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如何突破人生困局
34769800000026

第26章 升不上去,争还是不争

眼看着和自己一同进公司的人一个又一个地随着公司的发展,走上了公司提供的更大的舞台,担当了更重的担子,当然也有了更加丰厚的薪水,三十岁的吴涛再也坐不住了。而立之年的男人,谁不渴望“当官”呢?

几天前,吴涛得知本部门的经理将要调去上海开拓市场。公司高层有意在部门里提拔一个人补经理的缺。晋升的机会来了,各种小道消息在部门里蔓延。在面临这样的机会时,要不要主动地找上司反映自己的愿望,提出自己的要求呢?这是吴涛为之而苦恼的事情。因为,如果他不去要求,很可能就会失去机会;而如果他去要求,又担心上司会认为自己过于自私,争名夺利,究竟该怎么办呢?

其实,实事求是地向上司反映情况,提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绝不属于自私和争利的范畴,而是十分正当的。在平等的机会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而且,作为上司来说,由于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他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个人的情况,有时也可能会被一些表面现象障目,以至于犯片面性的错误。既然如此,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可以主动地帮助上司了解情况,以便他做出更为公允和明智的决定呢?相反,如果你不去反映情况,则只能失去这次机会了。

然而,这时也应该注意一个问题。众所周知,每一次的晋级名额常常是非常有限的,僧多粥少,不可能人人有份。在这种情况下,你在向上司主动提出要求之前最好事先做一番评估,看看这次指标数究竟是多少,并就部门的各个人选做一番排队分析。如果说自己的条件很有可能人选,或者说有一定的机会,但存在着竞争,这样,你便可以、而且应该去向上司提出要求。如果排队下来的结果表明自己的希望十分渺茫,那么,趁早自己放弃。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再如何主动要求,实现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而且上司会认为你太过分,不明智,你不如韬光养晦,苦心修炼。

亮出自己的招牌

我的一个朋友向我诉苦,说自己在一个大公司里干了6年,却一直默默无闻,既无大功也没大过,因此一直得不到提拔。他认为自己有一肚子的才学却得不到施展,为此很是苦恼。“这分明是命运与我作对嘛!一些比我后进公司的人都升了官,唯独我……”朋友愤愤不平。

逆境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会。

冯谖本来是一个贫穷人士,他勤学上进,虽粗茶淡饭,但其学识远近闻名,而其家中经常无隔夜之米,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受贫穷所迫他只得托人将自己推荐给孟尝君做门客,开始时先被安排在三等地方居住。

几天之后,孟尝君问管家:“新来的冯先生是否习惯了生活?”管家说:“他很无聊,每天抚剑自唱,哀叹我们供应的食物太差,连鱼都没有。”孟尝君听了之后将冯谖搬到二等房。

又过几天,孟尝君又问冯谖的情况,管家说冯谖仍抚剑自唱,哀叹出门没有车坐。于是孟尝君又将他搬到头等房,从此出门可以享受坐车的待遇。

又过几天,孟尝君再问冯谖的反应,管家极为不满地说:“他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现在又说自己不能照顾奉养老母。”于是孟尝君又派人送金银、食物给他母亲,使冯谖安下心来。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士为知己者死”,“知恩图报”是古人的人生原则,冯谖后来表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过人的胆识,挽救了孟尝君濒临绝境的事业。

冯谖是积极进取的,不甘平凡,不甘平淡,使自己才尽其用,而比冯谖更积极,更勇于表现自己才能的是毛遂。

毛遂在越国丞相平原君门下过着平庸的食客生涯,三年来一直没什么表现。

一天,平原君要到楚国去求救兵,由于任务艰巨,需要挑选20人同行,但左挑右选只有19个,始终缺少一位,此时毛遂自告奋勇,将自己荐到平原君面前,平原君知道他寄居门下三年以来毫无作为,便说:“有才能的人好像锥子放在口袋里,尖头立刻刺破口袋而凸出来,你在这里三年了,仍没有特殊表现,还是留在家中算了。”

毛遂却说:“从今天起,我才走人布袋之中,如果机遇早点到,我早就脱颖而出了”。

平原君无可奈何只有接纳毛遂,凑足20个人,出使楚国,搬请救兵。结果全凭毛遂的力量,平原君才不辱使命。

冯谖、毛遂的成功都是在默默无闻的环境中,积极进取,很好地把握机会推销自己,我们的古人如此,处于现代文明社会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1.借梯上楼

一个人要想获得提升,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外,有时还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因此,找个引荐者不失为一条实现自我愿望的好途径。一般来说,引荐者的名望越大、地位越高,对你的成功越有帮助;他就是令你扶摇直上的“好风”,他的威信和影响对你都有用处。

