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逆境应变术
34768600000082

第82章 锲而不舍的反面

没有所谓命运的东西,一切无非是考验、惩罚或补偿。

——泰戈尔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人们总会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猴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有些人因为放不下到手的职务、待遇,整天东奔西跑,耽误了更远大的前途;有人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费尽心思,利用各种机会去大捞一把,结果常常作茧自缚;有些人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惜丢掉人格的尊严……如此种种,硬将自己置于逆境之中。

如本书第二章中所说的,人生中有些逆境的实质是“保护性”的,是在提示你别再往前走。前进一步是深渊,后退一步海阔天空。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古人留下的一句著名的治学格言,也是为世人推崇时成才之道,其实,苦学不辍持之以恒,只是一个人成才的条件之一,而其他条件,譬如机遇、天赋、爱好、悟性、体质诸项也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你研究某一学问、学习某一技术或从事某一事业确实条件太差,而经过相当的努力仍不见效,那就不妨学会“放弃”,以求另辟蹊径。

比如学弹钢琴,据统计,北京上海各有10万琴童,全国有多少,不得而知,估计不会少于100万肥!要是光弹着玩玩倒也罢了,可是实际上许多家庭都是认认真真把孩子当个钢琴家来培养的。很多夫妇自认为“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孩子无论如何也要让他成就一番事业。于是省吃俭用,给孩子置办了一架进口钢琴,立志要培养出一个中国的“肖邦”、“李斯特”。再如高考,一年一度高考风起云涌,一番拼搏,分出高下,几家欢喜几家愁。受教育资源限制,不论你如何“锲而不舍”,使尽浑身解数,录取率就决定了必然要有近一半的考生自愿或不自愿地“放弃”上大学的愿望。如果差距不大,偶尔失手,自然不妨厉兵秣马,来年再战;倘若成绩实在差距太大,再考几次也难有多大提高,那就应当机立断,学会“放弃”。有道是“成才自有千条道,何必都挤独木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没上过大学,大发明家爱迪生不过才小学毕业,照样不耽误人家成名成家,你又何必一条道走到黑呢,或许,你只退这么一步,便会海阔天空。

人生苦短,韶华难留。选准目标,就要锲而不舍,以求“金石可镂”。但若目标不适,或主客观条件不允许,与其蹉跎岁月,师老无功,就不如学会放弃,“见异思迁”。如此,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再展宏图。班超投笔从戎,鲁迅弃医学文,都是“改换门庭”后而大放异彩的楷模。可见,如果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把握时机,放弃,既是一种理性的表现,也不失为一种豁达之举。

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世界上,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理想、憧憬和追求。否则,他便会胸无大志,自甘平庸,无所建树。然而,历史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必须学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