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理刘备
35453300000054

第54章 梦想在苦涩中成真

再说曹操得知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嫉恨交迸,肺都气炸了,大骂道:“这个织席贩履的大耳贼,怎么敢这样做?!我要不灭了你,誓不为人!”

曹操的看法和张飞的看法恰是一对反例,相映成趣。曹操认为刘备出身卑微,是不够资格当汉中王的,而张飞却认为刘备是汉室宗亲,别说当汉中王,就是直接当皇帝,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这种对他人的身份资格感的不对等认知往往带有阶段性的个人偏好的。当初,曹操以为刘备一切都已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所以对他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但是,当刘备背叛而去后,曹操就再也不会将刘备视为英雄了。

但其实,一个人最重要的摆脱他人对自己的身份资格感的束缚,不受任何人影响。曹操认为刘备没资格当汉中王,但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当魏王。而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障碍感越来越强,这也影响到他将终极梦想予以实现的勇气。

曹操准备举全国之力,将刘备消灭。但司马懿却建议他寻求与东吴联合,共同对付刘备。司马懿看得很准,孙权是绝不愿意看到刘备春风得意的。两个“怨妇”一拍即合,因为共同的嫉妒而联合在一起。

刘备得知讯息,与诸葛亮商议后,决定让关羽进兵攻击樊城,以击破曹孙联合的阴谋。关羽领命出征,随即迎来了他这一生的巅峰时刻。他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一时间吓得曹操要迁都以避。

但是,刘备与孙权之间积累已久的领土矛盾也在这一刻大肆爆发。东吴吕蒙趁着关羽远征,荆州空虚之际,偷袭得手,为东吴夺回了朝思暮想的荆州。关羽部将糜芳、傅士仁投降东吴。关羽败走麦城,向刘封孟达求救未果,不幸为东吴所擒。他宁死也不愿向他所认为的江东鼠辈屈膝,最终被孙权斩杀!

孙权想嫁祸于曹操,将关羽的人头送往许都。曹操见了关羽栩栩如生的人头,想起两人间一段段的恩怨往事,竟然受了惊吓。此后一病不起。

“福祸相间”的魔咒再一次出现在刘备的生命中。他刚刚登上汉中王的宝座,但一个多月后,情逾骨肉的兄弟关羽就惨遭杀害,而且作为根本之地的荆州也落入了东吴之手。

关羽之死对刘备的打击是极其巨大的。刘备日夜痛哭,咬牙切齿,决意要剿灭东吴,为关羽报仇。但他的身体却经受不住,一下子病倒了。

此后,曹操也撒手人寰。世子曹丕继位为魏王。不久,曹丕就逼汉献帝将皇帝宝座禅让给自己。曹丕改元黄初,国号大魏。东汉世系,至此断绝。曹丕囿于舆论压力,并未杀害汉献帝刘协,而是将他贬为山阳公。此后刘协又以山阳公的身份活了十四年。

但是,当消息传到蜀中时却变了样,说是曹丕弑杀了汉献帝。这一消息到底是自然讹传,还是有意讹传,已经很难考证。但这却给刘备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对刘备来说,简直就是天下掉下来的大馅饼!当初刘备曾经将梦想的实现投射在“禅让”上,但现在的机会比“禅让”还要好。曹丕逼着汉献帝禅让,千古骂名自然也落到他的头上了。而刘备只需以讨伐曹丕,兴复汉室为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登基为帝了。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刘备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可以让自己顺理成章登上帝位的机会了。

刘备立即令百官挂孝,遥望许昌哭祭。真不知汉献帝知道后,对于自己的这位英雄皇叔的作为,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诸葛亮这一回彻底把准了刘备的脉!有意思的是,刘备用来制衡诸葛亮的法正不久前也去世了,诸葛亮再一次一支独大。劝进的事儿自然还是要落在他头上来张罗。

诸葛亮与许靖商议后,带着文武百官,请刘备即皇帝位,理由只有一个,但非常过硬。

这就是继承西汉高祖、东汉光武传承下来的汉室宗统。曹丕以魏代汉后,汉嗣中断,如果刘备能够挺身而出,继承汉统,这非但不是千夫所指的僭越,而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当诸葛亮明确提出请求的时候,刘备还是责怪道:“卿等是想陷我于不忠不孝之地吗?”

