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家畜阉割法及常见病防治
35717200000007

第7章 家畜寄生虫病(3)

【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畜舍、用具的清洁和消毒。

(2)病牛和健康牛要隔离饲养,不得混群。检查种公牛的精液,证明无滴虫感染之后,才可使用。

牛巴氏焦虫病

【病原】牛巴贝斯焦虫。为寄生在牛红细胞内的血孢子虫,虫体在红细胞内呈双梨子形,以尖端粗连,构成锐角,虫体小于红细胞半径。蜱传染此病,蜱活动时此病流行。

【症状】体温升高,达40℃以上,胃肠蠕动弱,心跳快,呼吸迫促,下痢,黏膜发黄,血稀薄,尿红色,奶牛产奶量骤减,重病牛5~6天死亡。

【剖检】组织苍白带黄疸色,腹部皮下水肿。脾边缘钝圆,质脆。肝肿大无光泽,无弹力。胆囊肿大,内容物黏稠,肾、膀胱、胃黏膜小点出血。

【治疗】

(1)0.5%黄色素溶液50~100毫升(每千克体重0.003~0.004克),静脉注射,24小时后重复注射1次。

(2)1%台盼蓝溶液,80~180毫升(每千克体重0.003~0.005克)静注射,用时现配。

(3)高锰酸钾5~8克,水2~3.5千克配成溶液,每日1次,连服1~3次,体温下降后,仍连服2日。最好在热前4~5小时用药。

(4)贝尼尔(血虫净),水牛每千克体重7毫克,黄牛每千克体重5~7毫克。用蒸馏水配成7%溶液,臀部深部肌肉注射。轻症1次,重症每天1次,连用3次。

(5)硫酸喹啉脲的用法用量见秦氏焦虫病。

【预防】灭蜱,以1%敌百虫液喷洒。

(二十四)牛秦氏焦虫病

【病原】牛秦氏焦虫。在红细胞内,虫体极小,呈小环状、短杆状、帽针状等多种不同形态。每个血细胞里可寄生1~5个虫体,只有红细胞半径的1/5,蜱为传染性媒介。

【症状】多为急性,病初体表淋巴结肿大,体温上升达40℃~42℃,呼吸、脉搏加快,流涎,下痢,粪内带血,一般无血尿,有黄疸症状,泌乳牛产奶下降。如不治疗,约2~3周死亡,死亡率达80%~90%。

【剖检】尸体消瘦,胸、腹两侧皮下有出血斑,淋巴结周围呈肉胨样,透过包膜可见出血点;肾出现结节变化,真胃黏膜上也出现黄白色结节,或凸出的暗红出血斑点。肝、脾、胆囊肿大。

【治疗】

(1)磺胺甲氧吡嗪(SMPZ):每千克体重50毫克,甲氧苄氨咪唑(TMP)每千克体重25毫克和磷酸伯胺喹啉(PMQ)每千克体重0.75毫克,3种药同时服用,每日或隔日1次,连用2~3次,有较好的疗效。

(2)贝尼尔:黄牛每千克体重3.5~7毫克,配成7%溶液,每天1次,肌肉注射,连用3天。无明显好转隔两天后再连用两天。对重症者应用7毫克/千克的剂量。

(3)硫酸喹啉脲:每千克体重1毫克,以灭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配成1%~2%的溶液,皮下注射在吸收缓慢的皮肤、尾根皱襞等部位。注射后出现反应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每千克体重0.1毫克)。

(4)磺胺苯甲酸钠:每千克体重0.003~0.009克,配成10%水溶液肌肉注射。

(5)纳嘎宁:每千克体重用0.015~0.02克(精制品),配成10%溶液,经过滤后,煮沸消毒30分钟使用,静脉注射。

(6)高锰酸钾2~6克,加水1000毫升,隔日灌服1次。

(7)皮肤、黏膜等有血点时宜用:氯化钙10克,抗坏血酸3克,盐酸硫胺0.05克,灭菌蒸馏水12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连用2次。

预防同巴氏焦虫病。

(二十五)血吸虫病

【病原】分体吸虫。寄生在牛、羊、猪、马等多种动物的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中,虫体细长0.9~1.7厘米,通过钉螺传染给各种动物及人。

