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逆境应变术
34768600000067

第67章 直路不通走弯路

如果把一只蜻蜓放飞在一个房间里,它会拼命地飞向玻璃窗,但每次都碰到玻璃上,在上面挣扎好久恢复神志后,它会在房间里绕上一圈,然后仍然朝玻璃窗上飞去,当然,它还是“碰壁而回”。

其实,旁边的门是开着的,只因那边看起来没有这边亮,而追求光明是多数生物的天性,所以蜻蜓根本就不会朝门那儿飞。它们不管遭受怎样的失败或挫折,总还是坚决地寻求光明的方向。而当我们看见碰壁而回的蜻蜓的时候,应该从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有时,我们为了达到目的,选择另一个看来较为遥远、较为无望的方向反而会更快地如愿以偿;相反,只盯着一条走下去,则会永远在尝试与失败之间兜圈子。

百折不回的精神虽然可嘉,但如果面前望得见目标,而却是一片陡峭的山壁,没有可以攀援的路径时,我们最好是换一个方向,绕道而行。为了达到目标,暂时走一条与理想相背驰的路,有时正是智慧的表现。

某单位的下岗职工小李失业后一直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一天,他在漫不经心地翻阅报纸时,一则广告闯入他的眼帘,广告上标明着“英雄不问出处!”6个大字。那是一家报社招聘编辑、记者的广告!

什么叫“英雄不问出处”?小李的理解是不管你的文凭高低,只要你有真本事,这里就有你的舞台,这里就是你的舞台。看到这个广告后小李十分高兴,因为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凭,但是他发表过30多万字的各种体裁的作品,小李心想自己正是他们所说的“英雄”。

于是,小李满怀信心地前去报名。可是负责接待的同志接过他的作品复印件后又向他要文凭。小李不解地问:“不是英雄不问出处吗?”那位同志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朝他后面喊“下一位”,就再也不理睬他了,小李只得扫兴而归。

小李的朋友知道这件事后便劝他还是去搞个文凭,还说这年头人家就在乎那玩意儿。可小李偏不信这个邪,他发誓非进那家报社不可。从那以后,小李开始大量向那家报社投稿,丝毫不计较稿费的高低。由于这家报社新开了不少副刊,小李悉心加以研究后,抓住其特点专门为他们量身订做,所以他的作品几乎篇篇被采用,甚至还创造过这样的“奇迹”:有一次,他们的副刊总共只采用了7篇稿子,其中3篇是小李的“大作”,只是署名不一样。

于是小李的作品被这家报社的编辑竞相争抢,常常是刚应付完文学版的差事,杂文版的差事又来了。有时候他的创作速度稍慢一点,那些编辑就会心急火燎地打电话催稿。

有一天,这家报社的一个编辑找到他,透露了他们即将扩版急需人才的消息,希望他能前去应聘。小李对他说自己没有文凭。那位编辑表示相信小李的水平,并说只要他想去,他就跟领导提一下。

第二天,那位编辑就给小李打来电话,向他转达了他们领导的意思:如果他愿意,现在就可以去上班。

小李成功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当你不能通过直接的方式达到目的时,为什么不选择另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呢?尽管它看起来可能要比较复杂和麻烦。

不要逞匹夫之勇,图一时之快碰壁而归,你完全可以像小李一样运用你的智慧和耐心,不妨暂时屈就你所不喜欢的职业,你可以暂时应付一下你所讨厌或轻视的人,你可以暂时走进一个黑暗的涵洞,只要你不忘记从它的另一端钻出来,只要你时刻知道这一切都仅仅是手段,而不是你的终极目标,你就用不着灰心和难过,也用不着在乎周围的人怎样批评或嘲笑你。

法国作家勒农曾说过:“你不要焦急!我们所走的路是一条盘旋曲折的山路,要拐许多弯,兜许多圈子,我们时常觉得好似背向着目标,其实,我们总会越来越接近目标。”的确,我们时常必须把目标放在背后,而耐心地去做披荆斩棘、铺路修桥的艰苦工作,我们时常必须尝试去走很多条看来非常晦暗无望的道路之后,才发现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因此,只要我们记住自己理想的方向,就算多兜几个圈子也不算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