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逆境应变术
34768600000044

第44章 坏牌不一定必输

在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孩提时的远大理想也许只能成为少年时代美好的梦想,这是因为人们在出生的时候没有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有很少的人天生会得到一副好牌:与众不同的家庭背景,超常的智力、充沛的精神以及命里注定的幸运。而大多数人不是这样。当我们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容貌平平,记忆不好,缺乏能力和财力,甚至还有更糟的时候,比如父母离婚了,童年的郁郁寡欢,伤残的器官,面对这一切,我们无法不去怀疑自己成功的可能性。

莎士比亚说:“道德和才艺远胜过宝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显贵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毁荡,可是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平凡的人成为不朽的神明。平静的贫困胜于不定的浮华;穷奢极欲的人要是贪得无厌,比贫困而知足的人更要不幸得多。”

被称为“狂人”的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因厌倦都市生活,向往异国情调,为了逃避文明世界的侵扰,寻找新的、更原始、更真实而又更真诚的生活方式,决定浪迹天涯。他抛下家庭、孩子和工作,拒绝接受已有的荣誉和收获,长期生活在远离人烟的太平洋小岛——塔希提岛,一直住到去世为止。他创作的油画《沙滩上的两个女人》,以其艺术倾向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的偏离,并以风格化的艺术,为现代法国印象派艺术尤其是野兽派绘画的产生带来巨大影响。无独有偶的是以子弹结束自己年仅37岁生命的荷兰印象派画家凡,高,他所创作著名的《向日葵》和《阿尔的教堂》,也是在他处于最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产生的。

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也很贫穷,但他为眼镜商磨眼镜的工作为他提供了一定的收入。他拒绝接受教授职位,也不愿接受津贴,无论生与死他都选择独立的方式。法国数学和力学拉格朗日说:“如果我很富有,我就不会成为一位数学家。”他总是把自己的名望与幸福归功于他父母的贫穷。

类似于这样的出身贫困还可以列举出一大堆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名字,拜伦、西尼、史密斯、伯彭斯、约翰逊……

最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总是如此执著地把自己内心的灵魂投到工作中去,以至于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卓越的努力成果可以换来多少金钱。如果他们首先考虑的是金钱,我们这个世界或许就无法获得他们那天才般的作品了。若是仅仅为了5英镑的版权费,弥尔顿决不会在《失乐园》上耗费多少心血。如果仅想通过工作赚得生活所需,黑格尔也不会历经20年的艰苦攀登达到思想的巅峰,马克思更不会写出《资本论》了。正如孟德斯鸠所说:当一个人一无所有时他并不贫穷,只有他不去工作,或者不能工作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贫穷。

我们常听见有的家长说,他们拼命地工作,是为了给孩子留下很多的钱。但他们没有想到,这样做恰恰是把孩子在生活中的冒险精神一笔勾销了。因为给子女们留下的钱越多,孩子们就越软弱无力。我们给子女留下最好的遗产,就是放手让他们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们自己的双手去开拓自己的前程,走自己的路。美国著名的舞蹈家、现代舞的创始人邓肯说:“对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我毫不羡慕,反而会可怜他们。他们生活得狭隘而且愚蠢,使我万分惊讶。同这些百万富翁的孩子们比起来,在使生活过得有价值的每一件事情上,我显然要比他们富有1000倍!”

从某种程度上说,贫穷净化了人的道德,振奋了人的精神。在真正的勇士眼里,艰辛也是一种快乐。人的勇气、正直、大度,往往不取决于他的财富,反倒取决于他的贫寒卑微。“一切人中,最幸福的往往是穷人,而不是富人。贫穷并不丢脸,如果在贫穷中能够保持诚实自信,那是值得赞美的事。”斯迈尔斯说。

还有一位哲人说得好:让空虚与谎言都离我而去,贫穷非我所欲,富裕亦非我所欲;粗茶淡饭,我已足矣。

有位年轻人经常因自己的贫穷愁眉不展,甚至发牢骚。

有一天,走过来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问他:“年轻人,于吗不高兴?”

“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样穷?”

“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说。

“这从何说起?”年轻人间。

老人没有正面回答,反问到:“假如今天我折断你的一根手指头,给你1000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斩断你的一只手,给你10000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马上让你变成80岁的老翁,给你100万,你于不干?”

“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1000万,你干不于?”

“不干。”

“这就对了,现在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1000万了呀!你具有如此丰厚的财富,为什么还要发牢骚呢?”老人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强调了人的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只要不因精神上的贫困而沮丧,那么就很有能力摆脱物质贫困。

但是要记住:如果我们手里有一副不是太差的牌,我们就一定要去争取赢;如果不幸摊到了一副不能再糟的牌,我们也要尽可能地找出一二张还算不赖的牌作为强项,使结局变得相对好些。而且牌桌上不止我们一个人。它是一种机遇,我们可利用上下家的环境机运,巧妙地把一张张没用的牌打出去,或许我们还是能转败为赢的。坏牌不一定输——古希腊诗人荷马是个四处吟唱的盲歌者,美国著名女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聋哑瞎的厄运,他们比谁的牌都糟,但他们都没有输。

§§第四章 逆风起舞,阳光总在风雨后