【症状】急性时腹泻严重,粪便中混有脱落的肠黏膜和血液。在慢性时可见腹泻及便血,日渐消瘦、贫血,母畜流产,严重者死亡。

【诊断】主要是检查出粪便中的虫卵。

【治疗】7505(4-硝基-4,异硫氰酸基二苯胺):每千克体重40~60毫克,一次口服,疗效满意。

【预防】及早发现病畜,及时治疗。粪便堆集发酵,杀灭虫卵及幼虫。消灭钉螺。是人畜共患病,应与卫生部门共同进行工作。

(二十六)马的寄生虫病

马圆虫病

【病原】马圆虫。寄生在马、骡结肠、盲肠和肠系膜动脉根处的一种褐色或灰褐色的线状虫体,长短不等,一般为0.5~4.5厘米。

【症状】幼虫寄生在肠系膜动脉根,形成血栓或动脉瘤时,马匹在重度使役后,常发疝痛。少量成虫寄生,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则可引起贫血、水肿、下痢、消瘦。

【治疗】

(1)噻苯唑:每千克体重15~25毫克,一次内服。

(2)驱蛔灵(哌嗪):每千克体重220毫克,一次内服。

(3)硫化二苯胺:25~30克(每千克体重0.05~0.1克),混于饲料内喂服。

【预防】 注意马舍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粪便堆积发酵。

马蛲虫病

【病原】马蛲虫。寄生在马的盲肠、结肠内,产卵时虫体在直肠内,卵产在马肛门周围。虫体灰白或黄白色,尾尖细呈绿豆芽状。

【症状】肛门及尾部剧痒,患畜长期不安,日渐消瘦,贫血。

【诊断】肛门周围有灰白色或绿色污块,刮掉放显微镜下,可见椭圆形虫卵。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含有幼虫的侵袭性虫卵,马吞食后被感染。病马食欲下降,喜饮水。

【治疗】

(1)敌百虫:马、骡10~13克(每千克体重用0.05克)配成20%水溶液,胃管投入。

(2)噻苯唑:每千克体重2.5~30毫克可驱除成虫,每千克体重100毫克可驱除未成熟的虫体。

(3)用水或消毒水洗去肛门周围的绿色污块。

(4)常用2%左右盐水灌肠可达驱虫目的。

(5)雷丸、使君子各60克,槟榔60克,研末一次灌服(成年马用量)。

【预防】检出带虫及时驱虫。保持畜舍、用具清洁。经常刷拭肛门周围皮肤。

(二十七)马胃蝇蛆病

【病原】马胃蝇蛆。是马胃蝇的幼虫,寄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叮咬黏膜。幼虫呈白色或粉红色,像花生米样大小。

【症状】幼虫爬行于舌、咽部黏膜时引起咳嗽,打喷嚏;寄生于胃时,刺伤胃黏膜,引起消化不良、贫血、消瘦和慢性肠炎。有时伴有疝痛。

幼虫在直肠爬行和叮咬肛门时,引起奇痒。

【诊断】根据病史、发痒季节、临床症状诊断。春末夏初检查时应注意粪便中及肛门周围是否有虫体,也可做实验性驱虫。

【治疗】

(1)敌百虫:马、骡10~13克(每千克体重用0.05克),配成1%溶液口服,驱虫率可达97%。

(2)二硫化碳:胃管投入,成马15~18毫升(每千克体重0.05毫升)。

在大批驱虫前,应选出少数病畜做安全实验,证明效果安全后,再用于大群。

【预防】每年初春应驱虫一次,将驱出的虫体消灭。在马胃蝇出现季节,每隔5天用1%敌百虫溶液喷洒马体,以杀死马匹体表的幼虫卵。

(二十八)马副丝虫病(血汗病、切肤病)

【病原】多乳突副丝虫,为寄生在马皮下组织内的一种长2厘米左右的包色线状虫体。

【症状】夏季炎热的季节,在颈部、背部、胸部出现豆大结节,结节破裂后流血,最后结痂。气候凉爽后可自愈,但来年又复发。

【治疗】

(1)局部治疗:1%~3%石炭酸,涂擦患部,每天2次。

(2)敌百虫(精制):10克敌百虫加蒸馏水100毫升,每次用配好的药液在出血周围分两点做皮下注射0.5~1毫升。

(3)寒水石15克、大黄10克、白矾25克、黄芩30克、玉米45克、甘草3克、白芷45克、当归2克,研末,开水冲,候温灌服。

(二十九)马的浑睛虫病(马的丝状虫)

