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理刘备
35453300000050

第50章 心结是怎样打开的

刘备在葭萌关击退张鲁进犯后,一连数月无事。刘备想想自己远离荆州,却在蜀中无事可做,内心不免滋生焦虑。正在此时,曹操又再兴兵,攻打东吴。对刘备来说,这本是坐山观虎斗的好事,但他却既担心曹操胜了之后会转而攻打荆州,又担心东吴胜了之后也会攻打荆州。于是找来庞统商议。

庞统得知这一讯息,电光火石间灵感乍现,突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强忍兴奋,口气沉稳地对刘备说:“主公,你不用担心。荆州有诸葛亮在,无须多虑。主公如今在葭萌关日久,只是消磨时间,不如借这个机会退归荆州吧。”

庞统立功心切,在葭萌关无事可做的悠闲时光早已让他心急如焚。他当然不是真的想劝刘备回归荆州。他是想到了一个足以让刘备克服心魔,打响征服西川第一枪的妙策了!

刘备也早就呆得腻味了,但一直进退两难。听庞统这么一提议,立即心动了,说:“这倒是个办法。不过,我们怎么对刘璋说呢?”

庞统说:“主公,这有何难?你只需写信给刘璋,说曹操攻打孙权,孙权向我方求救。我与东吴有婚姻之亲,不能不帮。张鲁不过是个无能之辈,无须多虑。我这次兵回荆州,要和孙权共破曹操,奈何缺兵少粮,望贤弟看在同宗面上,速发精兵三四万,军粮十万斛,助我一臂之力。”

刘备听庞统要自己开口索取,不禁犹豫了一下,这和他平素的作风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庞统见状,忙解释道:“这并不是我们的真实目的。如果刘璋拒绝借兵借粮,也就不能强留我们在此了。”

庞统的这个办法是对互惠法则的巧妙运用。刘备亲自率兵入川来帮刘璋,这是对刘璋的恩惠。现在,刘备有事了,反过来刘璋就有义务回报刘备。如果刘璋拒绝回报,内心必然愧疚。而只要一愧疚,就不能腆着脸再要刘备继续为自己卖力了。

刘备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当下如庞统所言,写了一封信给刘璋,派人火速送往成都。

刘璋见了信,竟然不觉有诈,当即要按照刘备所说的数目准备兵粮。但他手下的一众文武,对刘备早已深为不满,急着想赶走他,根本不同意借兵借粮给他。刘璋软弱,不能决定。一番争议后,刘璋最后还是从群臣的反对中为刘备“争取”到了军士四千,军粮一万斛。

庞统本来料定刘璋是不会答应的,因为他的一大帮手下都对刘备十分抗拒。这样,他就可以借机煽动刘备的怒火,从而进一步说服刘备拉下脸皮,与刘璋开战。但没想到,刘璋确实是真仁义,如果他的臣属不强行谏阻,他尽数满足刘备的狮子大开口,庞统的这番算计可就完全落空了。

不过,更令庞统没想到的是,刘备见了刘璋的回信,竟是勃然大怒,对着使者破口大骂:“我费心耗力,为你破敌,等我有事了,你却吝惜财物,简直是忘恩负义!”顺手就将回信撕了,吓得刘璋的使者抱头鼠窜,连夜逃回成都。

刘备一向以仁德、沉稳著称,这一次为什么会如此失态呢?

其实,这是刘备内心压抑已久,两级分化的情绪的必然喷发。虽然刘备一再强调自己奉行仁义,并打着“援川”的旗号入川,但他的潜意识中始终是觊觎西川这块大肥肉的。入川之后,刘备一直被牢牢困在葭萌关,进退失据,内心十分窝火。此次刘璋在互惠往来上略有欠缺,正好给刘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泄口。

对刘备来说,最难的就是打开仁义的心结。这件事,诸葛亮忙活了很久,一直没成功,但庞统却成功做到了。

那么,庞统是怎么做到的呢?

庞统运用的策略叫做“道德排除”,也即是通过将对方置于道德失范的位置上,从而为己方实施谴责或攻击提供合理的借口。这是威力非常巨大的一招,可以硬生生地将攻击“包装”成反击。

刘备并不是不能对刘璋发起进攻的。刘备只是不能置仁义于不顾,无缘无故对刘璋发起进攻。此前诸葛亮多次说服刘备抢占荆州失败,也是这个原因。如今刘璋的行为不太符合互惠法则,等于是让自己违背了道德。刘备自然就有足够的理由撕破脸皮,大光其火了。而只要这个心结一打开,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庞统一阵狂喜,此前设想好的第二步谋划立即涌上心头。庞统故意挑刘备说:“主公,您一向以仁义为重,如今该当如何?”

