两种稍有差异的图像同时呈现给两只眼睛,从而造成了立体的视觉效果。

3.2.3.4 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orientation perception)即方向定位,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例如对东南西北、前后左右、上下等的知觉。方向定位是人借助于视觉、听觉、触摸觉、动觉和平衡觉等来进行的。我们用眼睛观察事物,用耳朵辨别声音方向,用触觉、动觉、前庭觉去感知自己与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人综合各种感觉信息而形成方向知觉,各种感觉信息中视觉和听觉是最主要的,其他感觉起辅助作用。通过多种分析器的协同配合和相互补充,提高了人空间定向的能力。

(1)视觉方位定向

当人用眼睛观察事物时,物体就在网膜上形成投影,我们可以根据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位置来判断它的方位,如风扇吊在天花板下,台灯放在桌子上等。物体在空间上的方位是相对的,人的方位知觉也只能是相对的,因此视觉定向必须借助于各种参照物,否则就无法定向。人在定向时常常以环境中一些熟悉的物体为参考,例如,东西以太阳出没的位置为参照系,南北以地球磁场为参照系,上下以天地为参照系,而前后左右则是以观察者自身为参照系。在完全失去参照系的情况下,人是无法辨别方向的,例如在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中,由于失去了地球上地面与天空这一参照系,人就无法判断上下。视觉定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得到的。

(2)听觉方位定向

人靠听觉来辨别声源的方向和远近。耳朵不仅接受声音,而且还能辨别声音的方位和距离。听觉线索主要由单耳线索和双耳线索所构成。

单耳线索:由单耳所获得的声音线索,虽不能有效判断声源的方向,但却能有效地估计声音的距离。人们是通过声音强弱来判断声源远近的,声音强时觉得近,声音弱时觉得远。特别是对一些熟悉的声音,如火车的轰鸣声等,按照声音强弱就可以判断其距离的远近。

双耳线索:双耳对于人准确地判断声源的方向起着重要作用。人的双耳分别处于头部的左右两侧,声音到达两耳的距离不同,这就造成了两耳声波刺激的强度差和时间差,是声音定向的主要线索。

强度差指同一声源传到两耳时,两耳接收到的声音强度上的差别。声源同侧的声音较强,对侧的声音较弱,所以可以根据感受声音的强弱,判断出声源方向。

时间差指声波到达两耳的时间差别,靠近声源一侧的耳朵先听到声音,对侧的耳朵后听到声音。时间差使人能分辨出声源所在,定位于先听到声音的一侧。人耳对500~700赫兹的声音的时间差辨别能力最强,能分辨时间差为0 。00001秒的两个声音。

盲人具有高于常人的声音定向能力,能精确分辨声源的方位,还可根据自己发出的声响的回音来躲避障碍,这种听觉定向能力的高度发展是对他们视觉丧失的一种代偿。

3.2.4 时间知觉

时间和空间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人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下活动。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延续性或顺序性的知觉。客观事物是延续的,“逝者如斯夫”就是对时间延续性的知觉;客观事物同时又是有先后顺序的,诗人雪莱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就体现了对时间顺序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不同于空间知觉,它并不是由固定的刺激引起的,也没有提供具体时间线索的感觉器官,并且由于时间具有不可逆性质,人只能知觉过去发生过的事件,而不能知觉已经逝去的时间。

时间知觉包括对事件先后顺序的分辨、对具体时间点的确认、对未来时间的预测和对持续时间的估计四种形式。

3.2.4.1 时间知觉的参考系

时间是无限延续的,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因此人对时间的知觉总是要以某种客观现象作为参考系,这些客观现象可以是自然界或社会中的一些周期现象,也可以是人的生理状态。

(1)自然界中的周期现象

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自然界中的周期现象作为时间的参考系,例如,以太阳的东升西落来代表一天,以月亮的一次盈亏变化来代表一个月,以四季的一次循环来代表一年。自然界的周期现象为我们感知、判断时间和调节活动提供了客观依据。

(2)计时工具

人类发明了钟表和日历这些计时工具后,不仅可以准确地估计较长的时间,如年、月、日,还可以精确地估计像小时、分、秒这样短暂的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时工具越来越精密,已经可以精确地测量毫秒、甚至微秒这样极短的时间。

