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家畜阉割法及常见病防治
35717200000006

第6章 家畜寄生虫病(2)

【预防】 及时确诊,早日驱虫。尽量少在低洼潮湿地放牧。有条件时可用1∶1000的硫酸铜溶液或1∶25000的石灰石水灭螺,稻田可用氨水,1亩地保持3.3厘米(1寸)水层用20%氨水20千克,既灭虫又肥田。

(十二)牛、羊结节虫病

【病原】结节虫是寄生在羊、牛大肠内灰白色的一种寄生虫,长约1.5厘米,该虫破坏肠壁,可形成2~10毫米大小的黄白色硬节,有时可在结节内见到幼虫。

【症状】对幼羊为害最为严重。病畜消瘦贫血,被毛粗乱,皮下浮肿,下痢。严重感染时便血,有腹疼表现。严重下痢时可引起死亡。

【剖检】大肠肠壁有绿豆大灰白色的结节,结节内有线头大小的幼虫。幼虫死亡时可见钙化或溃烂的脓样物。大肠黏膜和粪便可见大量成虫。

【治疗】

(1)硫化二苯胺:每千克体重0.5~1克加水灌服。临产或体温高者不宜用。

(2)敌百虫:每千克体重山羊0.075克,绵羊0.1克,配成溶液灌服。牛对敌百虫敏感,一般不用。

(3)噻苯唑(噻苯咪唑):混入饲料或配成25%混悬液供灌服或瘤胃中注入,牛每千克体重70~110毫克,羊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一次给药,必须时2~3星期再重复给药一次。与噻苯唑药理作用相似的驱虫药还有丁苯咪唑:牛20~30毫克/千克,羊15~20毫克/千克。甲苯咪唑:羊20毫克/千克。康苯咪唑:牛、羊10~15毫克/千克。硫苯咪唑:牛、羊5毫克/千克。

(4)美沙利啶(甲氯啶):配成37%液体灌服或用无菌蒸馏水配成90%溶液皮下注射,牛、羊每千克体重200毫克。

【预防】整个秋季,每晚以硫化二苯胺饲喂羊群,成羊1克,羔羊0.5克,与食盐按1∶19比例混合,或以浸湿的麦麸混合,任羊自行采食。

(十三)牛、羊捻转胃虫病

【病原】寄生在羊、牛真胃及小肠中的一种红色毛发状线虫,雌虫的红色肠管,被白色的卵巢缠绕而呈红白相间的花纹,如红白线拧在一起,长约3.3厘米(1寸)。

【症状】患畜精神萎靡,贫血,体弱力衰,常见颌下和胸部浮肿,下痢与便秘交替出现。

牧草丰盛,饲料良好时症状轻微,冬春季饲草不足时,常引起大批死亡。

【诊断】真胃剖检后,表面可见大量捻转胃虫。

【治疗】

(1)1%敌百虫溶液内服,山羊每千克体重7.5毫升,绵羊10毫升。

(2)硫化二苯胺内服,成羊15~20克,小羊5~10克(或每千克0.5~1.0克)。

(3)参照治疗牛、羊结节虫的药物疗法。

【预防】羊群每年春秋驱虫一次,粪便堆集发酵。

(十四)牛、羊绦虫病

【病原】绦虫。牛、羊吞食体内带有虫卵的地螨(小甲虫)后,幼虫在小肠内发育成虫,虫体长达1~5米,为乳白色。

【病状】2~8周龄的羔羊和犊牛最易发病。病初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后下痢与便秘交替,有时可见粪便上的米粒大、白色的节片。有些病畜还表现痉挛、沉郁和兴奋不安等神经症状,最后消瘦死亡。

【诊断】粪便检查发现绦虫卵或节片。死后剖检在小肠内找到绦虫,并可见肝脏脂肪变性。

【治疗】

(1)硫酸铜1克,盐酸0.2毫升,加蒸馏水至100毫升,混合溶解,2月龄羔羊灌15~30毫升,4~6月龄30~45毫升,6~8月龄45~50毫升,10月龄60~80毫升。成羊80~100毫升(山羊不得超过60毫升),犊牛每千克体重2~3毫升。注意药液应现用现配,不可用金属容器。投药后如见吐白沫,全身震颤,可灌蛋清5~10个或牛乳1~2千克解毒。

(2)成年牛可用:槟榔9克,石榴皮、贯众各120克,南瓜子(新鲜的,捣成泥)120克,研末加水灌服,如有反应可注射1%阿托品3~5毫升。

(3)硫双二氯酚:羊每千克体重100毫克,水牛每千克体重35~40毫克,黄牛每千克体重40~60毫克,一次内服。

(4)驱绦灵(氯硝柳氨):牛每千克体重50毫克,羊每千克体重50~75毫克。羔羊每头最低量不少于1克。

(十五)牛、羊脑包虫病(多见蚴病)

