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3
34843000000002

第2章 陈桥兵变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世宗柴荣(又称郭荣)亲统大军北伐契丹,欲收复燕云十六州,不料身染重病,回师京城后不久病逝,其子柴宗训继立为帝,是为恭帝,年仅7岁。世宗统一北方大业未尽,“主少国疑”①,文武群臣忧虑重重,朝廷内外惶恐不安。职掌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因此而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赵匡胤像赵匡胤(公元927—976),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其父赵弘殷,行伍出身,历任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禁军高级将领,家住洛阳(今属河南),赵匡胤即出生于洛阳夹马营。因受家庭和当时社会尚武风气的影响,他自小喜欢武艺。青年时,他曾赋《咏日》诗,以言己志:“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表达了自己远大的抱负与豪情壮志。后汉时,赵匡胤应募从军,投奔在枢密使郭威帐下。乾祐占四年(951),郭威于澶州(治今河南濮阳)发动兵变,随即统领所部闯入开封(今属河南),后汉隐帝为乱兵所杀,郭威遂取代后汉,建立后周。此次政变,赵匡胤积极参与并拥戴郭威为帝(是为周太祖),功绩卓著。事成之后即被授予东西班行首,典掌禁军。郭威养子柴荣(原为周太祖皇后柴氏之侄)任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府尹后,又改授赵匡胤为开封府马直军使。郭威病故,柴荣继位,不久擢升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成为禁军高级将领。显德六年,柴荣病危之际,为防范皇族内部争权夺利而导致政变的发生,下诏,将郭威的女婿,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免除军职,而以赵匡胤接替,使之掌握禁军大权,以辅佐柴宗训。

显德七年正月元旦,赵匡胤以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定州(今属河北)二州名义,谎称契丹与北汉相勾结,大举南下,入侵后周边境,因而请求朝廷急速派兵阻击、增援。宰相范质、王溥等人不辨真伪虚实,立即令赵匡胤率大军北上。待赵匡胤领兵出城之际,开封城内却到处传说“策点检为天子”②之谣。一时间,“士民恐怖,争为逃匿之计”③。然后周朝廷对此却一无所知。初三清晨,赵匡胤率军离开京城,日暮,驻军于距开封城东北40里处的陈桥驿(位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他将军中诸事悉交由其弟赵光义和亲信、谋士赵普代为处置,自己则入帐内饮酒,全然不问军中之事,直至醉卧榻上。

不多时,军营之中有都押衙李处耘、殿前都虞候李汉,超、内殿都虞候马仁踽、散员指挥使王彦升等禁军主要将领鼓噪而起,与赵光义、赵普等人商议,要拥立赵匡胤为帝。赵普对众人说:“兴王易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前军昨已过河,节度使各据方面,京城若乱,不惟外寇愈深,四方必转生变。若能严敕军士,勿令剽劫,都城人心不摇,则四方自然宁谧,诸将亦可长保富贵矣。”④众人莫不赞同。第二天清晨,赵匡胤尚未起身,诸将领即蜂拥至其寝帐之外,赵光义入帐中请出其兄。赵匡胤出帐,众人纷纷拔刀抽剑,排列于庭院之中,齐声说道:“诸军无主,愿策太尉(时赵匡胤尚有检校太尉之衔)为天子。”⑤不等赵匡胤答话,众人便拿出事先已准备好的用于皇帝登基时穿着的黄袍,披戴在他的身上。赵匡胤无可奈何,便对诸将领说道:“汝等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众人异口同声道:“唯命是听。”⑥赵匡胤又说:“太后(指符后)、主上(指周恭帝),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戮汝。”⑦众将领纷纷拜伏于地,表示遵从圣命。

赵匡胤立即派人赴开封,先与守卫京城的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联络。之后,他便自陈桥驿回师开封。进入城中,将士们遵从赵匡胤之令,秋毫无犯。守城的后周军将,不敢轻举妄动,唯有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闻讯,骑马径自皇宫内廷疾驰而出,欲集结部众负隅顽抗。当其行至街上,被王彦升察觉;遂紧随某后,直追至其家中,将其家人全部杀死。赵匡胤入城,登上明德门,命令兵士各返回所属军营驻地,自己也回到原来的官署。

不多时,诸将领簇拥着范质等后周朝廷要员来到赵匡胤官署。赵匡胤一见他们,顿时痛哭流涕,呜咽道:“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范质等人还未及对答,军校罗彦环却手按利剑,厉声说道:“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⑧范质等人面面相觑,无计可施,只好屈身退至阶下,列队朝拜。随即,赵匡胤于官署堂上召集文武百官,依据每人功劳高下确定入朝列班次序。翰林承旨陶其不毂自袖中取出事先写好的禅位制书,当众宣读,称柴宗训退位,由赵匡胤即皇帝位。随后,宣徽使引导赵匡胤下堂,来到庭院中,面向北方行拜礼。又引他出官署入宫中,进崇元殿,更换朝服,头戴衮冕,正式登基称帝,是为宋太祖。另又将柴宗训及符后等人迁至西宫,去其帝号改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后周历史至此结束。

