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逆境应变术
34768600000050

第50章 化压力为动力

伴随小排量耗油量低的日本小汽车的进口量加大,一度使位居美国第三大的汽车公司克莱斯勒也要陷入破产的境地。面对这接二连三的不幸,美国人该怎么办呢?

这时,出现了一位名叫艾科卡的英雄,他于紧急关头接任克莱斯勒的行政总裁。在短短的三年内,他将这家濒临破产边缘的公司扭转过来,变为一家有盈利的公司。在替克莱斯勒效力之前,艾科卡是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这位总经理时常受到该公司总裁福特二世的排挤,令他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后来,他被炒了鱿鱼,他所有的特权,包括令人羡慕的高薪、豪华富贵且设施齐全的办公室,还有保安、秘书,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由于合约的关系,他在被炒了鱿鱼后仍得待在公司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他被安置到一个脏乱不堪的货仓里办公,那里连转身的空间都谈不上,于是,艾科卡发誓要用一番成就来雪耻。结果,在面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他的努力成功了。

假使福特二世让艾科卡风风光光地退了休,假使艾科卡没体会到“屈尊货仓”的公然侮辱,那么,后来的艾科卡肯定不会如此风光,他可以依靠丰厚的退休金心满意足地安度他的晚年。反正他早已成功过,富贵过,风光过,他的人生几乎已没有什么缺憾。但福特二世的侮辱,激发了他的斗志,给了他排除压力下决心取得成功的动力。

还有很多人就是在蒙辱受耻后脱颖而出的。我国古代名相张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与苏秦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纵横学家。年轻时,张仪与苏秦同在当时的名师鬼谷子门下求学。苏秦出道早,成功也来得早,而张仪却郁郁不得志。于是,张仪来到苏秦的门下,希望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成功。然而一连几天,苏秦不闻不问,不管不见。好不容易熬到了与苏秦会见的那天,但苏秦非但没有热情款待他,反而在席间将他安置到最末的位置,用粗茶淡饭招待他,并且拿话羞辱他:“凭阁下的才干,怎能如此沦落潦倒呢?我实在没有法子帮你,还是靠自己的运气去另谋生路吧!祝你好运。”

远道投奔而来的张仪非但没得到半点好处却被当众侮辱而蒙羞,他被激怒了。他决心靠自己的聪明才智、靠自己的实力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狠狠地打击苏秦。

苏秦不但不提防他,反而还派人暗中相助。其门人大惑不解,苏秦解释说:“张仪的才干,其实在我之上,但以往他贪图眼前小利,过分安于现状。我担心他会因此而丧失斗志,便拿话羞辱他,以激起他上进。”

如果我们能够碰到像苏秦这样的朋友,或像福特二世那样的敌人,我们成功的机遇就多了一半。他们为我们的成功创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动力。

1.把打击当作上进的动力

斯泰里16岁的时候,在二个大五金商号里做店员,这正是他所希望的一个职位。他感到自己的前途是光明远大的,于是他努力工作,尽心学习各种业务知识,自己盼望着将来做一个成功的五金销售员。他一直以为自己是踏实肯干的,但是其上司却看法不同。

“我不用你了,你是绝不会做生意的。你到塞强铸造厂去做一个工人吧。你那种蛮力,除了做这种工作之外,没有什么别的用途。”

无端被炒鱿鱼,这对于一个年轻人的侮辱,该是何等无情的打击!因为他始终以为自己工作得很好。那么,他是否预备到铸造厂去呢?一时间他的头脑里充满了不满、愤怒、愤愤不平等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是否因为受封了极大的打击,而被打倒了吗?他的首次冲刺虽然失败了,但是,他没有被打垮并重整旗鼓,决心要干出一番成绩来。

他到上司面前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可以辞退我,但是你不能削弱我的志气。”他面对那无理的上司发誓说,“十年之内,我也要开一个像这样大的五金店。”

他的话并不是一种气愤的发泄而已。这个青年将第一次的失败变为激励自己的动力,驱使他不停地努力,一直到他成为全国最大的五金制品商之一。

如果没有受这次打击,恐怕斯泰里永远是一个子庸的销售员而已。在受到打击之前,他原以为自己的工作是很好的——这种心满意足的心理以磨灭他那种好学上进的斗志。他所受到的那个粗鲁经理的打击,正是促使他奋发上进的必要的动力。有时要战胜一种不适当的自满心理,唯一的方法是受一次沉重的打击。

2.从不利中挖掘令人信服的积极因素

有一位曾经因得罪领导而被调到离家较远的郊区工作的受挫干部,他已年过半百,每天要骑两小时自行车才能到单位,遇上刮风下雨情况就更不妙了。开始时他感到很懊丧,逆境心理极重,总想要求换个离家近点的单位。可是由于得罪了领导,他又不愿开口向领导提要求。于是,他主动采用了反向心理调节法,使自己的不快心理很快得到有效纠正。

过去,当他一大早骑着自行车赶路的时候,总是想到倒霉,越想倒霉越觉得这段路长。这是情绪影响了他对时间的知觉。现在他改变思索方向,倒过来想问题,他想:清晨骑自行车行驶在郊区的公路上,20多里路,这是多好的锻炼身体的机会!每天我是第一个出门的,看着田园风光,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小鸟的鸣叫声,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这样想来,他脚下这段路程显得不那么漫长了,心情也不感到沮丧单调了,反而感到十分轻松愉快,到工作单位后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

他深有体会地说:“痛苦是人们面对困境逆境的一种感觉。其实,只要你能正视现实,并从中发现事情有利的一面,就可以成功地引出积极心绪,使心理发生良性变化,痛苦就会被愉快所代替,哪怕是虚构的有利因素,也可以产生这样的效果。”

遇到困难或逆境时要多从积极的方面去想,发挥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和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极力从不利中挖掘、寻找到令人信服的积极因素,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战胜消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