【病原】脑包虫是多头绦虫的幼虫。成虫寄生在狗、狼、狐的小肠内。病兽的粪便中含有虫卵。牛、羊误食后,在脑内发育形成豌豆到鸡蛋大的囊泡状的多头蚴(即脑包虫)。犬、狼吞食了含有多头蚴牛羊的脑,即感染为多头绦虫。

【症状】幼虫进入脑后引起脑炎,病畜兴奋狂暴、痉挛。若不死亡,经3~4月,症状可暂时消失。但幼虫长大,囊泡压迫大脑,病畜表现无目的奔走,向一侧转圈等特征性神经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若寄生于脑表面,有时可见局部肿起。

【治疗】寄生于脑表面的囊泡可施行手术摘除。在肿胀处打开颅腔后,可用镊子夹住囊泡向外拉出,或将颅顶翻转,囊泡可自行脱出。

多头蚴囊泡在深层时,可用注射器针头划开脑髓后抽出一部分液体,囊泡壁随液体抽出而吸入针头,此时紧紧拉住注射器活塞而将囊泡拉出。

【预防】将患有多头虫蚴囊泡的头、肝深埋或焚烧,不让狗、狼、狐等吞食;每年以槟榔(约30克)给狗驱虫两次。

(十六)棘球蚴病

【病原】狗的棘球绦虫的幼虫被称为棘球蚴。侵害牛、羊、猪及人的肝、肺。呈囊泡状构造,小如豆粒,大如人头,囊内充满液体和大量头节。

【症状】由于寄生部位和棘球蚴的大小不同其病状也不一样。主要是机械地压迫肝、肺等,造成脏器萎缩,机能减退。此外,毒素的吸收可引起体温升高,呼吸困难。

【预防】同羊脑包虫。

(十七)羊囊尾蚴病

【病原】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为无钩绦虫。幼虫为充满液体的囊泡,囊内有白色头节。寄生在牛的肌肉内,人误食有囊泡的牛肉后可感染牛的无钩绦虫病。

【症状】病初体温升高,虚弱,瘤胃弛缓,触诊肌肉丰满的地方,患处疼痛不安,淋巴结肿大,牛如果耐过7天左右,病状即不明显。

【预防】参照猪的囊虫病。

(十八)羊鼻蝇蛆病

【病原】羊鼻蝇蛆,为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鼻腔深处和鼻窦内。虫体长约1~3厘米,浅黄白色,呈椭圆形,背光滑有黑色横带。

【症状】引起鼻黏膜炎症,流出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有时带血。病羊摇头,频频打喷嚏,有的呼吸困难,摩擦鼻端,或狂奔,烦躁不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如幼虫钻入大脑则引起神经症状。

【治疗】秋后,在幼虫未钻入鼻腔时,以喷雾器将3%来苏儿溶液,注入鼻腔20~30毫升杀死幼虫,如爬入深处,可在鼻窦作孔,以敌百虫、四氯化碳等溶液注入鼻窦。

【预防】夏季中午放牧;冬春两季注意将羊鼻里喷出的幼虫弄死,春季于羊圈四周墙内挖蛹杀灭。

(十九)牛皮蝇蛆病

【病原】牛皮蝇蛆。是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的背部皮下,可造成皮肤的损伤。

【症状】背部皮肤有大小不等的肿胀结节,压迫有痛感,病牛瘙痒不安,甚至引起皮肤化脓、瘘管,不易愈合。由于毒素作用,常可引起幼畜贫血。

春夏两季,雌虫产卵追逐牛群时,常引起牛群惊恐不安。

【治疗】

(1)每年初春,于牛背肿胀的结节处剪毛,用3%敌百虫涂擦,隔20天重复一次,或用针挑破结节,挤出虫体。

(2)以60度白酒在虫体寄生部位周围做点状注射一次,虫即死。

(3)可用食盐水注入已破的伤口内,或以盐水洗伤口。

(4)倍硫磷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4~7毫克。

(5)皮蝇磷给牛内服,每次每千克110毫克,或每天每千克体重15~25毫克内服,共服6~7天,能有效杀死各期皮蝇幼虫。

【预防】春夏季雌虫活动期间(4~6月)每半月喷药一次,预防成虫产卵、孵化。

(二十)牛眼虫病(泪虫)