这也是必走的形式之路。曹丕明明是主动逼着汉献帝下禅位诏书的,但还是要假模假式推让三次。刘备的社会评价顾忌要比常人大得多,这样的推让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三天后,诸葛亮许靖再次带着文武百官入朝劝进。

许靖说:“现在大汉天子已经被曹丕弑杀,如果王上不即帝位,兴兵讨逆,那才是不忠不孝。现在,两川百姓,都希望王上即位为君,为汉帝报仇雪恨。如果不从民意,会让百姓大失所望的。请王上明察。”

刘备又推辞道:“我虽然是景帝之孙,实际上只是涿郡的一个村夫罢了。我于普天之下,率土之滨,从未有半分德泽撒布万民。如果今天要登基为帝,岂不是逆篡之贼乎?我宁愿死,也不做这不忠不孝之人!你们千万不要让我受这千秋万代的骂名!”

此前,刘备一向以“汉室宗亲”行走天下,从来不提自己“涿郡村夫”的出身。如果他只是靠着“涿郡村夫”的出身,绝对是走不到今天的。那么,刘备此刻为什么要自曝家底,自我贬低呢?

实际上,这还是要减低登基为帝带来的巨大心理冲击。虽然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在刘备心里怀揣了几十年,但一旦到了即将实现的时刻,刘备还是有些忐忑难安的。他刻意贬低自己,是希望获得外界更大的信心支援。刘备的推辞,并不是真的拒绝,而是自信不足的表现。

诸葛亮料定了这一点,精心设计了一个局,从此称病不出。

刘备听说诸葛亮病得很严重了,急忙赶去探视。庞统、法正都死了,诸葛亮已经是硕果仅存的宝贝了,刘备不得不更加倚重他。

刘备问诸葛亮病情如何。诸葛亮装出有气无力的样子,说:“我忧心如焚,可能命不长久了。”

刘备大惊,问:“军师,你到底担忧什么?”诸葛亮却闭目不答,故弄玄虚正是他的强项。刘备一连问了几次,诸葛亮才缓缓说道:“我自从出茅庐之后,追随主公,主公现已有了两川之地,我也算是没有辜负您的重托。现在,文武百官数百人,都希望主公登基为帝,共图爵禄,光宗耀祖。不料主公坚决不肯,百官都有怨言,不久必将四散而去。若文武尽散,魏吴来攻,两川就完了。一想到这,我怎么能不忧心忡忡呢?”

相对于朝堂之上,诸葛亮的卧室就是一个弱情境。所谓弱情境,就是对人没有过多约束的情境,身处其中的人可以更为放松地说出心底话。

刘备就说了:“我也不是有意推阻,实在是担心天下人的议论啊。”

诸葛亮心中一喜,跟上话头,说:“圣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现在主公您已经名正言顺,为什么还要拒绝呢?”

诸葛亮说的这句“圣人云”出自《论语·子路》。圣人的话还是有权威度的。就这样,在这个弱情境下,孔圣人的话,搬掉了堵在刘备心门口的最后一块石头。刘备说:“等军师病好了,再来办也不迟。”

听上去,还是有点“缓兵之计”的意味,但对诸葛亮来说,这就足够了。

诸葛亮瞬间病态全消,立即坐起身来,将屏风一击。屏风后面等候已久的一众文武,全都拜服于地,说:“王上既已应允,就请择日,以受大礼!”

刘备无可奈何一笑,说:“陷我受万代骂名的,就是你们这些人啊!”

诸葛亮等立即选择吉日,请刘备登基。刘备遂改年号为章武,国号大蜀。曹丕特意在年号里用了一个“黄”字,来显示自己代汉的合法性。而刘备本是汉嗣,就用不着刻意标榜了。

刘备于是立刘禅为太子,封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这一次,诸葛亮终于得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

这一年,刘备六十一岁。

五十多年前,当他还是涿郡楼桑村一个懵懂顽童时,就朦朦胧胧地有了皇帝梦。谁能想到,在风风雨雨五十年之后,这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竟然成真了!

刘备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挫折,经历了多少失败。只要他稍微有一点犹豫,稍微有一丝放弃,这个梦想早就夭折了。这些反反复复的挫折与失败,几乎耗尽了刘备的黄金年华,以至于他称帝的这一刻,也让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登基时年龄最大的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其间酸甜苦辣的百般滋味,也许只有刘备本人才能说清。

大梦成真的刘备其实并不怎么快乐。兄弟关羽的大仇还没报,他的心中有一股怒火在熊熊燃烧……

心理感悟:政治场上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遮羞布。

弱情境对身处其中的人没有过多约束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