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植的推广和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是十三、十四世纪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标记,改变了中国广大人口衣着的物质内容,也改变了中国农村家庭手工业的物质内容,这件事对14世纪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大影响力。
明清时代我国工业
1.矿冶
如果作一总结和对比,可以看出明清时代的矿冶业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都存在着官府工业和民间工业,且官府经营的矿冶业正渐趋衰落,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矿冶工业史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采矿的品种也比前代大有增加,金银铜铁铅汞锡煤无不包括其中,而且两朝矿冶业中尤其是民间矿冶业已显露出资本主义萌芽,尽管它还很脆弱,尚未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
在矿冶业中,以铁、铜的开采冶炼最为关系到中国利益所在了,所以本节讲叙的矿冶业以铁、铜为主。在明代初年,冶铁业仍以官方冶炼为主,政府在许多地方设立官铁冶,以湖广和福建为最盛,而且产量很高,以至于出现存铁渐多的现象,于是明太祖以此为由,下令各处官铁冶停闭,以后官铁冶日渐减少,民营铁冶增多。在明朝官府冶铁工业中,河北遵化曾是重要的基地之一,这里矿山炉场,分布范围广泛,遍及附近六个县,炼铁炉也规模巨大,但是工匠民夫却一减再减,到1435年曾下令被停工,遵化官府冶铁业的停止生产,是中国封建制工业生产没落的一个标志,也是推行工匠制度的一个必然结果。相形之下,民营冶铁业则呈稳步上升势头,从1403年(永乐元年)到1434年(宣德九年),产量由120万斤增加到830万斤,上升七倍。清代建国之初,害怕民间矿冶工业的发展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因而严厉禁止商民自行开矿,使矿冶业一度显得萎顿。但随着局面的稳定,清政府对矿冶业的态度也渐渐发生变化,认识到与官府矿冶工业相比,民间矿冶工业会给它带来更多的便利。不需要政府出资,也没有停闭破产的风险,反而到时可以收取一定数目的课税收入,以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因此对民间矿冶业采取既不支持,也不压制的政策。清朝的铁冶业集中于广东、陕西、四川等处,但相对比而言,从清朝统治者的眼光来看,铜矿的开采更显重要。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铜的匮乏现象越发突出,于是政府便花大气力掌握铜矿开采,重点在于云南地区。云南地区在汉代即已有铜发现,元明两代曾有开采,但产量不多。到了清代,云南铜矿业逐渐兴旺起来,到雍正、乾隆时期达到极盛,直到嘉庆皇帝时开始衰落。清政府对矿冶业基本采取限制政策,却唯独对云南铜矿鼓励有加,主要就是维持全国的财政状况的平稳。
明代冶铁技术突出表现于所用燃料和设备等方面。在明代,用煤作燃料已很普遍,而且还使用无烟煤作燃料以提高炉温,加快冶铁进程。在设备上已使用铁高炉,又称“大鉴炉”,像河北遵化的土高炉,一炉炼铁六百斤,一天可炼四次,规模很大。另一重大进步就是炼铁炉和炒钢炉串联使用,缩短了炒炼铁的时间,减少了成本,是冶铁技术进步的表现。清代继承了这一方法。
在铁器铸造方面,明代时以陕西南部和广东佛山镇的铁器工业较为突出,陕南主要铸农器,广东佛山镇的种类要多些,有制锅业、制钉业、制铁线业和制针业等行业。尤以制锅业最为发达。从事铁器工业的达万余家。佛山镇的铁锅,柳子镇的刀剪,当时都供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到了清代,佛山镇仍是一个制造铁器用品的中心。广东的生铁都输往佛山镇,一部分铸成铁锅,一部分炼成熟铁,再制成铁丝、铁钉、铁针等用品。以至于佛山镇成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地点,市面繁荣。另外在江浙地区铁器工业也有发展,如安徽芜湖,既有锻铁业,还有铁画制造。
