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35479700000062

第62章 打开自家宝藏

在唐代,有位俗姓马的禅师,在江西弘扬禅法。他禅风洒脱,法雨普施,培养了一大批弟子,度化了无数众生,在禅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于他俗姓马,当时的人都称他为马祖大师。

一天,有一位叫大珠慧海的禅师,踏破千山万水,风尘仆仆,前来拜见马祖大师,请求他的指点。

马祖大师看着这位虎头虎脑、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心中暗喜,他觉得,这块好材料该是雕琢成美玉的时候了,就反问他:“我这里什么都没有,你为什么要撇下自家宝藏不顾,这么辛苦地在外面奔走流浪呢?”

慧海听了,急忙追问:“啊?我的自家宝藏?请师父告诉我,什么是我的自家宝藏?”

马祖大师告诉他:“这个自家宝藏,就是现在让你问我的那个东西。此刻,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你在问我,是什么东西让你在聆听我?这个东西不是别的,就是你的自家宝藏啊。这个自家宝藏,就是你的本心本性。在你的生命中本来就已经具备,一丝一毫也不欠少。吃饭睡觉,行住坐卧,语默动静,都是它在起作用。运用起来自由自在,你哪里还用得着向外面去苦苦寻找呢!”

慧海禅师听了,汗如雨下,如梦方醒。在那个瞬间,他感觉有一道光芒蓦地把自己照得通体透亮,表里俱澄澈。

当学人起心动念,想要向外寻找时,禅师当头给了他一棒,来打破他的痴迷执著。

在马祖大师的点化下,慧海顿时明白了什么是自家宝藏。后来,他和别人谈起这段经历时说:

马祖大师教导我说:“你的自家宝藏,就是你的本心本性,这个本心本性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是圆满没有缺陷的,你根本用不着向外面去寻找。”

自从我听了这样的教诲,就彻底停止了向外寻找的念头,明白了什么是自家宝藏,直到今天,我还感到受用无穷!

解语禅意:“自家宝藏”就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本来具有的觉悟性。这个觉悟性,是要反求诸己,无须外求的。但是世人偏偏不能认识到这个事实,偏偏要“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是一种非常可怜的迷失的状态。

所以,我们要求得生命的安顿,就必须打开自家宝藏。打开了自家宝藏后,我们的生命就会焕然一新。

认识自家宝藏,珍视自家宝藏,对每个人至关重要。人生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心灵的感受——在这个世界上,你把自己看成是乞丐,你就是乞丐;你把自己看成是钻石,你就是钻石。所以,我们一定要用钻石的眼光来看自己。

不可“反认他乡是故乡”

《法华经》里,有这样一则经典禅学故事,叫舍父逃走。

有一个年轻人,少不更事,离开了富有的父亲,到异国他乡流浪乞讨。

他的父亲为了方便找到他,就把家搬到了另外的一座城市。因为根据感觉,在那一带可能会找到儿子。

终于有一天,在那座城市乞讨的儿子来到了新家的前面。儿子看到这栋建筑,很像他小时候生活过的那个家,又不敢确定。他想,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呢?我的家明明是在另外的城市啊,怎么这里也有一个和原来的家完全一样的家?

这样想着,他就犹犹豫豫,在门前徘徊,不敢走进去。思子心切的父亲一眼就看出门外的这个人,正是自己寻找了多年的儿子,赶忙派人去传他进来。儿子看到里面的人朝自己走来,心里害怕,拔腿就跑。

父亲为了使儿子心安,就派人用雇他来家里干杂活为借口,让他来家里工作。久而久之,儿子慢慢地适应了这里的工作。

父亲在临终的时候,把干杂活的儿子叫到床前,向儿子说明了详细经过,儿子这才明白他本人就是这份丰厚家业的继承者。

解语禅意:在这样一则经典故事里面,富有的长者就是佛陀,而流浪他乡的穷小子,就是我们迷惘的众生。我们不知道自家财产的珍贵,自己精神生命的富有,偏偏要流亡他乡,过着流浪的生活。背离了本心本性,追逐外物,就是“舍父逃走”。

“舍父逃走”的结果,就是“反认他乡作故乡”。“他乡”,就是功名富贵、权力地位、歌舞繁华、感官刺激等。当我们对它过于执著,拼命地钻营追逐,就忘记了本心本性,就成了流浪在异国他乡的游子。

迷失本心追逐外物的众生,就是流浪在外的游子。游子作客他乡,时间久了,就会对自己追逐的对象习以为常,把它当成是生活的全部意义,这就是“反认他乡作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