【病原】浑睛虫,是马的丝状虫幼虫,寄生在马眼球内(眼前房),幼虫长2~3厘米,呈乳白色的丝状。成虫寄生在腹腔、胸腔及阴囊等处,成虫长7~12厘米不等。

【症状】寄生在腹腔等处的成虫不引起症状,幼虫在眼球内寄生时可引起羞明、流泪,造成白内障,角膜也同时混浊,严重时患眼失明。

【治疗】开天穴巧治:等虫体游至眼前房内,用0.5%~3%毛果云香碱点眼,使瞳孔缩小,防止虫体退回后眼房。再用3%~6%的奴夫卡因液于3~5分钟内连续点眼数次。然后一手开张眼睑并固定眼球,另一手用中号注射针头,轻手急刺3毫米左右深,退针后,虫体随眼房流出。

也可用缝衣针,用白棉线缠住针尖,针露出3毫米左右,右手持针。将病畜头确保定好,病眼朝光,等虫体游过黑眼珠中间处下针,虫体随即流出。

(三十)马的血孢子虫病

【病原】马焦虫和马纳塔焦虫,寄生在马的红细胞内,马焦虫在红细胞内呈环形及梨籽形,典型虫体为双梨籽形。纳塔焦虫典型虫体是“十”字形虫体。蜱(八角子)是本病的传播者。发病季节与蜱的出现相关。

【症状】两种焦虫所致患畜症状基本相似,但马焦虫更严重些。

病初高烧达40℃~41℃之间,稽留3~7天,在高烧期间患畜低头耷耳,眼半闭,肌肉震颤,严重时昏迷,食欲减退或停止,初期便秘后腹泻,有时可见橘红色血尿。

眼及阴道黏膜苍白、黄染,并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

肺泡音粗厉,呼吸困难。心急亢进,节律不齐。

死后剖检可见实质脏器有出血点,脾肿大2~3倍,切面暗紫红色。心肌如熟肉样。

【治疗】经血液检查(附血片制作法)确定焦虫类型,可用如下药品治疗。无化验条件时,可先用一种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再换另一种药,并注意与马传染性贫血鉴别。

(1)马焦虫病:台盼蓝为特效药,每千克体重用0.005克(成年马用1~1.5克),将药溶在0.4%的灭菌盐水中,过滤,煮沸15分钟,候温静脉注射100~120毫升,一次不见好转,隔2日再注射一次,疗效可达100%。

(2)马纳塔焦虫病:可用黄色素(吖啶黄、锥黄素)每千克体重用0.003~0.004克(一匹马用药1~1.5克,不能超过2克)。用国产0.5%锥黄素注射液190~200毫升静脉注射。用药后不能置家畜于直射阳光下,以免发生光敏反应。

3.血虫净(贝尼尔):3~4克,配成5%灭菌溶液,臀部肌注射,24~48小时一次,共计3次。对马的血孢子虫病均有较好的效果。

对患畜加强护理,并对症治疗。

【预防】主要是消灭蜱。

在蜱活动季节用药物消灭,可用1/1000的敌敌畏喷在寄生部位、地面及墙缝内(此时牲畜应牵出)。

对马应经常检查身上有无蜱的寄生,如有应及时消灭。牧场上蜱多时应转换新牧场。

附马血孢子虫病的血液检查方法。

在病畜发热后的一两天内取耳内静脉血,把耳尖部剪毛(多剪些)用酒精擦净充分风干后,左手紧握耳根部,用注射针头刺破静脉,让血自然流出,必须取第一滴(虫体多),滴放在干净的玻片上。

也可用颈静脉血浓集后做血片。方法是:采颈静脉血10毫升,与等量2%柠檬酸钠溶液混合后放在离心管中,以每分钟500转速度离心3~5分钟;然后吸出2~3毫升上部的黄色液体,注于另一离心管中,以每分钟1500转速度离心15分钟,吸出上部透明液,取下部沉淀片。用姬姆萨或瑞氏染色后检查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