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电影
34800400000014

第14章 附录中国优秀电影排行榜

中国电影的第一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戏曲片京剧《定军山》,内有《请缨》《舞刀》等片断,1905年(清光绪31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无声片,长约半小时。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难夫难妻》,1913年在上海拍摄,无声片,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联合导演。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摄制。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是20世纪30年代由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它在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生死恨》,由华艺影片公司出品。费穆导演,主演梅兰芳,著名摄影师黄绍芬为摄影指导,李生伟任摄影师。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故事片是《桥》,编剧于敏,导演王滨,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7年拍的《祝福》(鲁迅著,夏衍改编,桑弧导演),北京电视制片厂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是1959年拍的《老兵新传》,编剧李准,导演沈浮,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故事片是1962年拍的《魔术师的奇遇》,编剧:王栋、陈恭敏、桑弧、,导演桑弧,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是1954年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编剧:徐进、桑弧,导演桑弧,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中国第一部遮幅式宽银幕故事片是1977年拍的《青春》,李云官、王炼编剧,谢晋导演。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译制片是《团的儿子》,原译名《小英雄》,杨范、陈涓翻译翻译,周彦译制导演,上海电影制片厂1950年译制。

我国与外国合拍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8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朗斯公司合摄的《风筝》,导演王家乙、罗歇·比果。

2008年贺岁电影大拼比从2007年11月29日起,随着《色,戒》和《苹果》的相继上映,2008年度贺岁片之战硝烟再起,国产贺岁影片纷至沓来。真枪实弹中,中国贺岁影片已走进“战国时代”,今年贺岁档上映影片密度将创下历年新高。2007年11月30日一天就有《苹果》《色,戒》两部电影上映;而仅仅过去不到半个月,12月13日,备受注目的《投名状》上映了;12月20日,《集结号》也将登场;还有阿甘导演的《大电影2》12月21日上映,王家卫导演的《蓝莓之夜》12月22日上映,而《棒子老虎鸡》也将上映时间初定在12月底……大家都争抢在2008年1月周星驰两年磨一剑的《长江七号》之前亮相;到了春节,周杰伦的《大灌篮》也将来分一杯羹……

2007年11月30日是个特别日子,票房“凶猛”的《色·戒》终于下档了,而12月又有贺岁大片奏响贺岁档序曲,这就是新片扎堆的原因。影迷们终于迎来一个长达3个月的贺岁片档期——从2007年11月30日一直延续到第二年2月底春节假期,十几部电影陆续登场。这也许是个让习惯在喜庆氛围中体验欢乐“年味”的中国人颇不习惯的贺岁档——我们可看到豪华武打片、悲壮战争片、伤感爱情片、离奇科幻片,除了《命运呼叫转移》《大电影2》等屈指可数的喜剧片之外,大多数时间观众将不能在电影院里听到冯小刚式的“油嘴滑舌”。5部新片中要数范冰冰最厉害,一人有《命运呼叫转移》和《苹果》两部影片。要想红,不光要有新闻,还要多演电影。范冰冰深谙此道,虽然今年没能上《投名状》《集结号》这样的“中国式大片”,但能在这么好的档期里有两部片子上映,其他女演员还是没法比。此外,《苹果》在香港被列为三级片,已于12月8日上映112分钟完整版。

2007年贺岁档电影呈现三段式结构:12月初的《命运呼叫转移》《苹果》等打头阵;12月中旬开始,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和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将携手掀高潮;而到了2008年的1月~2月,将是周星驰导演的《长江七号》和周杰伦主演的《灌篮》的天下。有专家预言:由于电影数量众多,强片云集,档期拉长,2007年低的总票房有可能达到6亿元至8亿元人民币。

看过粗剪样片的业内人士评价说,《长江七号》是周星驰电影中感情最纯粹的一部,片中表达了真挚的父子深情。片中周星驰和张雨绮之间虽有朦胧的爱情,却十分含蓄,所占比例也轻到微不足道。

2008年贺岁档只有两部国产影片竞争,除了陈可辛的《投名状》,2007年12月20日还会上映冯小刚的《集结号》。陈可辛说:“我听说两部片子悲情部分很像,但我觉得没问题。贺岁档是最大档期,有那么多票房,我们只要拿到一半,大家都很开心。那么如果一个拿70%,一个拿30%,那又怎么样?不也很好!”他还说:“其实我和小刚都约好了,会互相去对方的首映。互相捧场,互相打气。”

周杰伦主演的电影《大灌篮》目前已进入后期制作,虽然2008年才上映,但首部宣传片2007年11月1日起在香港播映,不到一分钟的宣传片,由导演朱延平专程重拍,耗费数10万港币。;自从2003年张艺谋贺岁档推出《英雄》,并且使贺岁片的商业价值从千万级提升到了亿元级开始,“高举高打”已成为贺岁档的主导模式,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加大宣传,贺岁宴无“大”不成席。去年,《满城尽带黄金甲》更强化了观众的这种印象,一个良性的贺岁档应该有着不同类型、不同成本的影片,“视听轰炸”容易起腻,回归故事性应该成为所有贺岁片的共识。

国产大片集体突围

“贺岁档”是中国式大片抢破头的黄金时段,总有影片会一窝蜂地挤在这个档口跃跃欲试,等待上映。与过去观众所每每期待的“冯式喜剧”不同的是,贺岁片类型、题材已脱离了喜剧贺岁这单一轨道。

不过,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冯小刚也曾谈到过这个问题:“《集结号》真正打动观众的并不是战争场面和视听震撼。”

没有冯小刚参与的贺岁档总显得不够完整,从《甲方乙方》算起,10年来,观众目睹了这位拍电视剧起家的导演靠打贺岁牌在电影圈逐渐“做大”的过程,也目睹了他近年在放弃喜剧路线后状态的起伏不定。《集结号》并非冯小刚喜剧之作,但却放在了贺岁档期推出,冯小刚作为贺岁风向标作用,今年将是一次重新测试。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山说:“冯小刚经历了10年贺岁片市场的摸爬滚打,明年要拍摄的《贵族》重新选择了喜剧题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冯小刚向喜剧贺岁片的回归。我们能看到,香港的贺岁档期也是主打喜剧温情,这符合中国观众的观影心理。既然是贺岁,就应该以喜庆为主,拍摄普通观众喜欢的电影,这样才能占领国内市场。”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最好的两个档期仍旧是圣诞和春节,曾经有电影专家指出,如今的中国导演不少人都是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他们大都喜欢照着“贺岁”使劲。而到了年末,大多是阖家欢聚的时候,有钱又有闲,因此电影发行方以及导演们都喜欢聚集在这个时段期待丰厚的回报。

贺岁档看喜剧,这和中国人希望好事成双、团圆美满的传统是一致的。而面对众多悲剧成分的影片挤进贺岁档,观众开始批评,他们称制片方仗着贺岁片好赚钱,纷纷“挂羊头卖狗肉”。一位观众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集结号》不就是个例子吗?其实他早就拍好了,后期制作也已完毕,‘十一’期间,该片还在韩国釜山、中国香港等地放映过呢。可影片的上映日期还是定在了2007年12月20日,要的就是在海报上打上‘贺岁’俩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