2.单刀直入

求见掌管你升迁大权的人,指出权力的扩大会使你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回报,告诉他我是这个职位最合适的人。要做好他问“为什么”的准备。在阐述你的“施政纲领”时,不要用“大约”、“可能”、“估计”之类的词。你的态度要自信而不自负,恭敬而不谄媚。最后,你还可以告诉他,你的升迁能让别人认识到出色的工作是会得到奖赏的。要使他信服地认可,你确实需要动一番脑筋,但是这种努力多半是不会白费的。

3.敲山震虎

最具有杀伤力的办法是“敲山震虎”,跟你的老板摊牌:“不让我晋升我就走”。如果公司真的需要你,就不得不考虑重用你。不过,在使出这一招杀手锏的时候,你可得有十足的心理准备,骑虎难下时,你可能真的随时得走。敲山震虎、挟外自重常是很有效的方法,但也是很危险的牌。

你必须很清楚自己手上有什么,知道上司要什么才行。须知,稍一不慎反而要吃大亏。此外,你跟上司摊牌的方式也大有讲究。如果你当真大摇大摆地走进老板办公室,直截了当地说:“你不给我加薪,我就走”。十之八九,你只有走人一条途径了。上司是不会轻易接受这种威胁的。你如果要打你这张的牌,还是采取比较婉转的方式为宜。如暗示老板,有公司对自己有意,或轻微地发点牢骚,表示自己在这个岗位做腻了想换个岗位……再看对方的反应如何。

如果升官的不是你

你感觉这次晋升的机会很大,然而最终的结果晋升的不是你。这真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结果。在和工作有关的挫折当中,该提升而未获提升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经过打击后,你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痊愈。如果这样的事降临在你头上,你该怎么办呢?

一旦消息得到证实,就去向新升任的人道贺。别谈那些无关紧要的闲话,要谈将来。因为将来你有可能成为这位幸运者的下属,所以最好尽快跟他建立新关系。

等你公开向对方道贺后,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闭门深思。如果你发现情绪正在大起大落之中,这实际上对你正在经历的痛苦是具有疗效作用的。美国西北大学管理研究所教授康明斯发现了控制一个在升迁中受挫的人反应的几项关键因素。

(1)你有没有料到会遭受挫折?如果已经料到,也许就不至于那么痛苦;如果是出乎你的意料,就要问“为什么”,是不是公司给了你错误的信息,或者主管把你遗忘了?

(2)在你的事业和生命中,你目前处在哪个位置?重点不在年纪老少,而在于你有多少其他的选择。如果你有别的发展——不管是调到别的部门、提早退休或另谋高就,你就不会觉得全无指望。

(3)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你该升而未升?是你自己还是环境使然?如果你认为是自己工作不力而未获晋升,当然你会更痛苦。

(4)家人、朋友是否支持你?假如你不能对配偶或其他人提及你的痛苦,你将变得更加忧郁。

希望越大,打击越大。你应该弄清楚这次打击对你的事业到底有多大的伤害。要尽可能找出答案——为什么他们用别人而不用你。重新评估最近的工作表现,也许你的主管一直传达给你某种信息,只是你没有注意到。找公司里的同事,请他们坦白告诉你,你的表现到底好不好,但别把话题局限在工作上,试着考虑别的可能性,也许失败和工作表现无关,而是因为主管比较喜欢那个人。

在去找主管以前,先以公司利益为着眼点,拟好要说的话。例如:“我一直尽全力为公司工作,要怎样才会做得更好?”在刚开始问问题时用点迂回的技巧较好:“以您的眼光来看,您觉得做那个工作的人需具备什么条件?谁来决定人选?”也许真正的决策者不是你的主管,而是比他更高阶层的人。慢慢再杷问题缩小到核心:“为什么是那个人得到工作而不是我?”

这个问题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答案,万一真正的理由错综复杂,你的主管可能会设法把他的选择合理化,例如,吹嘘你的对手有的那些经验正是你缺乏的,而那些经验是工作上绝对需要的。

这时候,你可以提一些可能存在主管心中,但他不便主动提出的问题:“我的表现太差吗,或者太自我?我有没有做错什么事?”他会答:“喔,既然你提到这件事,我就顺便说,以后你如何做会比较好。”最后,千万别忘了问:“将来我得到晋升的机会有多少?”

参照你所得到的答案,开始拟定后续计划,提醒自己针对远程目标来考虑,这次遭遇到底是无法挽救的失败,还是一个小小的挫折。假如这已经是第二次,那么你要深思,自己是否被“雪藏”了。

有一些人甚至建议,第一次遭“雪藏”时,要做辞职的打算,第二次再发生时,就真的该走了。你要考虑这家公司是不是很值得而且适合你待下去,你有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被晋升的人是否得到你敬重,当你完全了解被晋升前应具备的那些因素后,还愿意努力去争取吗?当然,别忘了自问:对我而言,所谓成功就是在公司中不断往上爬吗?你必须试着去了解,成功的形式绝不只一种。

要达到这个境界并不容易,因为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晋升的欲望深植人心,所以遭到失败的痛楚才会那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