【病原】寄生在牛眼内(泪腺排泄管内)的一种乳白色的丝状虫体,长约1.5~3厘米,可造成眼球的损伤。

【症状】患眼羞明流泪,结膜充血。后期有脓性分泌物流出,眼睑肿胀,角膜混浊或有溃疡,最后失明。

注意观察时,可见内眼角处有活动的虫体。

【治疗】

(1)用3%硼酸水或新配的复方碘化钾水溶液(碘1克,碘化钾1.5克,加水2000毫升),每天冲洗3~4次,每次用50~80毫升。并用镊子摘出虫体。

(2)敌百虫1克溶于100毫升凉开水内,每次用3~4毫升,滴入结膜囊内,隔日一次,连用3~5次。

【预防】苍蝇可传播此病,在牛眼周围涂布克辽林软膏或1%敌百虫油膏,以防传播。

(二十一)牛球虫病(牛便血)

【病原】球虫。寄生在牛的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内。

【症状】犊牛多在潮湿的雨季发病。下痢,粪便中混有血液或血块。病情严重时便血。后期大便失禁,里急后重。往往在10~15天死亡。发病期间体温达40℃~41℃,病牛精神沉郁,躺卧不起。

成年牛症状较轻微,多为慢性症状。也表现下痢带血,病牛贫血,逐渐消瘦。

【治疗】

(1)硫胺脒,每千克体重用0.1~0.25克,一次内服。

(2)呋喃唑酮(痢特灵),每100~200千克的犊牛服0.5~2克,每日一次,连服7次(每千克体重用7~10毫克)。

(3)鱼石脂20克,乳酸2毫升,水80毫升,每日喂犊牛2次,每次一食匙,连用2~3天。

【预防】成年牛多为带虫者,应与犊牛分开饲养。粪便应堆积发酵,经常用热水或1%~2%的热碱水消毒地面、牛栏、饲槽等。

(二十二)羊疥癣病

【病原】穿孔疥螨和痒螨,是一种由螨虫寄生在羊皮肚表面而发生的一种慢性体外寄生虫病。

【症状】穿孔疥螨病常局限于头部和颈部。

痒螨多发生在长毛部分,开始限于背部、臀部和皮肤褶皱不明显处,表现为剧痒、脱毛、皮肤发炎,形成病变和脱屑。病畜烦躁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逐渐消瘦,重者衰竭死亡。

【治疗】

(1)辣椒500克,烟草1.5千克,水2~3千克,煮后浓缩到1千克,滤后使用,用时加温,涂于患部。牛也可使用。

(2)陈艾叶100克、花椒250克、紫荆皮120克、硫黄60克、青矾60克、石灰120克,共煎水洗患部(牛用)。

【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治,注意隔离。保持畜舍清洁,粪便堆集发酵。

(二十三)蜱(八角子、草爬子)

【病原】蜱寄生于牛、羊、马等动物,吸血后如蓖麻子,外表坚硬深褐色,有腿4对。

【症状】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蛰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同时可引起续发性感染。

【危害】蜱机械咬伤皮肤造成炎症,多量寄生时可使畜体衰弱。蜱可传染各种血孢子虫病如各种焦虫。

【防治】

(1)敌百虫1克,水100毫升制成溶液后涂擦畜体。

(2)用滑石粉和其他低毒杀虫药混合,均匀涂擦在畜体上。

(3)用来苏儿等消毒药进行药浴。

牛毛滴虫病

【病原】胎毛滴虫。寄生在牛的生殖道,引起生殖器官发炎并导致早期流产或不孕。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交配传染。也可接触性传播。

【症状】

母牛感染后,阴道黏膜上出现小疹样结节,从阴门流出灰白色絮状分泌物。怀孕后1~3个月内发生流产,胎儿死亡。当与化脓菌混合感染时,阴道排出脓样分泌物,体温升高,泌乳量显著下降。流产后,母牛发情期的间隔延长,并有不孕等后遗症。

公牛感染后,包皮肿胀,分泌大量脓性物质,阴茎黏膜上发生红色小结节。公牛表现不愿交配。不久,虫体进入输精管、前列腺和睾丸等部位,临床上则不呈现症状。

【治疗】用下列药液冲洗母牛阴道、子宫及公牛的包皮腔:

1∶1000雷佛奴尔溶液;

0.5%硝酸银溶液;

1∶1000的碘水溶液(5%碘酊20毫升与1000毫升水混合)。

用上述药液洗涤过程中应尽可能使药液在局部多停留,使药液充分与患病组织接触,以达到杀死虫体的目的。隔日一次,连洗3次为一疗程,间隔5天,再重复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