次年正月,赵匡胤下令大赦天下,改元建隆,仍定都于开封。因他曾于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出任过归德军节度使,故以“宋”为国号,史称北宋,其后,赵匡胤对有功官吏将士,分别封官授爵,给予赏赐。以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以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其余禁军诸将领亦分授官职,并兼领节度使。朝廷各重要官署机构均重新任命长官,从而建立起宋朝的统治秩序。与此同时,他又遣使向各地郡县、藩镇通报称帝换朝之事,希望他们改弦易辙,归顺宋朝。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很快激起原后周一些藩镇首领的反抗,其中主要有占据上党(今属山西)的李筠,盘据淮南的李重进。

后周昭义军节度使李筠经营上党长达8年之久。他在自己的统辖区域内,擅自征收赋税,召集亡命之徒。颇具一定实力,以至于后周朝廷亦曾感到李筠“倔强难制”⑨。得知赵匡胤称帝代周,他遂积极准备举兵反宋。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四月,李筠勾结北汉,发动叛乱。消息传入宫中,赵匡胤果断决定速战速决,以“服天下之心”⑩,巩固刚刚建立的宋朝统治。为此,他一方面令石守信领兵前去上党征讨叛军,一方面又令昭化军节度使慕容延钊、彰德军节度使王全斌率军出东路,以策应石守信。李筠自以为宋军将士多与自己是旧友故交,必会念旧情而临阵倒戈,因此掉以轻心,未作认真设防。宋军与叛军一交锋,即发起猛攻,全然无旧友故交之情。首战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败叛军。随后,宋军几路并进,步步紧逼。赵匡胤亲临前线指挥各路人马围歼叛军。石守信会同江宁军节度使高怀德于泽州(治今山西晋城境内),再大破李筠军主力,擒获叛军大将范守图,杀戮北汉降兵数千。李筠率残部逃入泽州城中。宋军团团围困城池,连续攻城数十日,终于破城。李筠知大势已去,投火自尽。其子李守节献上党降宋,李筠的反宋叛乱被平定,北方的局势得到控制。

后周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为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权势显赫。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曾一度与赵匡胤分掌朝廷内外兵权。后领命出镇淮南,坐镇扬州(今属江苏)。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即令韩令坤接任其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之职,并令其移镇青州(治今山东益都)。李重进十分清楚赵匡胤此举旨在削夺自己的权势,故而拒不从命,反而派遣亲信翟守殉北上,准备与李筠结盟,南北夹击刚刚建立的宋朝。然而翟守殉非但未与李筠联合,反入开封向赵匡胤陈述此事。返回扬州后,他又劝说李重进“养威持重,未可轻发”,致使李重进未敢贸然起兵反宋。李筠兵败身亡后,李重进自感大祸临头,决意孤注一掷。九月,他于扬州发动叛乱,并派人入南唐求援。不料,南唐主李璟恐引火烧身,不肯派兵相助,李重进陷入“内乏资储,外无救援”的窘困境地之中。赵匡胤先遣石守信统军南下征讨。十月,又率兵亲征。宋军浩浩荡荡沿汴河南下,直抵淮河北岸。李重进不甘心束手待毙,严令兵士作殊死抵抗,妄图阻止宋军渡河南下。石守信指挥宋军强渡淮河,发起猛攻,叛军溃败而逃。宋军迅速包围扬州。十一月,扬州城破,李重进举家自焚而亡。宋军入城,尽杀叛军,淮南地区随之得以平定。

在李筠、李重进被平定前后,原后周地方藩镇政权,虽亦不满赵匡胤以兵变取代后周,可又惧怕宋朝的兵威,自感无力与之抗衡,只得听命归顺。赵匡胤对此采取恩威并用的策略,一方面仍名义上保留其藩镇,允许留驻原地,但同时又派监军入其藩镇,行使职权。原后周成德军节度使郭崇时常为后周的覆灭而悲哀流涕,但当监军陈思海到任,他也只好强忍悲痛,表示拥戴宋廷。原后周保义军节度使袁彦得知赵匡胤代周后,日夜整修军械,操练兵士,欲对抗宋廷。然而宋廷派潘美前去监军,并令他入朝时,袁彦也不得不俯首贴耳,单骑赴京城。周太祖郭威妃杨氏之弟、原后周建雄军节度使杨庭璋曾与李筠关系密切,时有往来,当赵匡胤调其改任定难军节度使,令他人居开封时,亦丝毫不敢拒命。至此,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的宋朝政权,得到了极大的巩固,中原地区的局势得以安定。

注释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简称《长编》)卷一。

②③④⑥《长编》卷一。

⑤⑦⑧《宋史》卷一《太祖纪》。

⑨《宋史》卷二五九《张美传》。

⑩王僻《东都事略》卷二六《赵普传》。

《东都事略》卷二二《李重进传》。

《东都事略》卷二六《赵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