铜器铸造业方面首推明朝的宣德炉。宣德炉是一个概称,其实包括炉、鼎等不同的祭祀用具,是在宣德皇帝三年(1428)年时铸造的。由于工艺精湛,至今被视为珍贵的古物,极负盛名,在当时就争相仿造,自明至清,仿制品更多,所以传世的宣德炉大多为赝品。据化验,宣德炉的原料有铜、锌、铅、锡、铁、银、金。其中以铜和锌合金的黄铜为主。采用精密的失蜡铸造法铸成。在铸造时留有孔眼、毛疵,用金银填嵌,鎏金补缀,金片分布错落有致,再抛光处理,炉身色泽古朴细腻而有油光。明代铜器另一名器要数永乐大钟,约永乐初年(1403年)铸造,现保存于北京西直门外曾家庄觉生寺,这座寺庙也因这口钟而俗称“大钟寺”。
60年代时测量钟身高5.84米(17.5尺),底口外径3.3米(约10尺),内径2.2米(约6.6尺),底边平均厚度220毫米(0.66尺)。这座大钟形制巨大,钟身各处铸满二十余万字的《法华经》
经文,字迹端正,雄健有力,铜质乌黑光亮,敲击声音洪亮而清晰,十分考究。据学者研究是采用地坑造型陶范法铸成。这样精巧的大钟,历时五百年仍十分完好,敲击声闻数十里,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铸铜技术已趋高峰。清代铜料匮乏,明令禁止私铸铜器,因此所传铜器不多,多用以铸钱。在苏州、广州曾有以铁铸钟,但形制已不同于古钟,更接近于近代。
2.陶瓷工业
明代的制瓷工业更显示出明代工业超越以往历朝的特点,给清代制瓷业奠定了基础。永乐、宣德年间(1403-1435年)是明代制瓷业的鼎盛时期。在明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工业的中心。它的瓷器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在制瓷工艺上取得了许多成就。如永乐时的锥拱、脱胎,宣德时的镂空等。以脱胎为例,因制瓷工艺水平极高,胎质极薄,近似无胎而只见釉彩。说到釉彩就更为突出,甜白、翠青、釉里红是永乐时的名贵瓷器,宣德时的青花瓷更是上品。据说当时青花瓷的釉彩原料用的是苏门达腊的“苏泥”和槟榔屿的“勃青”,这些地方都远在南洋,位于今天的印尼和马来西亚。还有一种利用南洋的宝石掺进釉料中制成的瓷器,称为“祭红”,具有宝石的光泽。关于“祭红”瓷器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皇帝限期命令工匠们烧制一种鲜红的祭器,过期杀头,但工匠们屡试不成,眼看工期将至,一位老工匠的女儿小红心疼爹爹及众多的工匠,舍身跳入正燃着熊熊大火的窑内,从而烧出了鲜红的瓷器,人们为纪念她,称这种瓷器为“祭红”。虽然这是传说,但并非一点道理也没有,因为人体主要成分即为血和水,必然能对瓷器的颜色、火候产生作用。但上面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只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制瓷工业的情况。明代的制陶工业最为有名的当属宜兴的紫砂陶器,名噪一时,至今不衰。
清代制瓷工业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为鼎盛,这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其中又以乾隆朝为最。当时的官窑瓷器,一面保留着古代的精华,一面吸收东西洋的艺术,而且又有创新,可谓集中国瓷器精品之大成。其瓷器品质之精,造型之多样,彩釉之丰富,无不登峰造极。例如在乾隆瓷品贡物中,有瓷折扇,能在薄如纸的瓷片上,贴绢代纸,束纽装订,宛如象牙细工的扇子。而且康熙时传入中国的珐琅彩瓷器,在乾隆时更为精美。因为珐琅彩色料凝厚,色彩晶莹,绘制后可以凸起,增强立体感。现存的珐琅彩瓷器,全部都是康、雍、乾三朝的产品,至于青花瓷、五彩瓷以及瓷器的刻花与雕塑在清代更是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乾隆朝是中国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由最盛而下降的一个分界,此后中国瓷器呈现了衰落的趋势,虽嘉庆、道光时也有极精之品,但难以挽救下降的势头。
3.造船业
造船业是中国的传统工业,在夏商时代即已出现。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前列,这与当时国内外贸易活跃繁荣是分不开的。当时两个重要的造船工业基地一个是南京城北的龙江,也叫龙湾;另一个是江苏太仓刘家港。而提起明代的造船业很容易想到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这些宝船多半是在龙江制造的。
