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逆境应变术
34768600000065

第65章 错误背后的机会

在一般人的眼里,错误导致的是失败与逆境。所谓“一着走错、满盘皆输”。有时一个错误可能导致你在逆境中很长时间挣扎不出来。

然而,犯错误仿佛又是人的一种天性,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不犯错误的人,但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不一样,就导致了在抓住和创造机会结果方面大不一样。

“王致和”臭豆腐今天已是许多人喜欢的闻起来臭吃着香的美味,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这臭豆腐竟然是由一次错误而生产出来的:

相传康熙年间,安徽青年王致和赴京应试落第后决定留在京城,一边继续攻读,一边学做豆腐谋生。

可是,他毕竟是个年轻的读书人,没有经营豆腐生意的经验。夏季的一天,他所做的豆腐还剩下不少,只好用小缸把豆腐切块腌好。但日子一久,他竟把这缸豆腐忘了,等到秋凉时想起来了,腌豆腐已经变成了“臭豆腐”。

王致和十分恼火,正欲把这“臭气熏天”的豆腐扔掉时,转而一想,虽然臭了,但自己总还可以留着吃吧。于是,就忍着臭味吃了起来,然而,奇怪的是,臭豆腐闻起来虽有股臭味,吃起来却非常香,味道鲜美。于是,王致和便拿着自己的臭豆腐去给自己的朋友吃。好说歹说,别人才同意尝一口,没想到所有人在捂着鼻子尝了以后,都纷纷赞不绝口,一致公认此豆腐美味可口。

王致和借助这一错误,改行专门做臭豆腐,生意越做越大,而影响也越来越广,最后,连慈禧太后也闻风前来尝一尝这难得一见的臭豆腐,对其大为赞赏。

从此,王致和与他的臭豆腐身价倍增,不仅上了书,还被列为御膳菜谱。直到今天,许多外国友人到了北京,都还点名要品尝这所谓“中国一绝”的王致和臭豆腐。

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王致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事实上,与王致和相同经历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独有王致和能够看到并抓住了这样一个因为错误而产生的机会呢?原因至少有两点:

一是王致和的细心。

在他发现臭豆腐坏了以后,并没有一气之下将其扔掉,而是留下来并品尝了一口,结果发现臭豆腐居然如此“香”。

二是王致和独具慧眼。

事实上,虽然王致和的臭豆腐十分可口,但它仍就十分“臭”,而有许多人是完全接受不了这股臭味的,哪怕今天仍是如此,但王致和认为,自,己能接受,就一定会有人接受,所以一定会有市场,这也体现出王致和有敢于冒险的精神。

所以,错误本身虽然能够产生机会,但这种机会是隐藏着的,只有细心和独具慧眼的人才能从错误中发现机会,从而抓住机会。事实上,机会往往是一种稀缺的、条件苛刻的社会资源,要得到它,必须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和成本,必须具备相应的足够胜任的资格,而“将错就错”,能够在错误中找寻新的机会,无疑就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关卡。

其实,一个人从来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探索未知领域和发明创造,乃至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关键在于要变坏事为好事。犯错误后能认真反省,能变错误为正确,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品质表现,也是一个人发掘创造才能的保证,因为抓住机会才有可能产生这种综合效应。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而那些怕犯错误的谨小慎微者,很少能有创造奇迹获得成功的机会。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公园“创造性思考”公司创办人兼总经理罗杰·冯·伊区在《如何激发创造力》中认为把犯错误列为禁锢开创精神的“心智枷锁之一”,他说:“如果你不经常犯错误,你就无法发挥潜力。”

事实上,错误本身并不可怕,怕的是人们自认为错误的心理,一旦犯了错误就认定已经是错误的了,自暴自弃不再去做过多的努力。中国有句老话:“浪子回头金不换”,在你犯错误的时候,机会或许已经悄然来到你的身边,只要分辨是非主动改变错误,才能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千金难得的机会!

§§第五章 随机应变,条条大路通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