(3)机体的生理节律

人的许多生理活动都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例如,人从进食到饥饿大约经过4~6小时;从觉醒到睡眠的周期为24小时。人的体温、血压、血糖、内分泌乃至人的智力、体力和情绪等都带有节律性的变化规律。人们可以依据身体的节律性活动来估计时间。例如,根据饥饿程度来估计开饭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困倦程度来判断深夜。人的机体内存在着所谓的生物钟,与自然界一样,人的生物钟也以24小时为周期运转着。当人被剥夺所有外在的时间信息来源时,生物钟仍能够为人提供有关时间的信息。

3.2.4.2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1)所估计时间的长短

人们对持续较长时间的估计往往不足,又往往高估持续短暂的时间。人对1秒钟左右的时间估计最为准确,所估计的时间越长,估计的误差越大。

(2)感觉通道的性质

听觉对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最好,而视觉的时间判断精确性较差。例如,当两个声音相隔1/100秒时,人耳就能区分,而视觉需要1/10~1/20秒。

(3)一定时间内事件的数量和性质

在特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多且性质复杂时,人倾向于将时间估计得比较短;反之,事件数量少且性质单调时,人倾向于将时间估计得比较长。例如,一个讲座如果内容丰富,听众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4)人的兴趣、态度和情绪

人的兴趣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很大,当人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会觉得时间飞逝;相反,做自己不感兴趣甚至讨厌的事情时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情绪和态度也影响着对时间的估计,当我们期待某件事情发生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例如迎接期盼已久的亲人时总觉得姗姗来迟。人快乐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快,时间被估计得短些;而在烦闷、厌倦或痛苦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在回忆的时候,时间知觉的情况与上述情况相反。有趣、快乐的事件回忆起来显得比较长,单调乏味的事件回忆起来就觉得很短。

3.2.5 运动知觉

物体的运动特性(空间上的位移以及位移的方向和速度)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就是运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运动知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重要意义。设想一下如果你没有运动知觉,那么你在过马路时就不能估计汽车的速度,那会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啊。运动知觉存在个体差异,棒球运动员能快速准确地估计球运动的速度,运动知觉能力比一般人强。

人没有专门感知运动的器官,运动知觉是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个感觉器官共同提供信息来实现的。运动知觉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的信息:

(1)网像运动系统

人在观察运动物体时,如果眼睛和头部保持不动,物体的连续位移将刺激视网膜上的一系列感受器,视像在视网膜上产生位移,从而提供了物体运动的信息。但是人的眼睛、头部以及身体也经常在运动,因此网像运动系统不是运动知觉的唯一信息来源。

(2)头—眼运动系统

当我们用眼睛追踪运动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视像虽保持不动,但是动觉器官感受到了眼睛和头部的运动信息,从而提供了物体运动的信息。当观察静止物体时,若转动眼睛或摇动头部,此时,来自网像运动系统的信息与来自头—眼运动系统的信息相抵消,知觉到的物体就是静止的。

(3)运动物体其他特性的影响

当物体向你逼近时,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会逐渐变大,增大的速度提供了物体接近速度的信息。电影电视常常利用这一原理来制造出不同的运动效果。听觉对运动知觉也有重要作用,例如人们常常根据火车轰鸣声的强弱来判断火车的远近。

3.2.5.1 真动知觉

运动知觉可分为真动知觉(real movement perception)和似动知觉(apparent movement perception)。真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上的连续位移和位移速度的知觉,是对物体真正运动的知觉。

外界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但不是所有的运动都能被人所觉察,例如,人眼不能觉察出钟表上的时针运动这样缓慢的运动。而当运动速度太快时(如日光灯的闪烁),人们也觉察不出运动。运动知觉依赖于物体的运动速度,速度太快或太慢,人都知觉不到运动。人眼刚刚可以辨认出的最慢的运动速度,称为运动知觉下阈;刚刚还能看到闪烁时的最快速度称为运动知觉上阈。运动知觉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目标物体的照明与持续时间、参考体系、观察者的距离和自身运动状态都会影响运动知觉阈限。例如,降低物体的照明会导致运动知觉阈限上升,知觉不敏锐,正是因为如此,夜晚比白天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运动速度的快慢,都是相对而言的。人在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时候,需要与其他物体作比较,这个被比较的物体,就是运动知觉的参考系。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以地球作参考系的。

3.2.5.2 似动

似动(apparent movement)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把实际静止的物体或实际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似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景运动(stroboscopic movement)

当我们在看动画电影时,我们知觉到的物体连续运动客观上并不存在。动画电影是以每秒钟连续闪现24张静止的图片而制作成的。人的视觉系统会把这一系列快速呈现的变化的图片知觉为连续运动。这种静止刺激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使人产生运动知觉的现象叫动景运动,又叫 Φ现象。