郑和出使南洋诸国,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传说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并非是为寻找奇珍异宝,远扬国威,而是另有所图。据说当年燕王朱棣没有继朱元璋之后当上明朝的皇帝,于是在1399年发动叛乱,夺取了他的侄儿建文帝朱允火文的帝位,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下落不明,有传言说流落到了南洋,于是朱棣即永乐皇帝派太监郑和下西洋(今南洋)前往寻找,而在当时所宣扬的是结好诸国,布国威于四方。郑和下西洋的船只,共有五种不同的名号,宝船最大,马船次之,粮船第三,坐船第四,战船最小。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宝船,在当时可说是天下无敌,据《明史》记载,宝船长44丈,宽18丈,这种气势宏大的宝船,素来被引为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长宽比例看,这种船便于抵抗浪涛的冲击,获得更大的稳定性。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从未发生过沉船毁船的事件,这决非偶然之事,说明了造船水平之高,另外在其他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造船业都很发达。因为明代用船的行业频多,导致船只种类繁多。内河航运用浅船,海运税粮用遮篷船,防倭寇用备倭船,福建、广东制造的战船分别称为“福船”、“广船”,福船可容百人,在海战中威力最大,利于攻坚。广船比福船更为坚固、更大,可发射火炮,抛掷火球。民间造船业,由于船主、商人都把性命、财产寄托在船只上,所以一般民船质量要高于官船,而且因为其规模大、分工细,蕴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清代官府工业造船业以福建为中心,大都修造战船。民间造船工业发展到了工场手工业阶段,在苏州、扬州、厦门,民间造船业都很发达。清代由于官府造船没有大的成就,民间造船又受限制,只有沙船-中国帆船的主要船型、制作和性能较明代有了一定的进步。
中国古代帆船在制造技术上是极为进步的,很早就知道在下风处安置板架,以减轻其逆风行驶下风漂流的负担。英、荷等航海国家采用这种方法要落后于中国几个世纪。十一、十二世纪中国帆船已经发展成为巨大的海船,可载客千人以上。到17世纪明末清初,中国帆船在设计和制造上,仍然是很进步的。明朝万历年间,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为远征作战,曾建造了大批中国帆船式船只,可以说从唐代起经宋、元、明到清中叶,中国帆船在国际上一直被确认为最优良的交通工具。
沙船就是中国帆船的主要船型,可以说沙船是中国最古老的、适用范围最广的船型。沙船创始于唐代江苏崇明(因其为一沙洲而得名),宋代称为平底船,元代沿用,明朝中叶后称沙船。沙船适用范围广泛,不仅用于沿江沿海各省,而且还行驶于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运输各类货物,而且在明代防倭斗争中也曾起过重要作用,直到20世纪三十、四十年代,上海附近还有许多沙船,这是由沙船的性能决定的。沙船底平,吃水浅,受潮水影响小,顺风逆风都能平稳行驶,又多桅多篷,能充分利用风力,行驶迅速。
但明清时代,中国造船业却屡受阻扰。明朝禁止官民擅自建造“违式大船”入海,1500年又命令官民不得擅造三桅以上的大船,免得勾通海贼,劫掠良民。违犯者要处极刑,全家发配充军,当时东南沿海一带,倭寇侵扰,所以屡申海禁,并拆毁了三桅以上的大船。清代建国之初,生怕反清势力在海外建立根据地以推翻其统治,禁止海外贸易,颁布迁海令,到康熙时,虽开放海禁,但将载重限在五百石以下,只许用双桅,使中国造船业渐渐处于不利地位。在海禁期间,大中型沙船都在禁船之列。
明清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工业发展的完善总结时期,工业部门齐备,除以上介绍的三类部门外,更有纺织、木材、造纸、印刷、制盐、制糖、兵器等等各个部门不一而足,而且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篇幅所限,不一一详述,但从上述三个工业部门完全可看出当时工业发展的概况,更可体会出封建专制体制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工业发展造成束缚、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