刘备一愣,喃喃道:“如今该当如何?”

刘备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庞统就高兴了,说:“主公,我有三条计策,主公可选择其中一条行事。”

刘备眼前一亮,急忙追问。

庞统提出的上策是立即遴选精兵,连夜袭击成都;中策是假称回师荆州,诱骗涪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前来送行,趁机将二人擒拿斩杀,先夺下涪水关,再向成都发起攻击;下策则是连夜退回荆州,徐徐图谋西川。

刘备略一思索,说:“军师,你的上策似乎太急,而下策又太缓。只有中策,不急不缓,正好可以采用。”

刘备于是写信给刘璋,伪称曹操来攻,关羽不敌,只好亲自回师,来不及面晤,只能写信告辞。

刘备的这封信一写,又引出来一个好帮手。这个好帮手彻底帮助刘备打开了心结,只是他本人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个好帮手就是张松!

当刘备的信送到成都后,张松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张松以为刘备是真心要退兵,不免心急如焚,很不甘心自己谋划已久的大事落空,急忙给刘备写了一封信,极力挽留。不料这封信却落到了张松之兄张肃的手上。张肃大惊,不敢隐瞒,立即向刘璋告发。

张松的信等于是坐实了刘备的伪善面孔。刘璋大怒,当即斩了张松全家,严令各处关隘,添兵把守,严防刘备。

刘璋的翻脸,其实是在帮庞统,也是在帮刘备。刘备由此彻底解开了内心的自我道德约束。

刘备大喜,随即设计斩杀了杨怀高沛二将,轻松拿下了涪水关。

刘备设宴犒劳三军。他和庞统的心情都是畅快无比,两人开怀痛饮,竟然喝得酩酊大醉。

刘备酒意满满,对庞统说:“军师,我们今天这一次欢饮,可算上是人生乐事了吧?”庞统想起不久前刘备还是满嘴仁义道德,现在却已对刘璋刀兵相向,忍不住十分好笑。庞统一向恃才傲物,却遭遇坎坷,一直被诸葛亮压了一头,今天却已凌驾于诸葛亮之上,又在酒精的催发下,不由放肆说道:“讨伐别人的国家却以此为乐,这可不是仁者之兵!”

庞统也是得意忘形了,这个玩笑开得实在太大了!如果按照刘备一贯的风格,听了庞统这句话,一定是羞愧难当,当场就会向庞统请罪,然后就此罢兵,再不敢行不仁不义之举。但如果真是这样,庞统等于是自毁前程。

但是,刘备听了庞统的话,非但没有羞愧,反而勃然大怒,说:‘当年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也不算是仁者之兵吗?你刚才的话,实在太没道理了,赶快给我退下去!”

刘备竟然没有丝毫的理亏愧疚,反而把把自己当成仁义之师了!可说实在的,刘璋并没有做什么不仁不义的事情啊,怎么能和荒淫无道的商纣王划上等号呢?

看来,一个人往一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是最难的。只要有了第一步,很自然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当然,刘备的步子迈得实在太大了一点,连庞统一时也接受了不了刘备的这一番惊人巨变!

庞统借着酒意,哈哈大笑,告退而去。左右侍从扶着刘备到内室休息。

第二天,刘备酒醒后,隐隐记得昨夜自己行为乖张,急忙把左右叫来询问究竟。刘备得知详情后,懊悔不已,深感酒后失德,将自己的仁义标签毁于一旦。尤其庞统曾经受过刘备的冷遇,如果因此揭了老伤口,拂袖而去,损失可就太大了。刘备急忙请来庞统赔罪。谁知庞统也是懊悔自己出言不慎,可能导致刘备回到他多年坚守的道德之路上去,不免白忙一场。

两人互致歉意,相视一笑,翻过了昨夜这不堪的一页。

心理感悟:理由往往是做一件事的最好理由。

道德排除通过将对方置于道德失范的位置上,从而为己方实施谴责或攻击提供合理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