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智能电网——21世纪国际能源新战略
35444600000031

第31章 智能电网展望

中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已经面临资源和环境两大瓶颈的严重束缚,节约能源和改善能源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延缓全世界气候变化的主要对策,智能电网将为人类开辟一个全新的电力商业模式和高效的清洁能源供应链。

智能电网技术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08年,我国政府发布了《可再生能源振兴计划》。

随后在2009年美国政府也提出了关于能源的《振兴计划进程报告》。该报告宣布美国未来3年内,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将增加一倍,运用贷款和其他财政手段来为清洁能源项目调动100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同时为美国家庭安装4000万个智能电表。紧接着,白宫又宣布,到2015年美国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将达到100万辆。2月1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奥巴马政府提出的8380亿美元经济振兴方案,其中有一半以上被认为将涉及能源产业投资。仅仅5天后,奥巴马向国会提交了总额为3.6万亿美元的2010财政年度预算案,重心同样放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和气候改革计划。

这些新的关于电网技术的大手笔都是在美国一个世纪以来首任黑人总统奥巴马宣布就职后的一个月内密集推出的,其目的是要率领美国在能源技术战略上实现一个更为宏大的目标,即借助智能电网的构建,再造一种能源或碳货币来推动一场由美国主导的新能源革命,全面推广清洁能源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建设中国的智能电网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分析,智能电网建设的出发点必须具备两个基础理念:

(1)以服务为导向开放的系统,智能电网的基本功能是服务;

(2)共享的信息模式,基于信息与网络互联的共享。

展望未来,智能电网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一是数字化电网,这是巨型电网与微电网的有机融合。实现基于广域的电网资源配置功能,为国家能源安全、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并网销售、用户用电信息、价格信息、能源品种信息、停电信息都得到整合、挖掘和送达,客户用电更加具有选择性,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等国家目标分解到每家每户,建立一个有序消费能源、清洁消费能源的社会。

二是在共同的信息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数据的整合体系和数据的收集体系,目标是整合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更多的传感器采集一线数据,根据市场价格信号进行实时的高效率的资产管理;现在的电表只是达到能自动地读取,如果将这种电表变成双方的、互动的交流,就能够对需求和供应有一个更好的平衡。在电力供应的高峰期,实时的数据显示超过供给的时候提高电价,或者在不同区域间进行及时调度,从而克服有的地方缺电而另外的地方电力过剩的现象。

三是全面优化的能源利用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综合资源规划和电力负荷需求响应,将为电力用户提供双向智能传输系统,这一系统建成之后,高峰期至少节省5%的电能。此外,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智能电网支持在电力高峰期将风能、太阳能等新型可替代能源接入电网,保障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市场份额达到15%,这一目标的实现要依靠节约,但更需要智能电网,因为它将为中国的清洁能源市场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智能电网意味着电力企业从以前传统的计划指令的垂直命令链管理转变到未来智能电网广域的横向互通,因此,智能电网技术在推广时必然会遇到来自于传统管理体系的相当大的阻力,所以,中国智能电网的建设之路首先要从企业自身开始建设,核心环节是电力企业的智能化结构和业务流程。

现代电力产业呼唤领导者。

现代化的国家电力系统首先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停留在机电系统控制的国家电网结构时代已经不再能保持数字信息和电信网络时代所需要的创新步伐。年度停电成本和干扰电能质量的成本已经造成了数十亿的经济损失。我们迫切需要用一个电力高速公路来支撑我们的信息高速公路。

自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强大的中国电网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一项浩大的工程成就,未来电力系统新战略——智能电网,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电网一项最精湛的工程成就。

建设中国高可靠的、畅通的、有丰裕供应能力的智能电网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石。2009年4月,国家电网首次提出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新战略,必将打造我国的现代化电力传输渠道,有效地维护经济安全、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我国电网企业正在忠实地谋划建设智能电网的国家战略并切实履行此项目标。

这项庞大的改革战略需要一种空前的合作,需要在未来数十年,从电力产业的众多股东和债权人中融通数千亿的智能电网投资,这将是电力产业、电气行业和信息产业的高度融合,铸造国家竞争力的新型价值观将体现在共同去创造和分享未来高效率的电网。

可以预见,智能电网的未来将实现电流与信息流的高效融合、需求的系统实时响应、停电与电能质量干绕的零经济损失、一种更宽辐射带的消费者选择空间、开放的电力市场竞争环境提供给世界以更优质的服务,所有这一切都将是建立在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基础上的——这种新型的基础设施是满足电源超导的、电源分布式的、电源系统智能化的以及传统电能与清洁电能共存的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