(2)诱导运动(induced movement)

文学作品中常常描述说“月亮在云中穿梭”,而事实上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月亮周围的云层在飘动。为什么人会觉得是月亮在动呢?因为人的视觉系统趋向于将较大的,包围的物体作为背景,即参照系。因此,相对于云层来说较小的月亮就容易被看作是运动的。这种一个物体运动而使相邻的静止物体产生似动的现象,叫诱导运动。

(3)自主运动(automatic movement)

在暗室里,注视一个光点(如一支点燃的香烟)几分钟,你会发现这个光点似乎在动,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自主运动。造成自主运动的原因至今尚未明确,有两种观点对自主运动现象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长时间注视一个物体时,人的眼球会有微弱的颤动,眼动信息输入大脑,使人误以为光点在动;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由于视野中缺乏参照物引起的,一旦有了参照物,自主运动现象就不会发生。

慢慢移动你的眼睛,中间的圆形部分是不是好像在不同的深度连续地移动?这就是Ouchi错觉,是一种自主运动错觉。

(4)运动后效(movement aftereffect)

在较长时间地注视一个沿一定方向运动的物体后,将目光转向静止的物体,会觉得静止的物体似乎在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一似动现象叫做运动后效。例如,当你注视瀑布一段时间后,再看周围的其他物体,会觉得物体在向上运动,这叫做瀑布效应(waterfall effect)。

3.2.6 错觉

由于许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我们的知觉有时不能完全正确地表达外部事物,会出现各种歪曲,这种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就是错觉(illusion)。错觉与幻觉不同,它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在外界刺激实际作用下产生的歪曲的知觉,而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作用时产生的,是虚幻的。

产生错觉的原因十分复杂,可能由物理、生理以及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其中同时并存的其他刺激的干扰是产生错觉的主要原因,人的主观因素,如经验、情绪、年龄等也有重要影响。

研究知觉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正常知觉的规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同时,错觉研究还有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军事、服装设计和室内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利用错觉。例如,因为白色有扩散作用,黑色有收缩作用,所以瘦小的人穿白衣服会显得略为丰满,而肥胖者穿黑衣服会显得苗条些。

错觉是十分普遍的,各个感觉通道都存在错觉现象,其中视觉通道的错觉表现得最为明显。典型的错觉现象有以下这些:

(1)大小错觉

大小错觉是人们对几何图形的大小或线段的长短知觉错误而产生的,以下列出了一些典型的大小错觉现象。

● 线段长短错觉:两种常见的线段长短错觉现象。左图中的垂直线与水平线实际上是等长的,但看上去垂直线要比水平线长一些,这叫做垂直—水平错觉(horizontal‐vertical illusion)。右图中的两条线段实际上也是等长的,但是由于两端的箭头的方向不同,上面的线段看上去要短一些,这叫做箭形错觉,也叫缪勒—莱耶错觉(Müller‐Lyer illusion)。

● 面积大小错觉:为多尔波也夫错觉(Dolboef illusion),两个相同大小的圆,一个放在比它略大的圆里面,一个放在比它大很多的圆里面,相比之下,前者比后者显得大一些。与左图类似,两个相同大小的扇形,放在较小的扇形中时比放在较大的扇形中显得较大。面积大小错觉是由视觉对比引起的。

(2)形状和方向错觉

● 线条弯曲错觉:两条平行线由于周围附加线段的影响,中间变得狭窄了,使得直线看上去好像是弯曲的。右图中的菱形由于周围同心圆的影响,四条边似乎也变得弯曲了。线条弯曲错觉大多是同时作用的周围刺激的干扰引起的。

● 平行线错觉:表示了平行线的方向错觉。在左图中,由于周围黑色小方块的影响,平行线的方向发生了变化,看起来并不平行了。右图是有名的左氏错觉(Zollner illusion),在平行线的旁边加上一些不同方向的线段,使得平行线看上去不平行了。

● 螺旋错觉:你是否可以看到一个螺旋?黑色的弧看似一个螺旋,实际上它们是由一组同心圆构成的。这一错觉现象叫做Fraser螺旋错觉,它是由于复杂的背景而形成的,背景上带有方向性的小单元格使之产生了螺旋上升的知觉。

(3)明暗错觉

为赫尔曼(Hermann)栅格,你看到了交叉处的灰点了吗?再仔细看看,灰点实际上并不存在。用眼睛环视它,你有没有看到交叉点放出火花,G rid火花错觉与赫尔曼栅格错觉相似,但错觉效果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